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开发背景下拉萨村落新建公共建筑现状及改进建议

2018-10-19张筱芳李正阳姚鹏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改进建议

张筱芳 李正阳 姚鹏

摘 要: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村落新建公共建筑,会对当地产生深远影响,关于这些公共建筑建设的事宜被广泛关注。本文从西藏卫藏地区村落的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入手,以典型的拉萨旅游开发村落——拉萨柳梧达东村为例,来分析拉萨村落旅游开发建设中公共建筑的优缺点,探讨相应的优化改进方法,旨在找到提升拉萨村落为旅游开发而建的公共建筑品质提升途径。我们发现了达东村公共建筑的主要问题入手,举例来探讨优化改进建议,以便为今后的建设提供具体的参考。

关键词:达东村 公共建筑 改进建议

引 言

西藏是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而村落、小城镇的旅游也在近几年来有了较快发展,在旅游开发、旅游业发展的环境下,这些村落、小城镇会进行一些与旅游相关的建设。西藏柳梧达东村,在旅游开发的背景下新建了一些公共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环境也是村落肌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公共建构筑物更是作为历史环境中的标志点而存在的。”[1]达东村在旅游业、建筑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村落,调查研究达东村现代公共建筑,对达东村今后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而西藏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条件,长期以来是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在较早的一段时间内,西藏的经济水平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旅游开发的力度较小;随着交通等条件极大改善,近几年西藏的经济加速发展,旅游开发的力度加大。

人们想要体验西藏原汁原味的当地文化、环境,西藏的一些村落就是较为理想的地方,因此不少西藏的村落、小城镇进行旅游开发,此现象在拉萨周边尤为突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这些村落、小城镇进行了很多建设、改造,重点是公共建筑的改造,修建这些这些公共建筑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游客服务,更好地发展当地的经济、旅游业。这些新建的公共建筑有不少的优缺点,我们将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在西藏村落新建公共建筑应当注意的问题

2.1自然条件

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气候,为了使新建的公共建筑满足适用的要求,适应当地环境,就不得不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拉萨的阴雨天气较少,晴天非常多,其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因此大多数的房屋采用平屋顶,且非常重视采光。拉萨平时气温不高,但地面、建筑表面等一旦有强烈的阳光照射,温度就会迅速升高。据当地人说:对于西藏的建筑,尤其是卫藏地区的建筑,利用阳光采暖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建筑采光非常差,即使外形再像当地的藏式建筑,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藏式建筑。

2.2地域文化

西藏的传统村落具有较为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且其原有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受现代、当代建筑思潮的影响较小,保留了大部分的当地建筑传统。所以,为了使新建的公共建筑与当地的建筑协调统一,使其风格并不突兀,就不得不考虑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等因素。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西藏村落、小城镇中新建的公共建筑大多是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可能完全照搬原来的建筑传统;但又不可完全不顾当地传统。

3.以达东村为例来分析

而西藏拉萨柳梧区达东村,在不少旅游村、旅游小城镇当中不仅较有名气,而且其村落原状、新建公共建筑较为典型,能为今后的开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3.1达东村简介及其近几年旅游开发与建筑建设概况

西藏拉萨柳梧乡达东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有着不少历史传说。它位于拉萨柳梧乡驻地以南,距离机场以北约3.2KM,到拉萨市区行车约30分钟。达东村坐落于山谷之中,山谷中由溪流穿过,东南高,西北低,依地形形成条带状聚落,基本农田也依山脉走势而形成;村域范围:约5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14.88亩,人均面积2.4亩,荒地1600亩。

2016年后,达东村开始进行旅游开发,其建筑建设进入了近几年来的高峰期,有不少建筑被新建,有一部分建筑被改建。这些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目前新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新的村委会、美食街、游客活动中心、旅馆等建筑;而当地的民居水电基礎条件有所提高,民居房屋外立面翻新成白色水泥手抓墙。道路被硬化成水泥路。增加了不少室外景观和设施:人工湖、跌水景观、木板小路、路边的木栏杆等。

3.2达东村原有建筑及其布局简述

达东村建筑布局顺应地形地势,建筑与环境巧妙结合。在地形地势的约束下,达东村整体呈条带状,建筑沿主干道布置;由于局部地形地势、生活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几个到几十个建筑聚集在一起,因此局部形成了组团状的布局,总体上,组团坐落在主干道旁边而形成的条带状聚落。达东村的农田聚集在山谷溪流的中下游,而有较多民居聚集的地方与农田相邻,比农田更靠近上游。

当地的民居建筑一般朝向南或西南,尽可能地满足采光。当地的传统民居一般会有院落,院落的北部或东北部为主要房间,用于起居和卧室等功能,这些房屋一般有台基,台基一般高500mm~1200mm左右;院落的偏北部某一角会有厕所,某些厕所旁边会有储藏、小型牛圈等功能。不少院落进入入口之后有门廊,某些院落会有靠围墙的围廊。当地一般的民居建筑仅有一层。

当地传统公共建筑主要是寺庙和茶馆饭店。由于绝大多数茶馆饭店是村民自营的,所以一般会与民居建筑结合。

在传统公共建筑中,寺庙建筑具有独立而突出的特点,且较为复杂。寺庙建立在离村子聚落较远的山腰上,比居住聚落的海拔稍高。以尼玛塘寺和白色寺为例,可以总结出达东村寺庙建筑的特点:布局依据地形地势,院落布局;主次体块分明;主要停留空间有较好的采光;巧妙通高,尺度对比强烈,空间感受丰富。

3.3本章小结

达东村是一个典型的卫藏地区传统村落,其建筑空间与布局等方面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在达东村发展旅游产业、进行现代公共建筑建设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4.达东村现代公共建筑品评

4.1达东村现代公共建筑现状简述

由于旅游开发,达东村现代公共建筑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服务于村民的基本生活,例如幼儿园、村卫生所;另一种是服务于旅游业,多为旅游开发之后所建,例如游客接待中心、湖边茗馆等。村委会在旅游开发之前就有,只是旅游開发建设时将其在另一位置重新建造,原址改建为旅馆。

大部分现代公共建筑位于主要民居聚集处(白色寺片区除外)西北部,靠近道路,以方便使用;少数公共建筑位于村落中部,例如旅馆、游客活动中心、休闲帐篷等。这些公共建筑的布局距离民居不太远,但又没有被民居建筑完全包围,交通较为方便。(图1)

当地的现代公共建筑采用了一些藏式建筑的传统材料和装饰符号。具有一定的云南民族地区装饰风格,也可以看到汉族的审美和使用方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功能,能够在旅游旺季容纳大量的游客。

4.2现存问题综述

4.2.1问题陈述

虽然达东村的现代建筑流线简单,功能明确,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来看,达东村的新建公共建筑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采光方面考虑较少;二是建筑的风格不太符合当地传统,且风格较为杂揉,不太统一。

最突出的问题是采光不佳,主要原因是建筑朝向不合理,没有利用好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致使房间体感温度较低。

其次是风格风貌方面的问题。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来自云南,对达东村当地的建筑和传统不甚了解,所以达东村的大多数现代公共建筑具有云南民族地区的建筑风格,也带有一些汉族传统建筑风格;而原先所建的乡村基础公共服务建筑基本上不在意当地的建筑风格和传统,只是简单的方盒子建筑。所以目前达东村的大多数现代公共建筑在风格上与当地的传统不协调。例如,“云南藏族木结构民居是一种混合型的木构架体系,融合了干阑式、穿斗式的结构作法,木构架承重,围护结构不承重”[2],不同于卫藏地区常见的“内外墙体和内部木构架共同承重,外观是厚墙、窄窗、平屋顶”[3]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次要问题。当地某些现代公共建筑没有与当地的环境融合,主要体现在建筑体量与基地的地形地势不协调,与当地传统建筑的肌理也不协调。个别建筑的功能、空间不够合理,仅满足了功能房间的简单布置。某些建筑空间的尺度较大,空间简单,尺度不太宜人,虽然这样可以容纳大量的人流,但缺失场所感,一定程度上造成当地现代公共建筑比较冷清。达东村为旅游开发而建设的现代公共建筑,在建设和使用方面少有当地百姓的参与,没有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

4.2.2问题原因

表面上看,问题的原因是设计者不了解当地的情况,设计思路有所偏差;再深入来看,是由于开发商、建设单位等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快速地建设了这些建筑,而忽视建筑本身的质量,导致了上述的种种问题;根本上是由于目前的发展水平较低,使人们习惯了急于求成的心态。

4.3本章小结

这些新建的公共建筑,为达东村的建设增添了重要的一部分,对当地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但这些公共建筑在不少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我们应从主要问题着手来研究其改进方法。

5.分析达东村现代公共建筑及其改进建议

我们根据之前提到的两个主要问题,列举较为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或方案,以求得解决一些问题的思路。

5.1采光问题

对于采光的问题,本着节约经济来考虑,除特殊情况外,尽量不改变建筑的整体布局,可以改变建筑的局部空间,例如增加露台、减少不透光围合面等,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采光问题。

5.1.1旅馆

5.1.1.1分析与评价

该旅馆位于达东村民居聚落的中部,坐东朝西,由四个建筑体组成,东侧两栋有两层,西侧两栋有一层,西侧每个单间为L形,三个单间组成一栋,较为错落。四个建筑体距离较近,距离大约只有5m。(图2)

由于朝向、楼间距,再加上阳台之间有隔墙,该旅馆的采光非常差,房间内较为阴冷。旅馆的体量较为简单且方直,没有很好地融入环境。

5.1.1.2改进建议

将旅馆东侧两栋建筑体的二层阳台之间的隔墙拆掉,可以在原来围墙处设置栏杆,也可将阳台户户连通;再将阳台之上的屋顶改为透明材料;再将东侧建筑体二楼的阳台,与西侧建筑体的屋顶,用小的平板桥相连,使东侧和西侧建筑体连在一起,西侧建筑体的屋顶变成了露台,可以用来晒太阳取暖;而东侧建筑体的一层采光太差,不易改动,可以改变其功能,作为他用,不再用作旅馆客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采光不足的缺陷。(图3)

如果该旅馆还没有开始建设或拆除重建,可以重新设计,应当使其更地融入环境,并且满足利用阳光被动采暖的需求。如图,重新设计的旅馆应当大致朝南,形体可以顺应山势和溪流的走向。(图4)

5.1.2游客接待中心

5.1.2.1分析与评价

游客接待中心位于达东村聚落入口处,坐西朝东。其北侧有附属的停车场,建筑平面大致呈U形,环抱而成东侧的广场,体量一定程度上有高低错落,其主要功能有购物、餐饮、办公、会议、住宿。在旅游旺季时,该游客接待中心将聚集较多的游客,其较大的简洁的空间能够容纳50~100位游客(接待中心工作人员除外)。

由于该建筑坐西朝东,不利于中午时利用阳光被动采暖。且其体量与装饰比较接近于云南藏区建筑,风格与当地不符。由于空间较大,材料单一,因此缺乏场所感。

5.1.2.2改进建议

为了满足该地区对建筑采光采暖的需求,根据该建筑的功能情况,将建筑二层东西两侧的墙体改为玻璃幕,增加采光面积;为了满足中午阳光采暖的需求,将二楼的露台稍做改造,以遮风挡雨,且尽量减少对阳光的遮挡。方便使用者中午前后在此晒太阳。(图5)

为了使该建筑的外观更加符合当地的风格,可以将裸露毛石饰面改为涂白色涂料的毛石饰面。

5.1.3幼儿园

5.1.3.1分析与评价

该幼儿园能够容纳50~70个学生。该幼儿园呈院落式布局,院落的南北两面由一层的平方,东西侧有围墙,院子西边有两个厕所。北部的建筑体有8个房间,有两间教工休息室,其余是活动室;2012年左右,政府投资援建了南侧的建筑体,其功能有两个教室、一个办公室、一个厨房、一个厕所。(图6)

幼儿园对采光的要求较其他类型的建筑更高。由于该幼儿园的选址有一定的坡度且周围临近山地,受地形影响,每天的日照时间受限,又因为扩建部分位于院落南侧,遮挡了阳光,使院落一半左右的面积时常处于阴影之中。扩建部分的厕所不能使用。由于不重视保养,建筑墙面的涂料掉落。

5.1.3.2改进建议

首先,最好改变幼儿园的选址,可以选择在村落中部民居较多的地方,不仅地势较为开阔平坦,且更便于村民使用。

无法使用的厕所应当拆除或改造。将院子南侧的建筑体拆除,在院落西侧扩建,坐东朝西,加天窗,满足扩建部分的室内采光以及院子的采光。(图7)

5.2风格问题

对于风格问题,大部分情况可以在材料、色彩、细部、装饰等方面进行改动,使之与当地原有风格风貌有有一定的衔接。

5.2.1村入口大门

5.2.1.1分析与评价

村入口大门靠近马路,标示出了达东村的入口,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并且丰富了村落空间。

但是该大门的形式来源于汉族传统建筑体系中的牌坊,这在西藏传统建筑中极少能够见到。且其细部装饰更接近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做法。其色彩与当地传统建筑用色习惯不甚相符:首先是在建筑的底部使用红色,这对卫藏地区的宗教习俗不是很尊重,通常是将红色运用于较为尊贵的建筑或是运用在建筑的檐部;其次是石材的色彩呈较深的原色,当地习惯于使用白色的石材墙面。

5.2.1.2改进建议

此大门的形式可以借鉴拉萨传统建筑群的入口样式和达东村当地建筑入口的样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动。

拉萨的建筑、园林等,都有围墙,大门一般开在围墙上,所以一般的入口形式是大门与围墙结合,体量较实。图为在原来入口大门的经过改动的设计,增加了门口两边墙的示意,显得更加厚实朴素,不仅减少了藏东南地区碉楼的感觉,同时也与之前的牌坊形式有所不同。(图8)

5.2.2湖边茗馆

5.2.2.1分析与评价

湖边茗馆是达东村中部洗马池边的一组茶馆,有休息、餐饮等功能。湖边茗馆的几个建筑体在湖边分散布置,与环境融为一体,几个建筑体的体量、形式相似。(图9)

湖边茗馆为木质井干式建筑,坡屋顶,开窗较小,非常接近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做法,与当地的气候、审美习惯不太相符。在卫藏地区,木材一般加工成柱子或轻质的木隔板,相比于云南与藏东南地区,木质的建筑构件更加光滑平整,通常会涂漆并彩绘。

5.2.2.2改进建议

应尽量使用当地的石材和当地的工艺来修建,也可以适当增加现代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使之符合当地的建筑风格。南侧或顶部可以增加采光窗洞口。

原先的木制井干式墙体最好改为土坯砖墙体或石砌墙体;如果考虑经济成本问题,也可将原有木质墙体稍作打磨并施以彩绘,使之更符合当地风格。

5.3其他问题

除了采光和风格问题,还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建筑没有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建筑的场所感较差等,虽然这些问题在实际中有各种具体情况,但是并不是主要的问题,本文仅简略举例说明。

5.3.1美食街

5.3.1.1分析与评价

美食街位于村委会南侧,是一个小型的广场。虽然它不完全算是建筑,但也是旅游开发期间建设的重要公共空间。广场的南部靠边缘的地方有木质的廊架,广场用于夜晚大排档。

廊架的形式几乎完全属于云南的建筑风格,可以改进。由于美食街不仅功能单一,而且旅馆、茶馆、帐篷区都具备餐饮功能,美食街的功能显得多余,人气不旺,越来越冷清,造成资源浪费。

5.3.1.2改进建议

为了使该广场充分利用,应当改变其功能定位。由于该广场是让游客在此品尝美食的,所以之前出售的食物都是汉族的小吃,自然是缺乏了当地的特色,也没有当地人停留。应当将其改为当地人休闲娱乐、临时集会等的的场所,兼具游客休息和品尝美食的功能。在此处可以搭建小型的居民活动的藏戏台,藏族居民可以在农节日或者闲暇时表演藏戏和跳锅庄(藏族的民间舞蹈),使来自游玩观赏的游客融入其中,尽享藏式传统文化之美。并且增加休息设施,在此开展村民文化活动,服务于村民。

5.4本章小结

达东村近几年建设的公共建筑,大多数能够满足足够的功能房间、方便简洁的流线等需求,但由于条件和观念的局限,存在着种种缺陷,尤其是采光、风格问题。对于采光问题,我们可以调整建筑空间的局部,使其可以补偿之前的采光不足;对于风格问题,我们可以对建筑的立面外观进行改造。但是一少部分建筑需要改变其整体布局才能解决问题。

“现代建筑的出现从适应现代社会功能需求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是对传统建筑精神与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严峻的考验。”[4]为了延续传统建筑精神与传统文化,现代建筑的建设不仅要使用现代的技术经验,还应当延续当地的文化,融入当地的生活。

总的来说,在拉萨及其相似地域的村落、小城镇新建公共建筑,首先需要满足采光以使室内温度舒适;其次,一定程度上使功能空间适应当地的风俗习惯,并且在一定程度地使用当地的材料、装饰风格、工艺,使之具有当地风貌特色;再者,应当使新建建筑顺应地形地貌、原有聚落肌理,并使之功能恰当、尺度得当,空间要有对比变化,这样新建建筑才能具有场所感,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

6.结论

拉萨的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经过以达东村为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旅游开发背景下拉萨村落新建公共建筑主要用于发展旅游业,虽然满足了基本功能,但一定程度上不太适应当地的文化、风俗习惯、自然环境等,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们分析了新建公共建筑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可以为达东村今后的建设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其他村落、城镇的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借鉴。通过该研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对当地的地域文化、自然环境、建筑风貌等方面经过系统地分析,并适当吸收利用之后,才能创造出真正适合拉萨村落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公共建筑。

参考文献:

[1] 王牧青. 公共建筑为线索的古村落保护及肌理修复研究——以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郭壁村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 城市文化)[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09.13

[2] 强明礼. 云南藏族木结构民居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04.01

[3] 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第20页

[4] 刘成林. 现代建筑设计中传统建筑语言的传承与交融[D].山东学,2015.05.25

致谢

作为一名研究者,应该尊重为形成学术论文所進行的研究所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表达,肯定他们在形成学术论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在此对以下方面致谢:

横向课题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研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或提供帮助的人员;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作者简介:张筱芳,女 汉,籍贯:四川中江 单位:西藏大学工学院 高级规划师

李正阳 (通讯作者),男 汉 籍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 单位:西藏大学工学院

姚鹏 男 汉 籍贯:湖南省浏阳市 单位:西藏大学工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改进建议
公共建筑绿色节能运维分析
关于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分区探讨
公共建筑给排水改造项目的设计体会
公共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如何做好新时期水利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于公共建筑防震减灾新技术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