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0-19邢乃坤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资金财务财务管理

邢乃坤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特殊企业群体,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在城镇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中均得到了迅速增长,中小企业对保持整个国民经济活力有着巨大贡献。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具有以下不同于大企业的经营特点: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统一,经营多属于负完全责任的个人经营。这一方面表现为企业决策灵活及时,经营者目标与股东利益取得一致,较少存在经营者的“代理成本”,经营者具有机动性,成本意识,担当风险的勇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开拓精神;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司在经营上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督,资金使用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公司的良性发展。初始资本及可利用的资本少,加上外部融资能力的限制,使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差

一是现金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多头开户银行;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大量使用现金交易;业务人员随意支取现金长期不结算;“坐支”现象严重等。二是应收账款风险意识淡薄。不少中小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垫资发货办法,造成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又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管理不到位。很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缺乏管理,无存货计划,无定期清查,导致不能及时提供原材料影响生产,或者存货资金占用过多。四是资产管理意识淡薄。很多中小企业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对原材料、在产品管理不严,出了问题也没及时查找,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报废时也没及时清理、注销。

(二)财务控制薄弱,资金营运管理水平低

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形成一套比较规范的可操作的财务控制方法,缺乏有效的资金营运管理方法,而营运资金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然影响到按时偿付到期债务、支付当期费用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三)风险控制能力差,投资决策不科学

风险意识的淡薄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过度负债。一些企业不顾成本、不惜代价,不考虑自身偿债能力,千方百计从银行获取贷款。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擅自改变贷款的用途,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整体负债率的不断抬高,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费用的不断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资金链条过紧并随时可能出现断裂。

(四)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企业信用缺失”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一是企业无历史信用数据,银行没有信贷信用记录和信用记录公开制度;二是多数城镇国有中小企业和集体中小企业在建立初期并没有确立明确的产权关系,存在产权障碍。随着金融机构的改革,对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的中小企业银行不再盲目贷款;三是民营、私营的许多中小企业寻租利益关联者联合治理,采取挂靠集体、合资合作或投资入股等方式成立,与当地政府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以及土地使用权等产权不明确的问题使企业无法进行抵押获得资金支持。

(二)内部原因

不少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财务管理基础薄弱,体制不健全。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在这些企业中,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管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理论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有些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四、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财务规章制度

规范财务行为,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各项财务制度是否健全,为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提供制度保证。一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制度,包括原始记录管理及填报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及清查盘点制度、价格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和财务分析制度。二是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如财务成本费用等计划指标是否齐全,编制依据是否可靠,计算是否衔接,经济业务或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是否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手续是否齐全。

(二)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各个职能部门要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最后,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

(三)改善外部环境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改善环境主要是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服务为宗旨,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五)加强企业自身管理

中小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重视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学习现在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经营;在充分掌握现在财务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搭建起企业自己财务制度的框架,按照规范的现代财务管理方法来加强自身的管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固然需要政府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开拓多层次的融资渠道。但是,中小企业也要看到自身问题,要提高自己的信用和筹资能力。努力使自己的经营管理等方面达到银行等意向贷款者要求的标准和条件。通过提高商业信用,规范财务报表的使用等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融资能力,在遇到资金困难时,还应充分发掘自身的能力,寻求资金来源,激励内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六)加強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教育工作

提高财务人员的财会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财务人员的监督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他们由被动的执行企业内控制度到主动地发掘企业内控方面的薄弱环节,并积极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实现财务人员思想认识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全方位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面对新的理财环境,若企业不能全方位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总之,中小企业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要有清晰的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策略必须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考虑,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中小企业的管理状况,搞好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富乾.浅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南京师大出版社,2008.

[2]孙桂华,孙鹏.《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创新》载《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0期.

[3]苏文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现在审计和经济》2008年第6期.

注释:【1】黄飞: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2007(6).

【2】胡颖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分析.2006(7).

猜你喜欢

资金财务财务管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