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中的主语省略

2018-10-19何小幼

文教资料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类型

何小幼

摘 要: 主语省略在诗歌中普遍存在,根据省略条件可以分成因上下文省、泛指省、自述省、承题省、转换省等类型。诗歌中主语省略的原因包括:高语境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和汉语言自身轻主语的语法特点、散点视的语言思维方式和虚实相生的表达习惯。诗歌中主语省略使诗歌意脉贯通,气韵生动;突出新信息,增加内容密度;形成召唤结构,激发阅读体验;使内容客体化,更加含蓄蕴藉 ;模糊表达视角,增强作品张力。

关键词: 古典诗歌 主语省略 类型 原因

主语省略在文言文中常见,在诗歌中是极其普遍的存在。

一、诗歌中主语省略的类型

1.因上下文省。

在句子内容前后相承的情况下,某一个或几个句子的主语可以借助上下文予以省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后三句的主语都是“闺中少妇”,这是承上省略。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下句“万方多难此登临”的主语是上句“伤客心”的“客”(即诗人自己),这是从中省。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 豳风 七月》

诗句按时间顺序叙述蟋蟀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借以反映气候的变化,前三个分句的省略主语“蟋蟀”,出现在第四个分子开头,这是蒙下省。

诗中描述的对象在上下文中出现或有所暗示,该对象作主语时,可以省略。如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的主语是“钱塘”,由于上片“钱塘自古繁华”已明确指出词吟咏的对象,因此主语省略。

李商隐《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乘兴南游”的主语相对隐晦,但读者结合“南游”“裁宫锦”“作障泥”等故实,马上明白这里写的是隋炀帝,所以,主语“隋炀帝”省略。

因上下文而省略主语无论在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在诗歌或散文中都很常见。

2.泛指省。

当诗句中描述的现象不能指明动作发出者,或某种现象的发生适合于所有对象时,主语往往省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作者心目中人应有的气节意志,适用于所有人,因此,诗句的主语“人”从略。

在陈说一般性的道理时,由于很难明确指出逻辑上的主语是谁,往往将主语省略。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诗中表达的是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所指不局限于某一人、某一事,所以前面的主语省略。

3.自述省。

主语为第一人称“我”时,多数省略。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全诗的主语都是“我”,在诗句中全部省略。作品描写了诗人闻知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的喜讯时内心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奔涌而出,势不可挡。完全一致的主语的省略,使诗意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孔雀东南飞》

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可遏止的狂喜不同,刘兰芝自述身世时,连用主语省略的五个句子,表达了内心积聚已久的强烈怨愤和不平。

4.承题省。

有些诗的题目提示了作品描述的对象,在正文部分作为描述对象的主语省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题目中已点明词作所咏为“梅”,所以全文承题目省略了各句的主语“梅”。

5.转换省。

这种省略是在诗歌内容展开过程中“偷梁换柱”,转换主语。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首联的主语是“故人”;颔联语法主语似乎是“绿树”“青山”,但实际上,这是诗人所见,完整的意思是“(我看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逻辑主语应该是“我”,即诗人自己。颈联的主语省略了,但不是简单地承上文省略“我”,而是“(故人)开轩(我和故人)面场圃”,主语被两次转换,好在这一句的意思明确,理解上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而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主语又一次转换,且至少可以有两种添加主语的方式:1.“待到重阳日,(你)还来就菊花”。2.“待到重阳日,(我)还来就菊花”。不同的添加主语方式,使诗歌表达的情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前三种省略形式,为各类语体所共有,“承题省”多见于诗歌,转换省则基本上只在诗歌(包括现代诗)里出现。

在诗歌作品中,以上几种省略类型常常是形成交叉的。如贾岛《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如果添加主语,则是:

(我)松下问童子,(童子)言师采药去;(师)只在此山中,云深(世人)不知处。

从省略的类型看,第一处是自述省,第二处中承上省,第三处从中省,第四处转换省。

二、诗歌中主語省略的原因

1.高语境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语言表达上高度依赖语境,并运用较多的暗码信息和较多的非言语信息,因此具有很强的内隐、含蓄的特点。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

中国古代诗歌充分反映了这种高度依赖语境的内隐与含蓄的表达特点。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联和颔联描写洞庭湖的波澜壮阔,颈联写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象,自己有意横渡,却苦于没有舟楫;欲无所作为,又觉有愧于圣明的时代。颈联说自己坐在湖边,旁观那些垂钓者,只能徒劳地生出一腔羡慕之情。稍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很快就能想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训,联系孟浩然一介布衣之身,随即就能明白诗人的用意,是暗示自己有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却苦于没有人引荐,因此迫切希望对方给自己进入仕途提供帮助。这里,很多重要的大信息在诗中没有出现,但读者可以借助语境准确地“意会”,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正增添了诗歌含蓄蕴藉的风味。

通常情况下可以凭借“意会”的方式补足的成分可以不出现在诗句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后四句目睹洞庭湖的壮丽雄浑而激发起来的报国情怀,显然是“我”即诗人自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章: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二、三句主语“群童”,属于承首句省略,而四、五句的主语“我”的省略,是因为上文中“抱茅入竹去”的“去”与下文“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来”反映出来的两组动作的明显对立,“忍能”“公然”与“唇焦口燥”的情绪显然不属于同一个人所有,读者很容易根据语境予以补足。

2.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

按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文化有鲜明的集体主义倾向。在这种文化的主导下,人们更看重的是族群的团结和关系的谐调,个人的行为、意志、情感必须与族群基本保持一致。表现在哲学思想上,就是构成中国传统哲学底色的“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意识里,人即自然,人是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人与自然一体而非对立。孔子说“克己复礼”,庄子说“吾丧我”,禅宗说“诸法空相”,三者有一个大体相同的追求,就是达到物我合一的“无我”状态。这种哲学思想对语言的影响之一是使汉语呈现出一种轻主语的特征,特别是人称代词做主语时,常常被有意无意地隐去。

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后两句中,“天欲雪”的主语“天”完全可以照“泛指省”的习惯省去,这里却明确写出;“能饮一杯无”的主语是刘十九,与题目之间隔着两句话,从可及性的角度看,应该有个表示回指的代词作主语,这里却依然省去。似乎在晚来欲雪、炭炉火暖、新酒飘香、老友相对的环境下,对方的态度已经不重要,“能饮一杯无”答案已经因为上文的描写呼之欲出了。人的主观意志情感在这里与环境完全一体化,这是天人合一的妙用。

3.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和汉语言自身的语法特点。

语言表达过程中,人们在保证语言完成交际功能的前提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经济性实现方式一是在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投入在句法演变中,表现为结构的简约化,如词语替代、省略等;二是在投入既定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效果,如在语用行为中,充分利用语境、预设、衍推等条件实现“逻辑约缩”。语言表达的经济性要求与汉语言本身的简洁、凝练的特点契合,在古代诗歌里的体现之一就是主语的省略。

主语和谓语是一般语法体系中具有支柱性的两个概念。由于汉语属于非曲折语,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没有数和人称的一致关系,主语的中心词为代词时没有各种格的变化,实际语用过程中,有大量非主谓句存在,这些都说明汉语的主语不对全句具有全面密切的关系。从句法作用上说,与谓语相比,主语属于相对次要的成分;从表意功能上说,汉语具有一种很强的现象,即让主语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而让宾语表示不确定的事物。无疑进一步弱化了汉语主语在句子中的地位,使汉语的主语大量省略成为一种可能。

4.散点视的句子思维方式。

中国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进行构图,画家的观察点在作品中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移动。这实际上也是中国古代叙事性作品的重要特点。申小龙在《汉语与中国文化》中指出,汉语的句子思维不是采用焦点视的方法,而是采用散点视的方法。古代诗歌,特别是叙事性诗歌可以在忽略起点叙述起点即主语的情况下,以词组构成分句连续展开,流动铺排,构成一种类似“卷轴画”的表达效果。

如《木兰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这一章中,由于主语的省略,叙事的视角被忽略,各分句以地点和时间的变换为顺序,以动词“买”“买”“买”“买”“辞”“宿”“闻”“闻”为核心,在民歌中极其常见,充分体现日本学者松浦友久称之为“中国古典诗对偶性”的句式——东、西、南、北,旦、暮,不闻、但闻——展开,前后相承,连绵而下,行云流水,生动流畅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5.虚实相生的表达习惯。

天人合一的立足点是人的主观体验和感悟,这种思想强调主客体的融合统一,强调普遍联系和整体概念。在语法的建构上,道器不离,体用一原,动静相涵,虚实相生。

在古典诗歌里,事物的变化过程未必需要通过动词谓语才能体现。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句中未出现一个有关抒情主人公行进的动词,但讀者却能明显感觉三组画面后面潜藏的主人公的行踪变化。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类型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