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探索
2018-10-19李世峰
李世峰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载着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任。武汉轻工大学结合辅导员个性化特点和学生工作需求,实施专业化分类、专家化指导、团队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团队建设 运行模式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12月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奋发有为,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要拓宽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1]。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新时代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思想。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武汉轻工大学为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建设,开展了深入、细致和科学的实践探索工作,学校以辅导员团队化建设与分类发展运行模式为依托,实施专业化分类、专家化指导、团队化建设与科学化管理,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增强辅导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实际成效。
一、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多种运行体制和工作模式。一些高校要求辅导员是全能型的专家,希望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分管学生的所有问题,因此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付出多,工作吸引力不够,导致这支队伍从业热情不足、从业状态不稳定[2]。高校辅导员要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绝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能够做到,而且辅导员很难面面俱到,事事亲为,成为多能型专家。由此可见,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武汉轻工大学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性探索,学校经过多年不断深化改革,在鼓励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探索辅导员团队建设与分类培养发展模式,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增强了辅导员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了辅导员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实践方式
(一)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内涵。
为了促进分类培养、团队化建设和科学管理,学校辅导员工作实行双向运行方式,即分年级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学校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分为大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团组织活力提升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六个研究团队。辅导员根据自己的专业化分类,为全学院學生提供咨询和指导,并开展学术活动。学校选派专家教授参与指导各团队的活动,相关职能部门为对应团队提供政策业务指导。各团队在学校统一组织、协调、指导下开展活动。这种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发展,促进了辅导员工作更有效率和效力,让辅导员在某一个专业发展方向上发力,可以在学生工作中做到精准服务、正确指导,处理相关问题更加自信和得心应手。
(二)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实施方式。
1.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形成方式。在全校统筹下尊重个人意愿,结合学院实际,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一是各学院根据学校辅导员岗位设置与职责要求,实行辅导员岗位和职责分工,即辅导员专业化分类。二是辅导员根据本人工作情况提出申请,由所在学院审议,报送学工部。三是学工部和人事部门对学院辅导员岗位申请进行审批,并根据全校辅导员队伍情况进行适当调配,然后,将辅导员分到对应的团队。新聘辅导员根据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方案和现有人员的分类情况,以及新进辅导员个人专业素养和工作志向,将新进辅导员分到对应团队。同时通过适当调配和引进,优化学院辅导员队伍结构,做到学院内辅导员有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每个辅导员参加对应专业发展方向的团队活动。
2.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实施内容:(1)专业化培训和指导。以提高辅导员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建立多层次、分类别的辅导员团队化培养教育体系。如制订分类发展培养计划,开展一系列专题培训;聘请专家担任团队指导老师和顾问;成立团队工作坊,定期举办学习和交流活动。(2)开展科学研究。以团队为平台,及时提炼升华好做法、好经验,进行相关深入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推动实践工作。如以团队为基础,开展相关课题申报;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组建若干课题组。(3)培育精品项目。以团队的依托,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培育和建设工作,鼓励辅导员积极申报校级及以上精品项目。(4)构建辅导员讲课机制。如党建研究团队主讲大学生党课、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研究团队负责主讲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等。(5)考证支持。积极鼓励团队成员参加专业培训学习,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等资格证书考试,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学校在辅导员团队化建设与分类发展中,搭建共同学习、交流讨论、集体备课、科学研究、项目申报等各种平台,制订工作规则、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提供团队活动基地,建立运行机制。
(一)校院联动,双重管理,加强对各分类发展方向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和指导。
统筹校院两级力量,加强对各分类发展方向辅导员的培训和指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关键是要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要提高辅导员专业化水平,既需要职前培养,更需要与辅导员成长相适应的岗前和职后培训,努力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多形式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如辅导员岗前适应期培训、探索期培训、发展提升期培训和成熟期培训等。
各辅导员团队在培养和指导模式上实行双重管理制度,即由学校学工、团委、就业等归口管理的部门负责人与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学科专家联合指导,有效运作,制订全面科学的分类发展培养计划,将培养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工作的重点,切实提升指导各类发展方向辅导员培训的专业化水平。
(二)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辅导员团队化建设,发挥团队功效和共享成果。
加强辅导员学习培训只是常规做法,鼓励辅导员在工作研究团队建设发展过程中开展科学研究比学习培训这样单向发展模式更具效果、更加能够与辅导员的后续发展紧密相连、更加能够促进辅导员的发展。确定团队研究主题和专题,开展精品工作研究和特色立项,注重发挥团队效应,根据每个团队实际情况和研究方向的特点,通过配备专业化指导老师和顾问、设置相关课程、建设学习型组织、建立团队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定期举办学习活动,共同申报研究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有效的理论探讨、经验交流,形成有序的学习、研讨、实践模式,组织团队引导每位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使每一个辅导员都能够成为学生工作某一领域的专家能手。
辅导员在分类发展的进程中根据自身特点,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共同学习和分享交流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推动实践工作。制订政策鼓励有能力的或专家型的辅导员积极开展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实现有一定研究成果和高水平学术活动的全校共享。
(三)搭建平台,创新机制,实施对各分类发展方向辅导员的科学化管理。
打造一支具有较强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管理体制和机制,使辅导员队伍建设更加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一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统一;二是教学与行政双向发展相统一;三是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
积极创新机制,通过辅导员团队化建设与辅导员年度工作考核、职务评聘和晋升、奖励评优等措施的有效结合,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鼓励辅导员积极投身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借助分类发展的有利平台,有效参与,认真学习,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事业归属感,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四、专业化團队研究发展模式的不足与探讨
虽然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在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相对落后。
“明确学科依托是辅导员专业化的前提”[3]。首先,目前我校乃至其他高校辅导员,绝大多数只具备硕士或本科学历,很少辅导员具备博士学历。在学历层次上相对较弱;只有一部分辅导员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历学位,即使具备硕士学位,但在辅导员岗位上其专业化程度仍相对较低。
(二)辅导员个人专业化与学校专业化团队研究不匹配。
在专业化团队研究模式运行中,部分辅导员对目前的专业团队并不感兴趣,不知所措。这部分辅导员不是不愿加入团队,而是现有的团队与自身的教育背景不符合、不匹配,没有他所期待的团队。因此,如何发挥辅导员的潜能,让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它可能需要不同专业团队的教授的参与,或学校不同社团成员的参加,或区域学校之间的专业团队合作,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三)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瓶颈逐步显现。
瓶颈期是专业化团队研究发展模式的关键点,它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部门化、碎片化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与编制、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努力突破辅导员编制、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行政职务晋升等瓶颈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多方支持的工作合力[4]。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严丽纯.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3]冯刚.在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5).
[4]冯刚.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 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J].思想教育研究,2012(12).
项目基金: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辅导员分类发展团队化建设探索与实践》(编号:2016XGJPG30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