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兰人眼中的纽约

2018-10-19亨利克·显克维支

中国国家旅游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旅馆纽约客人

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记者,凭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获得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

大理石、青铜雕像、地毯和镜子绝对是装点美国旅馆缺一不可的四大法宝。和银行、邮局一样,旅馆毫无争议地跻身于纽约最漂亮的建筑行列中。除了卧室之外,旅馆里还设有多间宽敞的会客厅供旅客接待访客,而女眷们则可以随时享用装饰奢华的梳妆室。我逗留数日的中央旅馆其规模之宏大几乎可以同一座小型城市相媲美。每当夜幕降临,旅馆里的常客或过客,还有纽约城里众多的市民都会聚集在旅馆大厅里,有人读报,有人会客,有人优雅从容地吸上一支雪茄,有人不拘小节地大嚼烟叶,还有人躺在摇椅里优哉游哉地颠来晃去,颇有一点偷得浮生一刻闲的味道。

中央旅馆坐落在百老汇大道上,这是纽约最热闹繁华的街道,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在城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因为抵达纽约时已经入夜,不再适宜到处闲逛,所以我和同伴只好在旅馆里四处溜达。走着走着,我们便来到了餐厅。眼前的大堂无比开阔,可同时容纳数百位客人用餐。整间餐厅布置得富丽堂皇,可惜,俗丽有余而雅韵不足。支撑天花板的石柱既粗且短,偌大的空间也因此显得局促逼仄,置身其中,不免感到几许压抑。环抱餐厅的巨大双开门一通到顶,乍眼望去竟让人想起了乡村农场里粗头笨脑的大谷仓。

旅客们每天都会到楼下的餐厅用餐。在美国旅馆,你无须为餐点埋单,因为这部分开销已包含在房费中。旅客每天可在餐厅里免费享用五次餐點,不过大多数客人主要还是在这里解决三顿正餐。就餐时,一桌的客人们像是旧相识一样相谈甚欢,不过仅此而已,一旦面前盏空杯尽,他们便会立即起身离去,既不会等候同桌的食客,也不会因为他们的陪伴而特意致谢。女士们经常光顾餐厅,而且总是独来独往。事实上,许多女士都独自出门旅行,即便是待字闺中的少女,身后也鲜有年长的妇女亦步亦趋地随行伺候。女士们身上的华服简直美轮美奂,其精工细作的程度几乎能让欧洲任何一个地方的裁缝都自叹弗如。就餐时她们都不戴帽子,故而放眼望去餐厅里就像正在举办大型私人家宴一样隆重而正式。这里的侍从基本上都是黑人,客人们从来不给他们小费。当地的服务行业一般都雇用有色人种,因为他们的劳动力相较白人要廉价许多。每张餐桌边上都站着两三个侍从,他们彬彬有礼,手脚麻利,身着燕尾服,系着白色领带,配上这一身行头,侍从即便谈不上英俊潇洒,也确实教人眼前一亮。他们的工作并不复杂。按照美国人的饮食习惯,盛满各种菜肴的瓷盘被一次性端到客人面前。于是,桌上一溜排开了琳琅满目的汤、肉、鱼、蛋、布丁、西红柿、土豆、冰激凌、草莓、苹果、杏仁、咖啡,简而言之,就是花色齐全、分量简约的食物大荟萃。至于哪一道是头盘,哪一道是主菜,那就全凭个人喜好了,想吃什么,尽可以无所顾忌地大快朵颐,全然不必担心因为礼仪不周或吃相不雅而招致四面八方投来鄙薄苛责的目光。整个就餐过程中身材高大的黑人始终尽忠职守地杵在你边上,那感觉有点像是刽子手寸步不离地看押着临刑的囚犯。每当你端起杯子啜上一口,他就像条件反射似的立即往你的杯中添满冰水,对于你的任何要求他都会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回应道:“好的,先生!”于是你一边“享受”着机械刻板的服务,一边品尝着冷冰冰、硬邦邦的食物,即使在一流的餐厅里,情形也不会有多少改观。美国饭菜口味之糟糕世上绝无仅有,它从不会为你的营养、健康着想,只会挖空心思地想尽办法让你能够风卷残云般地消灭眼前的食物以便尽快回到工作中去。所有一切仿佛都唯速度马首是瞻,只有晚餐多少花了一些心思,而这也是托了公司五点下班的福。

总之,纽约非但没有让我心醉神迷,反而大失所望。欧洲的每一座城市都有几处不容游客错过的标志性景点。在巴黎和伦敦,名胜古迹如同恒河沙数;在维也纳有圣斯蒂芬大教堂;在威尼斯有名闻遐迩的水道;在罗马有教廷和古罗马竞技场;在科隆有举世闻名的科隆大教堂。然而,所有这一切你都无法在纽约寻得半点踪迹。这个城市的观光胜地只限于旅馆和银行,换言之,你在这里看不到一座纪念碑或一处历史遗迹。若想探古寻幽,那你只好动身前往华盛顿,而在纽约,你只能看到满大街的商人。

生意、生意!从早到晚除了生意还是生意,这就是你在纽约所见、所阅、所闻的一切。城市里居住着的似乎不是一个特定的民族,它更像是一个由商人、实业家、银行家、政府官员组成的共同体,一个兼容并蓄的世界大市场,你会感叹其海纳百川的宏伟规模,生机勃勃的运转模式,以及先进发达的工业文明。但你也会因为它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唯利是图的生活理念而感到百无聊赖,无所适从。当你想要描画这座城市时,你竟不知该从何处落笔,你也不知道应该站在哪个视角,秉持怎样的标准去观察、研究这座城市。每一条街道就是另一条的翻版,街上挤满了私人坐骑和公共马车,到处都是嘈杂纷乱的人群。行人们个个神色焦灼,步履匆匆,仿佛所有的理智与淡定都已抽身离去,他们就这样被躁动和狂热牵着鼻子,急不可耐地赶往四面八方。你会发现这份焦躁无处不在,甚至连房舍、街道、人行道的开挖建造也透着一股刻不容缓的态势,往往一处未及完工,另一处已着急慌忙地掘地打桩了。比如百老汇大道上有一幢白色大理石打造而成的旅馆,紧挨着旅馆建有一排红色砖房,再往前一些你会看到一堆焦黑的残垣断壁。就在昨晚,那里刚发生了一场火灾,可今天,一栋崭新的房屋已经拔地而起。如果明天又一场大火将它付之一炬,那么后天肯定还会有一栋新屋紧跟着破土而出。

猜你喜欢

旅馆纽约客人
成为纽约人
做一个好客人
我把纽约搬走了
纽约往事
松间小旅馆
不常见的客人
闯入吸血鬼的旅馆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