APP下载

压裂酸化措施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

2018-10-19姜光宏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研究

姜光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石油等能源的处理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石油生产过程中使用压裂酸化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石油的产量,但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返排液污染问题。现阶段,石油生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就要求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措施,合理地控制返排液污染。基于此,文章介绍了污染物的种类,对压裂酸化措施返排液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压裂酸化;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石油开发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石油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带来很多环境污染。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加强返排液处理技术的研究,提高处理水平,降低返排液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实现石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污染物的种类

污染物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压裂酸化施工中产生的废液。其主要有压裂施工中压裂液的废液,施工过程中设备发生刺漏产生的冻胶,各种液体添加剂的残液,酸化施工中的残酸,施工后清洗罐体时产生的废水废液,尤其是用液量大的工程要求大罐数量多,产生的废液不可忽视;压裂后返排产生的废液,不同地区,不同井别的返排率在30%到85%,返排液量范围120m3到2500m3;还有各种生活污水等;第二,压裂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如,破胶剂使用中产生的残渣;支撑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各种化工料的包装袋。这些污染物处理不好,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第三,因压裂酸化产生的气体污染源。其主要包括酸化作业中盐酸挥发产生的废气、泵车造成的尾气等;第四,其他污染源。比如,压裂酸化过程中的噪声污染;作业过程中人为产生的各种垃圾;特殊添加剂造成的污染。

2返排液主要危害分析

现阶段,压裂酸化技术是石油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增产技术,压裂液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实现悬浮、降低摩擦阻力以及输送支撑剂,往往需要压裂液的支持。而为了有效地满足需求,应添加不同性能的添加剂,对返排液进行处理,进而确保石油生产的顺利开展。因此在工艺要求下的压裂液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其一氧化碳值较高,尤其是不易净化的有机添加剂,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压裂措施的效果,压裂返排率须保持在50%以上。但返排液的组成比较复杂,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原油与地下水等,每一个油田排出水的成分也各不相同,包括硫化物与悬浮物等多种物质。直接排放返排液,则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农作物带来严重威胁,并且,返排液对地下水、地表水以及水生生物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相关部门需要检测排出水的pH值、硫化物和悬浮物等。

3压裂酸化措施中的返排液处理技术

3.1化学法

在返排液处理过程中化学方法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絮凝沉降法。依据返排液实际情况加入由有机、复合、微生物等构成的絮凝剂,并借助压缩双电层等辅助条件,实现微粒沉降目的,为固、液间的有效分离提供保障,满足返排液处理需求。同时,絮凝沉降法具有占地少、投资低等优势,因而油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强化对其的合理应用,以达到高效处理效果;第二,中和法。通过加入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实现返排液中部分悬浮物的清除,从而消除他们的有害作用,可以调节酸性或碱性废水的pH值,但处理后硫化物、色度和耗氧量均显著增加。

3.2微电解组合技术

微电解技术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在返排液中形成一个铁碳原电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完成降解污染杂质的效果,主要的原料是废铁。微电解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废物利用,其操作方法简单、易行。在难降解的返排液中进行应用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微电解技术中电极反应产物是具有高化学性的物质,原子态的氢和二价铁可以和返排水中的多种化学组分产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使大分子进行分解,保证难降解的物质被转化为容易降解的物质。在实际应用中,电解法可以有效地脱除返排水中的COD。微电解技术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设备维护方便等优势,且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经过电解法处理后COD的指标小于150mg/L,且没有二次污染。

3.3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具备多孔结构特点,在返排液分离、提纯处理工序开展过程中将其应用于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整体处理效果。活性炭表面多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吸附效果,因而在活性炭吸附方法应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官能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活性炭吸附能力的体现,比如,在某活性炭吸附实验开展过程中,实验人员将pH值为4、活性炭加量为0.2g/100mL的活性炭作为实验素材,实验振荡时间维持在2h的状态下,由此检测COD值数据。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活性炭加量与处理效果存在正相关关系。在返排液处理过程中,强化对活性炭吸附方法的应用,能达到最佳的返排液处理效果。

3.4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通常包括气浮和吸附法。气浮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注入水中,油粒粘附于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至水面,从水中分离出去。为了提高浮选效果,常投加浮选剂。浮选剂一方面具有破乳作用,使油水分离;另一方面还有起泡作用。贾文荦等针对我国原油及污水性质,研制了一套室内气浮工艺技术,为快速筛选浮选剂应用于油田奠定了基础。

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常用活性炭和膨胀石墨)去除废水中多种污染物。刘成宝等以膨胀石墨为吸附剂自制污水处理装置,水流速度控制在70L/h、填充密度控制在9g/L、吸附流程控制在2m时,既能达到回注标准,又能满足经济性要求。

4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阶段,返排液处理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首先预处理,然后回注,一种是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目前,我国的返排液处理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油田的实际生产情况复杂,其中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处理成本高等。因此,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添加剂的革新。为了有效地提高处理效率,开发新型、高效稳定的处理剂,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研发高性能的添加剂,也就是具有强大的絮凝能力、沉降速度快、分层效果好的添加剂;第二,在实际的技术应用中提高处理的效果,综合利用各种处理技术,提高返排液的处理效果。通过这种处理方式,有效地降低返排液处理的药剂使用量,降低处理的成本;第三,源头控制污染,研发绿色压裂液。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研发低聚合、无聚合物的压裂液,逐渐向低残渣、无残渣的方向发展,这样能有效地从源头控制污染,确保返排液的可控性,有针对性地处理返排液。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传统的压裂、酸化作业返排液处理技术逐渐呈现出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体处理效果,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油田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活性炭吸附、微电解、化学法等方式贯穿于返排液处理流程中,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实现处理成本投入的降低。

参考文献:

[1]郭琳.壓裂酸化措施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石化,2016(S1):41.

[2]邵秀丽,梁陇霞,景志明.酸化返排残酸在线处理工艺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7,40(3):97-100.

[3]严志虎,戴彩丽,赵明伟,冯海顺,李明.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油田化学,2015,32(03):444-448.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
Oracle WareHouse Builder中立方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