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19张象君
张象君
【摘 要】林业经济的科学化管理,不仅对于整个林业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助推作用。文章指出了当下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的高效运转。
【关键词】林业;经济管理;对策
林业经济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以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及有效性为基础,对整个系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林业系统是由非常复杂的多因素组成,各个因素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我国地大物博,林业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林业经济的系统管理,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管理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资源的不足等,制约着林业经济的发展。因此,找出林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林业经济管理是针对某地区森林、树木及依托森林和树木生存的野生动植物的总和,归根结底是森林资源管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也导致我国森林资源遭受过渡开发及浪费,虽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较少。再加上林业资源分布不均衡、生产能力较低且林业结构不够科学,森林资源破坏情况越来越严重,自然会引发更多自然丰体如水土流失、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减小和气候变暖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生態平衡。
1.林业资源过度开采
我国对于森林开采及利用已有法律明确进行规定,将森林开采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主要从森林自然效利和森林自我恢复两个角度思考,禁止过度砍伐树木。但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脚步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也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这无疑就会大大增加木材需求量。另外,由于城市扩张导致森林面积减小,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导致森林资源的保护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
2.林业产业化水平低
林业产业化水平低是我国普遍问题,林业经营方式以分散式为主,没有统一专业的行业规范。这导致林业与市场接轨过程遇到更多阻碍,销售环节也有很大问题,同时对林业产业化发展没有益处。阻碍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发展失衡和区域间差异大,在一些已经实现较为完善的林业产业化地区,已形成基本的产业链,但林业资源丰富的大部分地区都在林业经济管理上较为缺乏,与市场接轨方面的工作做的也不够充分。
3.林业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林业管理中林业资源保护工作非常重要,对林业资源使用也有一定影响。我国已经建立的林业监察体系,全国都有建立林业基层执法检察站,对林业开采及利用施行监督与管理。虽然林业监察体系的建立对我国林业经济管理有较大贡献,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对林业工作的不重视、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专业性知识较为缺乏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林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也阻碍林业产业的发展。
二、提高林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1.强化林业执法力度
林业执法力度的加强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木材流通领域监督管理。依法对木材流通领域进行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木材采伐和使用管理,坚决杜绝超证或无证运输等违法现象的发生;第二,加强木材砍伐管理。对于滥砍乱伐、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进行管理和处罚,避免出现超限额砍伐、无证或缺证采伐林木森林的情况;第三,提高专项打击整治力度。以打击预防相结合、重在治本、标本兼治为方针开展专项整治和打击行动,不断加大打击整理力度和范围,严厉打击所有破坏林业及野生动物资源的犯罪行为;第四,强化林业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森林法》等相关林业经济管理法律执行,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行为,如毁林开垦已经发生,要限定期限实现还林,对于违反法律或不按照法律进行执行而继续毁林开垦的,按照相关法律严查并处理。
2.改革林业经济管理制度
建立明确的林业产权制度和林业管理制度,提高林业建设积极性,激发劳动者对社会集体物资利益的关心,充分体现个人与团体利益的结合。强化林业分类制度改革的操作性,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林业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管理机制、制度和机构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将管理机制融合在管理制度中以确保管理机构正常运行;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进行林业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建立高效林业管理体系,重视林业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但要注意政府职能转变要依赖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及林业市场经济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平衡状态;林业政府部门需要建立林业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其他体系的林业监督与管理,为林业发展做贡献。
3.走可持续性发展的林业经济产业化道路
我国林业产业化发展不够深入,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产业链也不够完整,对林业发展有阻碍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以长远发展为核心,能够满足当地人需求且不影响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发展经济,又能保护好海洋、大气、森林和土地等自然环境与资源。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且很宝贵的资源,虽然具有可再生性,但由于开采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就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曾经的黄土高原也是浓密的森林,也是由于过度开采而变成如今荒漠之地。因此,我国林业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以可持续性为核心建立合理资源使用模式,才能促进林业经济产业化的更好发展。
三、新时代林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最近几十年内,林业问题已经成为地球可持续发展话题中的核心问题。林业生态化发展是社会民众支持的,是指以社会接受、经济可行并以可持续性和生物多样性为原则的进行林业经济发展。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满足人需求且不影响后代人发展,包括生态、经
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林业经济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基本原则。
四、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林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发现依靠科技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且林业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需要协调好林业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
从整体上把握林业的发展历程,做好政策的指导,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使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真正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农忠献.加强林业经济管理的做法及意义探析[J].绿色科技,2018(11):179-180.
[2]曹桂加.林业经济管理现存问题与解决建议的若干研究[J].乡村科技,2016(05):83.
[3]张建.林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4(16):78.
[4]张丽.林业经济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0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