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2018-10-19郑贵娟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历史

郑贵娟

【摘 要】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又从六个层面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包括“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分设、设计合理的教育教学内容”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方法策略

近年来,随着学校的不断扩招,生源的不断增长,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们越来越倾向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合作学习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在历史课程中的学习能力以及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益。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例如: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合作学习的任务分工不明确等。那么,在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基于此,文章以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来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一)分组结构有待完善

在一个学生较多的班级中,如何分设学习小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初中历史老师在分配各组成员的过程中没有周全的考虑、细心的安排,那么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将会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就更不用谈学生的合作学习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深入探究

处于初中這一阶段的特殊群体,他们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其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也不强。这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就非常需要老师的指导,如果没有老师科学合理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则流于形式,并难以有更深的思考与探究。

(三)合作学习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

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讲授新课程的时候,不给学生充分了解课程内容的时间,就直接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使学生思考的空间和知识受限,导致学生不能深入理解课本内容;其次,老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很多时候老师的问题还没有说完学生就知道答案是什么了。这样没有含金量的问题,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有何意义?

二、在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分设

科学、合理的小组分设不仅有利于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快乐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效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如何进行科学分组呢?这是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前,首先要了解班级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特征等,保证小组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层次性,学生性格具有多样性,这样活泼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能够有效带动小组讨论问题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还有利于学生们取长补短。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各个小组明确每位组员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课程时,各组就要明确分工:谁查阅春秋的历史分期、谁查阅春秋大国争霸的情况及其作用,最后又由哪些组员进行归纳和总结。如此明晰的小组分工和讨论,让学生们学会了自主的查阅资料,学会了通过合作学习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这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了历史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整体水平。

(二)设计合理的教育教学内容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各种能力也都尚未完全形成的中学生来说,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当然,也需要设置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刚开始成立学习小组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简单一点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熟悉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和流程,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他们就会慢慢地喜欢上小组合作。然后,再在简单内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融入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以逐渐培养他们运用探究合作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有层次性的内容设计,不仅能够保持住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还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地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三)教师需要进行良性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是这并不是说忽略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地位。相反,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以便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充分体现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历史老师应该制定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规则,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其次,历史教师要细心观察各组的讨论状态以及学生的情绪倾向,避免出现方向性的错误,并时不时的提醒学生要将问题的讨论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以此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从而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

众所周知,小组竞赛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教师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之后,由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水平挑选另一个小组作为自己的竞赛对象。

例如,A和B两个小组, 老师就可以给这两个小组布置相同的学习任务,如“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让两个小组运用自己的方法展开讨论与学习,然后两个小组各选出一名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能够找得又快又全面,最后由老师作为裁判来评定哪一组作为胜利方。通过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还能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五)创设分角表演的情景体验

以情景体验中的历史剧表演为例。历史剧表演,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情景再现,其用在历史教学中即:引导学生回到书本中的历史时期并模拟当时的历史事件,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以团队合作的形式编排一些历史剧,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历史剧的表演中,给历史课程增加一些趣味性,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体验中更加了解历史知识,了解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六)充分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

学生合作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要认真核实学生的讨论效果,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情况。对于掌握的比较的好的小组,教师可以适当地表扬他们;对于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的小组,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指导,以此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自信心。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们根据“对‘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的分析”而合作完成的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并对作业进行中肯的评价,表扬作业字迹工整,知识点完整等;其次,为小组成员准备几只笔和笔记本或者其他礼品作为一个小小的奖励,随后将作业张贴在光荣榜区域。学生们得到老师的肯定,收到老师的奖励,心里肯定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这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用心合作与学习大有裨益。

结语

通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运用,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学生自学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历史教学,以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赵春林.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才智.2013(33):131

[2]王艳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153-154

[3]罗敏华.改变学习方式 实施小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探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6):509-510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历史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