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8-10-19李金明
李金明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18) 9-354-02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给予企业不是平和而是激烈的竞争,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中,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技能型人才。只有技能型人才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企业才能保持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关建词:技能才 培养 思考
十九大报告提出: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可见,党和国家把人才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技能型人才是指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一线,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中能够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进行实际操作的人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能型人才、工匠型人才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宝贵财富,是创造生产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主力军和支撑力量。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拥有的是领先技术和自己的产品,而掌握企业领先技术的则是技能型人才,经过这些人才对技术的不断研究、探索、创新,企业才拥有自己的领先技术和产品。技能人才是“科学技术”和“第一生产力”的实践者,所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成功的企业,必然是汇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一、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人才现状
云南永昌铅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现有员工81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9人,中级工程师68人,初级工程师102人,云岭首席技师2名,高级技师13人,技师94人,高级工145人。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公司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及其缺乏,由于技能人才的缺乏导致生产技术难题一度难于攻关出来。因此,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技师等高技能人才迫在眉睫。结合公司科技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客观要求,最需要培养出的是“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批服务于生产、管理的高素质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是公司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技能人才培养方法的思考
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组织人力资源部始终坚持以“实学、实用、实战”为培训原则,把传绝技、带高徒、出成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职工技能培训、技术创新解难题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及创新能力。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理论培训固然重要,但实际水平更重要。如何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首先要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机制。结合实际的岗位性质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论知识培训,然后每年通过岗位技能技术比武的方法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其次设立科研攻关平台,加强技能型人才到实验室等技术性强的岗位进行实验研究,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技能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空间,促使技能人才尽快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养成积极动脑、动手的习惯,研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最后建立资金平台,培养技能型人才及科研开发工作,必须配备必要的研发经费,保证足够的资金支撑。所以,公司要发展高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己的产品,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要的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研究创新的能力,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
(二)建立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公司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可以采取内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在公司内部培养,可以请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或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讲课,传授知识。这种方法贴近实际,针对性较强,又能及时了解实际存在的问题,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使其研发成果更易于向产品转化。二是外部培养,企业可以通过拟定骨干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选送出去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或者到相关技术实力强的企业去学习。要依据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既要培养一般的技能型人才,又要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既要培养专才,又要培养通才(复合型人才),这既是充实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渠道,也是吸收利用他人知识、经验“为我所用”的捷径。
(三)建立不同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
对于不同层次人员的培训,要体现现实性和针对性,既注重人员目前岗位的需要,又结合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应分类安排、各有特点,如不同的工种应掌握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应进行什么样的培训等。一是对新招聘的新员工,要让其了解企业的历史和目前的现状,掌握必备的岗位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以便使其全面发展,不能只会简单的操作设备,还要适应其他新工作岗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二是对年轻的技术人员,要求学习一些与未来技术开发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中老年的技术人员,要不断的更新一些新知识、一些新技术的优越点,可以采取送出去到科技优势强的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使其扩大知识面,从而更好的保持创新的活力。三是做好技能鉴定工作,随着企业培训机制的逐步建立,技能人才技术鉴定制度也应与时俱进,制度中规定的鉴定内容、工种、对象、等级、标准、方式、时效、证书发放以及主持鉴定的主体部门、监督部门和他们的资格认定及对其建立的约束机制等等,引导员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四)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
打通技术人才成长通道。在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中,优秀的、有贡献的技能人才予以奖励。选聘一批贡献较大的技能人才,给予享受车间主任、副主任、厂长、副厂长直至公司高管待遇。同时,经常性举办一些生产理论知识抢答比赛、技术练兵或技术比武等活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年轻员工进行培训学习,使后备人才不斷涌现,也可邀请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培训班讲授技术知识。对于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技能型人才,在其聘任后给予实惠可观的收入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应当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参加企业领导班子对开展科技创新研讨、成果转化决策,参与企业的发展研讨,为企业领导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使技能人才感受到企业的认可与尊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集思广益,提高自身水平的平台
俗话说“落篱之下独木成林焉能存根也好,好汉也罢,古今中外无一单能称王。只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才能最终成功”,事实如此,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样不能单打独斗,也需要集思广益,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激励、调动大家的积极创新思维。一是加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优势,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各技能人才自身业务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技师队伍积极性。二是建立技师人才库,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员组,为公司的人才培养及技术攻关做出贡献。三是在科技项目的实施开展中,专项管理、组织评审五小活动,及时将有效项目推广运用于生产,合理运用专项资金对优秀项目及个人给予奖励。四是加强技能人才的考核工作,提高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强化技能人才队伍考核管理,加大对技能人才的业绩、贡献、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激励技能人才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生产经营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五是做好公司内高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使技能得到传承,同时,积极推动各分厂、车间继续做好“导师带徒”活动,开展结对技术的传承。六是组织开展职工技能技术比武、劳动竞赛、“五小”活动。通过对技能人才在不同岗位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比武活动,不仅对技能人才的技能技术有所提高,同时也提升广大职工工作技能。
四、结语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培养技能人才队伍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很明显,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转变人才观念,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改善实训的方法。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公司内技术创新存在瓶颈,总体科技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与科技创新总结分析性不够,科技工作管理上还需继续加强,系统性管理还不足,存在技术技能与实际操作差距。
总之,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們面临的新课题,需要全员参与,需要不断探索,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从经验中提升理论。
参考文献:
[1]杨国安.人才制高点 企业制胜之道[M].商务印书馆,2011(2).
[2]彭元.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8 (09).
[3]唐耀存,培养高技能人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内容[M].
[4]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校也要出能工巧匠[N].人民日报,20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