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电力新闻报道出新出彩的三个关键
2018-10-19徐风华
徐风华
中图分类号:G24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 2018) 9-295-01
摘 要:电力新闻作为新闻中较为独特的组成部分,有着电力行业的鲜明特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深化推进,全媒体传播格局深刻变化,如何传递电力声音、讲好品牌故事、彰显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营造内外和谐的工作氛围,越来越成为基层电力企业亟待重视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电力宣传工作体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电力企业 新闻报道 新媒体运用
一、内容贴近百姓更易出彩
按新闻内容分,电力新闻可分为“与行业相关”和“与百姓相关”两大块,两者在写作手法上不近相同。
与行业相关的电力新闻,大多集中在生产、基建等方面,需要描述精准,语言平直,且运用电力术语多,适合供行业内部宣传使用,但外部公众往往因“不知所云”而兴趣了了。
与百姓相关的电力新闻,大多在营销、配电等方面,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易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采写此类新闻,尽可能少用专业术语,更多运用举例、对比等手法进行形象描述,便于读者直观了解。笔者刚从事电力新闻工作时,常有地方媒体记者、编辑在收到笔者投稿后,询问稿件中某些专业术语的含义。事后一位前辈告诉笔者,采写新闻时要将自己当成“电力外行”来写,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此后,这一状况逐渐消失。
二、把握突发新闻更易出彩
按新闻发生的时间分,电力新闻可分为“常规新闻”和“突发新闻”两类。
基于电力企业的生产特点,以春天服务春耕春茶、夏季迎峰度夏、秋冬防范山火等内容为主的电力新闻,往往是每年都会频繁刊发的“常规新闻”。但由于常规新闻内容趋同,较难从中写出新意。
相较而言,突发新闻因偶然突发、不可预料等特性,需要企业宣传人员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应变能力,把握好宣传时机。具体到电力新闻,突发新闻以抢险抢修和好人好事为主;其中,抢险抢修多伴生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或人为事故中,报道此类新闻时,可多塑造正面典型,突出电力铁军形象。例如在2008年的冰雪灾害中,笔者所在单位的送电工区主任汪建勤在抗冰抢险中奋不顾身的事迹,因报道而广为人知,后当选2008年度“浙江骄傲”人物,成为浙江电力系统首位当选的员工。好人好事报道,要突出故事性,人物描写尽可能地形象生动,同时要把握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2012年2月,笔者得知所在单位下属企业的一名员工勇救落水群众一事,专程采写了报道.因临近“学雷锋日”,该条报道在《工人日报》头版头条刊出。
此外,突发新闻中还有一类,可称为“蹭热点”新闻。所谓“蹭热点”,类似于广告学中的借势营销。为了使新闻报道得到更多的媒体转载和更多的阅读量,有时可以借助于某一时段内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新闻或热门词汇,以此策划新闻选题。例如新能源汽车是百姓关注的高频话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推广下,金华一度是全国个人拥有纯电动汽车数量最多的城市。以此为契机,笔者采写的有关构建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助力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多篇新闻,在《科技日报》等媒体刊登。
三、灵活运用新媒体更易出彩
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快速变革,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即时互动、灵活多样”的特点,既使得新闻宣传面对更多挑战,也为新闻报道的广度插上了双翼。这就倒逼我们要立足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角度,善于借力新媒体对新闻进行包装,从而更好地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
具体到电力企业,新媒体分为两类,一类为企业运营的内部新媒体,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另一类为外部媒体运营管理的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
就内部新媒体而言,新闻宣传不再是以前“一篇稿件走天下”的时代,针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同的传播方式与风格,“一事多稿”成为“新常态”。在新闻写作时,对不同的新媒体要有不同的写作风格:网站偏向传统的平铺直叙,微博趋于短小精悍,微信公众号则更加活泼多变。特别是文章标题上,可以追求新意,但不可过度,避免沦为“标题党”。例如笔者公司举办趣味运动会时,笔者就分别以《金华公司举办首次职工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金华电力员工High爆全场》为题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刊发。
对外部新媒体而言,除了与媒体记者多沟通合作外,为媒体记者准备好各类新闻素材,会使新闻稿件更易刊发。全媒体传播格局下,全民进入“读图时代”,高质量的新闻图片成为新媒体新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视频素材则更是“锦上添花”,这就需要新闻宣传人员在良好的文字基础上,掌握更多的摄影、摄像技法。例如2018年初的雨雪冰冻天气中,笔者所在的公司与金报全媒体合作的新闻《(视新闻)零下8℃,300米高空,金华电力冰雪5小时抢修为山区百姓送暖》在金华新闻客户端刊发后,被人民网官微等转载,网友纷纷为电力工人点赞,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