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

2018-10-19肖玉秀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提高策略文言文

肖玉秀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文言文所占有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学生要想掌握好这一文体,理解能力就变得十分必要。与白话文的通俗易懂相比,学生们在理解古文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理解能力急需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其提升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对教师们教育工作的展开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策略

前言

所谓的文言文,通常情况下就是指,以古语为基础的、经过加工而演变成的书面语,与白话文相比,这一文体具有着骈俪对仗、音律工整、注重典故等特征,其中包含着古文、骈文、八股、曲、词、诗、策等多种内容,而对于高中生而言,要想理解好文言文,就要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但我相信“滴水穿石”,只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就一定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文言文,以使其人文修养及知识底蕴得以进一步的丰富,为其将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价值

首先,有助于学生领悟、传承古代的文学精髓。文言文是古代文學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其也是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中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可以加深其对于古典文学的了解程度,并使其在不断学习中,逐步领会到我国的文化精髓,达到继承、发扬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综合水平的提高。对于文言文学习来说,其本身就是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及知识素养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教材中所含有的作品,都是经过上百年的发扬、传承而累积下来的,其中蕴含着深厚的语言美感与人文思想,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强化其道德素质及审美情操,对于他们的成长及发展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探究

(一)反复诵读,深化领悟

高中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对所学作品进行反复诵读,从而借助于此,来使其逐步地了解作品含义,使其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以为后续的深入性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文言文来说,通常都非常讲究于“抑扬顿挫”,通过这种反复式的诵读,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难度得以降低,也能够使其提高语感,以更好地掌握作品脉络,真正地实现疏通。

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加以反复的诵读,从而使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简洁文字、抒情笔调的把握,对作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深入性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背景介绍,激发兴趣

要想提升学生们对于文言文作品的理解能力,在教学当中,仅仅依赖于字句解释,是行不通的,而是要抓住作者的创作背景、个人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等,以促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基于此,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将背景介绍作为入手点,从而有效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使文言文教学得以有效、有序地实施下去。

例如,在学习《游褒禅山记》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该文是作者王安石在其34岁时,辞去舒州通判一职,在回家的途中,游历了褒禅山,并在三个月过后,追忆所写下的。这篇游记夹叙夹议、因事见理,存在着诸多的思想,不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得可贵,在现今社会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其中的各个名句,更是被世人所常用。通过这样的背景介绍,不仅有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致,也能够增强其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并对其的知识视野起到了一个拓展的作用,是教师落实教学目标的捷径之一。

(三)体会情感,引发共鸣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我国高中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普遍不高,之所以导致这一现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无法与作者间产生共鸣,难以在其中获取到一定的情感体验,致使学习兴趣、理解深度、学习效果等受到降低。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在开展培育工作时,就一定要将作品内容作为核心,并有意识地调动起学生们的情感体会,以在加深其理解程度的同时,也促使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等得以显著性地提升。

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文言文的过程中,本篇文章表达出了作者报国无门但壮志不坠、身处困顿却情操不移的态度,抒发出了其内心的痛苦和追求、失意和奋进、失望和希望的复杂情感。对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就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带领学生深切的体会这些情感思想,从而使学生充分地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在提升其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使最终的学习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新观念,营造氛围

要想更好地达到培育目标,身为一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更新自身的观念,转变自身的授课方式,将一些先进的手段与资源引入其中,从而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颖感及体验感,以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其的文章理解,促使教学目标得以一一达成。在这其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这一辅助技术融入进来,将一些深奥、难懂的文章内容成功的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等,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更好的学习、理解文言文,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引入进来,并充分地借助于其的功能,结合文言文内容,为学生们播放相应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借助于此方法来推动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多项感官,也能加深其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并使课堂氛围变得生动、活跃,促使教学的生动性及实效性得以大大提升。

(五)精选篇章,抓好熟读

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证明,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真正地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文言文、多背文言文,使其累积一定的词汇量,只有这样,其才能独立的去理解一些文言古籍,使学习目标得以达成。因此,除了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外,教师也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学生精选课外的文言文篇章,以进一步地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使授课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高中生的兴趣点、身心特征等,来为其精选一些课外的文言文篇章,这些篇章必须是重要的、容易熟记的、难以忘却的,以使学生的阅读范围得以相应地拓宽。比如《吕氏春秋》《战国策》《史记》等,都是非常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言文诗集,可以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词汇量,有助于其理解能力、学习效果的进一步强化。

(六)系统整理,掌握词汇

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对一些词汇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常用词语、文言句式,使其的理解程度得以进一步升华,促使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虚词方面,可以采用反复辨析、点面结合的方法。譬如代词,当学生累积了感性知识之后,就可以引导其按照疑问、批示、人称等三类进行归纳,然后再抽出其中较复杂、最常见的代词,结合句子,进行解析;在实词方面,可以结合特点,来分类归纳,采取古今对照、汇合总注及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区别意思、进行理解;而在涉及到一些名物制度、古代文化的古名词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采取适当性补充这一方法,进行理解、归纳。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整理,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更加的顺畅,对于其理解能力地提高也有着较大的作用,总之,这一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论

综上所述,文言文是语文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要想将其开展好,有目的、有意识地提升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应将一些创新、先进的培育手段引入进来,带给学生更多的感染力及体验感,促使其与作者间产生共鸣,从而在领悟文学之美的同时,也使其的语文能力及综合素质等得以显著地提升,以在将来发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旭明.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8(04):17.

[2]周莉.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5(73):42

[3]王奎荣.高中文言文中如何培养学生文言兴趣[J].新课程学习(中),2015(03):95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提高策略文言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专练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