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018-10-19曾祥祝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局限小学教育建议

曾祥祝

摘要: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果显著,和各个阶段的教育息息相关。小学教育有着特殊的性质,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又刚刚接触适龄教育,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开蒙恩师,在他们一生的教育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在人生的转折点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当前的小学教育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育 局限 建议

引言

小学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收到极大的关注,且现今社会知识是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更需要注重小学阶段的教育。小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要遵循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加强小学教育创新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念。小学教育是兴教强国的首要一步,增加对小学教育的管理水平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在小学教育阶段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创新的意识,紧跟时代潮流

一、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它关系到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随着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益增加,传统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化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客观事物发展的定律,推陈出新是本质要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是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改革的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发现的问题我们应及时处理,把现状维持的更好,把小学教育的基础打牢,为教育改革提供不败的条件。

二、传统教育的弊端

(一)传统教育的单一教学

传统的小学教育一直都是接受式的学习。以教师为中心,为教材为中心,学生就是旁听者[2]。老师以课前备课的形式,将书本上的知识以自己的理解方式传授给学生,有的学生一知半解,有的学生一知不解,生硬地接受了老师认为好的观点和理论。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成就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忽略了學生在这场学习中的主要位置,导致学生们丧失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应付考试的教学

传统的小学教育主要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完全忽略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生活所见中感觉到不同,认为书本并不是古人所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这般景致[1]。正因为书本与实际相离,就变成人们眼中的书呆子。成绩优异纵然是好,但我们始终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离开了生活的好成绩也只是片面的,曲解了小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学生们成为了应试工具。

(三)学生的书本负担

教育改革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启动,可一直未见成效。学生们还是小小的肩膀上有重重的书包,已经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导致孩子们很早就厌恶学习,也成为家长的一块心病。提高素质教育把学生们从繁多的书本中解脱出来,这一方法并不理想。课堂上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应付课堂;老师本身的教学经验不足、知识水平不够,缺少责任心,导致课下给学生们留下大量的作业。打着减负的旗号,少补课、多留作业,减负名存实亡。

三、小学教育改革的可行性策略

(一)改变形式主义的教学模式

小学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最为重要。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教学制度、细致分化教学目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质量,对教师教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定期集体听课,组成讨论小组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把好的教学方法和大家共享[2]。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可以做朋友,增加彼此的亲密感,随时了解学生的心里所想,了解学生们的性格、心理,合理定制合适学生的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从愉快的氛围中得到知识。

(二)完善小学教育考评机制

应试教育在我国根深蒂固,从古代的“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京科一考,到现在各个阶段的制度考试,学生们多年学习只为金榜题名。而这一机制早已经不适合现在形势的发展,学生的好与坏也不是单一的学习成绩可以评论的。学生综合素质需要不但提高,树立正确的三观,让教师和学生不再沦为考核的机器,必须要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监督体制、补充考核标准,采取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且在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考评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完善[3]。

(三)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教育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扮演的角色不当。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老师只是课堂纪律的维护者和教学的引导者。提高老师的知识储备、思维观念、逻辑能力等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从思想上改变教学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学是应该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的探索学习的过程,教师以鼓励、引导、启发的方式,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发挥充分的想象力,主动参与学习理解书本的知识和它们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完成自己在书本中的探求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会偏离最初的轨道,也培养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中获得更多书本之外的知识。

结论

小学教育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精神文明的建设。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小学教育改革是我国各个阶段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十分重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不想在输出廉价的大劳动,就要从小学教育开始抓起,进行彻底的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培养技术型人才,成为精神文明大国,转型成人才输出大国。小学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具有综合性的社会工程,要在进步中求发展,结合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终会成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薛晓蝶.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通信,2018,20(11):205.

[2] 王春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05):124.

[3] 孙琳琳.新课程改革形式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229+231.

猜你喜欢

局限小学教育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三代人的建议
不受身材局限的美服
图画的局限
父与子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