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10-19吕荣坵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初中英语农村核心素养

吕荣坵

【摘 要】新教改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品质能力。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完善、健全的人格,从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生;核心素养

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之下,学校和教师往往只关注到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是在当下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一般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学生的英语学科基础知识、知识面、文化视野、优良品行等各方面的发展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立足我校农村教学实际,客观分析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现状,尝试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活动,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和道德情感的全面提升。

一、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现状

目前,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相对落后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日益显著,严重阻碍着农村英语教学的健康全面发展。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资源相对匮乏的学习环境,缺乏对“学困生”的关注、信息技术使用力低、教师缺乏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都成为了制约农村初中英语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恰恰是核心素养所要求和所必须的。事实上,纵观现在大部分农村的英语教学,依旧存在不少的“哑巴英语”,即学生会写会背,但是对于英语语言的使用仍然存在较大的欠缺。此外,由于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农村学校的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齊,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刻板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没有针对学生的具体身心特性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开发,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等方面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二、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必须树立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全面和谐的发展观,要求教师必须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其中核心素养是在接受相应学习阶段的过程中,养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要品质和关键能力。

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教师的考核也应该更加严格,确保每一位教师都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想法,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长,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同步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

针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学科的教学而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严重脱节问题。由于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严重脱节,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显得生涩并且吃力,经常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沉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没有办法很好的融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在考试前教师一般都会采取题海战术,课堂上就是不断地做题和讲题,如此循环往复,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们在课堂上都变成了“哑巴”,没有机会去说,当然无法发现错误,除了理论知识获取以外的所有其它能力都变得一塌糊涂,一堂本来应该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完完全全的沦为了考试的附庸,学生成为了课堂的陪衬,这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相去甚远,极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不到良好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充分体现,尽量不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英语的学习应该在一个开放式的、平等的环境下进行。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教师在课上要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最大化课堂效率。农村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在每一节课前都展开一个小话题的讨论或者在每一节课开讲前三分钟,让同学们彼此分享读到的好的英语句子、英语文章以及听到的好的英文歌,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带给同学们一些课堂以外的东西,让同学们知识面得到拓展。在开展小话题讨论时,教师必须仔细斟酌每一个话题的深层次的教育意义,用一些积极健康并且富有正能量的话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4.依托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初中生还处于各方面性格养成阶段,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强,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方向转变,让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学会变通和转换,各方面性格得到良好的成长。农村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学生的家长可能常年不能陪伴在身边,大多为留守儿童,所以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走向,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温暖的关于爱的话题的讨论可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起共鸣,从而能够积极向上地对待生活和学习,教师应该积极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同步培养,不要过分抑制学生的个性,也不要因为学生的个性与大众观点不符合就去扼杀它。

核心素养是每位初中学生都需具备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农村英语学科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这一关键点,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那样优秀的“青年一代”!

【参考文献】

[1]施丽华.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师素养[J].英语学习.2016(07)

[2]程晓堂.关于当前英语教育政策调整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05)

[3]路小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探究英语听说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农村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