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2012—2015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

2018-10-19林聪伶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业者浙江省毕业生

林聪伶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已经席卷全国,浙江省作为创新创业的活跃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创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浙江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

创业是创新精神向创新实践转化的中介。毕业生创业的数量和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选取了调查报告中10个方面,如创业率、创业规模、创业形式、创业资金等方面分析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

(一)创业率

由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在总体上稳步提高,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率要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创业率。但是对2015届毕业生来说,不管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其创业率都有一小幅度下滑。

表1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率 单位:%

在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2014届的创业率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了0.39%。主要原因来自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率由6.01%增长到6.49%,增长了0.48%,可见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创业热情更高。而在2016年,随着创业高潮褪去,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趋于现实化和理智化,因此2015届学生的创业趋势有所下滑。

(二)创业开始的时机

由表2可以看出,超过1/3的毕业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说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对创业有了充分准备。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决定就业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创业,更符合一般创业规律,创业的成功率也会更高,说明大部分毕业生属于理性创业。但仍有约10%的学生在待业一段时间后进行创业,说明生存性创业仍不在少数。

表2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时间 单位:%

(三)创业规模

由表3可以看出,浙江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规模主要集中在微型企业(1~5人)。但从2013届开始,创办微型企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占比逐年下降,与此相对应的,创办的企业规模在6~10人和11~50人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占比逐年增加,由此可见,毕业生创业规模在逐渐由微型企业向小型企业扩大。创业规模的扩大,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创业成功率;而所创造的就业岗位数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则提高了就业率。另外,通过对比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创业学生数据发现,两者之间并无明显区别。

表3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规模 单位:%

(四)创业基本形式

由表4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浙江省高校毕业创业学生选择个体经营的方式进行自主创业,这是由于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形式与项目层出不穷,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商等个体经营方式准入门槛低。而超过1/3的学生选择合伙创业,这一数据在经历3年的连续走低后,在2015届毕业生中有了小幅度的增长,与此对应的是,个体经营这一创业形式不升反降低,可以说明大学生形式在慢慢由“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模式转变为合伙创业模式。同时,浙江省最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毕业生中选择进入家族企业进行创业的仍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一数据4年来持续下滑,可见毕业生的创新思维不断进步,不再局限于家族企业创业,独立门户、自成一派才是未来的创业趋势。

表4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本形式 单位:%

(五)创业资金来源

由表5可以看出,家庭、亲戚朋友资助仍是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所占比例呈现出下降趋势。申请创业贷款和寻求创业基金或社会风投作为创业资金来源比例从2013届开始呈现逐渐递增趋势,说明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近三年来不断改善,创业融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创业质量提高,越来越多的创业项目得到了社会资金的认可。另外,通过对比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创业者在资金来源比例数据,发现两者差别显著之处在于本科毕业生更在意大学里勤工助学与兼职所得创业(平均7.92,高于高职学生的6.41),而高职毕业生更在意工作后收入所得进行创业(平均17.03,高于本科学生的14.31)。

表5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 单位:%

(六)创业年纯利润收入

由表6可以看出,年纯利润收入在4~10万元的比例最高,约占35左右。10万元以上的比例逐年递增,从2012届的33.58、2013届的34.61、2014届的39.10、2015届的40.73,与受雇毕业生月平均收入相比,这一部分创业者的收入高于受雇毕业生的收入。而年纯利润收入在4万元以下的比例则逐年下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盈利能力逐步提高。

表6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年纯利润收入 单位:%

(七)创业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度

由表7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程度不高。但从总体趋势上看,创业者的专业相关率从2013届的34.26,2014届的37.44到2015届的38.43,整体上有一个提升,说明创业内容与所学专业关联度在增大,但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表7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内容与所学专业相关情况单位:%

另外,通过对比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毕业创业学生数据,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2012-2015四届毕业生创业率排名前十的专业发现,艺术类专业优势明显。创业率排名前十的本科专业中,2012届有6个艺术类专业、2013届有4个、2014届有6个、2015届有7个;创业率排名前十的专科专业中,2012届有7个艺术设计类专业、2013届有5个、2014届有5个、2015届有2个。动画专业和摄影专业连续3届进入本科专业创业率前十位;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连续三届进入专科专业创业率前十名。这说明毕业生创业具有偶然性,同时也深受周围创业氛围的影响。

(八)创业动机

由表8可以看出,毕业生创业动机主要来自“创造出更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不想被约束,想自由发挥和支配时间”和“个人兴趣爱好”。其中,“创造出更多财富”牢牢占据第一,由此可见,为“钱”创业的想法根深蒂固。同时,“迫于就业形势”而创业的比例在不断降低,可见生存型创业比例下降,创业生态趋向良性发展。

表8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动机 单位:%

(九)创业困难影响因素

由表9可以看出,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缺乏创业资金,而是缺乏创业经验和人脉关系,其次才是缺乏创业资金。约有10的毕业生创业者认为创业的困难之处在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平均有8.32的毕业生创业者认为自己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各项数据在短期内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太大的波动。

(十)希望学校采取何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创业

由表10可以看出,毕业生创业者最希望学校能力建设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提供场地、设备等环境服务,平均占比5 6.5 5。其次是提供配套资金,平均占比4 5.4 9。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讲座等也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关注,平均占比4 2.8 7。而上述各项指标,除“提供配套资金”和“其他”外,都呈现逐年递降的趋势,说明各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

表9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困难影响因素 单位:%

表10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希望学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创业 单位:%

二、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业精神,创业率较低

根据2016年6月麦可思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为3,浙江省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率为4.82。虽然超出全国水平,但是较上一年已经有所下滑。与此同时,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创业者属于生存性创业者,其创业动机是出于无奈,迫于就业形势的压力才进行创业,而非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创业大军之中,可见中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创业教育质量有待继续提高。

(二)缺乏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巧

创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它要求创业者具备各类创业知识和创业技巧。创业知识包括市场营销知识、财务知识、行政知识、法律知识等。创业需要调动全方位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而“人”是最重要的。由于各类的资源的限制,大学生创业规模往往属于微小型企业,团队人员往往在1~5人左右。团队规模小,团队内所具备的创业知识不全面,创业的可能性降低,创业的成功率降低。这也是现在提倡跨专业组建创业团队的必要性之一。

(三)创业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

由于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商的普及,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创业形式与项目层出不穷,且技术门槛低,风险较小,比较适合大学生创业。再加上部分专业知识的特性,很难与创业相结合。因此,大部分毕业生创业者所选择的创业内容与所学内容相关性不大。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所学内容无用武之地,导致了时间浪费与资源浪费。

(四)校园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环境之于一个人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例如,在有着浓郁创业氛围的温州,人人都具有当老板,去创业的想法,创业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渗入到头脑里、血液里。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相对来说较为封闭、较为单纯。某些高校或尚未开展创业教育,或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或尚未开展校内的创新创业活动,或尚未推出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与措施,这都不利于创业意识的萌发,创业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开展创业普及教育,提高创业意识

创业普及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大学生创业基础》为蓝本,通过讲解创业步骤,重点挖掘创业机会和商业创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课程内容也可以创业模拟实训为基础,通过运营创业项目,在模拟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作为普及性教育,需要每一位大学生都参与到该教育课程中。它作为创业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中,只待碰上阳光雨露,就能发芽成长,结出创业的果实。

(二)增强创业知识和创业技巧

创业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配套的创业知识,每一点配套的创业知识都是系统的一门课程。大学生在校园内,时间相对宽裕,正是学习全方面知识,为以后创业打基础的重要时期。高校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只需要合理配置师资与时间,开设各类创业知识与技能课程。例如创业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等。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创业教育,既优化了课程资源配置,也满足了创业学生对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三)改革专业课程内容,将创业融入到专业知识当中

大学生创业内容与所学专业的低相关度,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固然与互联网+创业的政策导向,与其创业门槛低、创业风险小有关系,也与创业与专业结合率低有关系。结合专业创业,乃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科技创业,科技兴国。这对高校的专业课程提出改革要求。这需要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这需要改革专业课程内容,将创业融入到专业知识中;这也需要授课教师改革授课方式,以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去教授专业课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发散创新思维,开发专业创意,最终将创意转化为创业企业。

(四)开展创业实践教育,优化校园创业环境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创业经验和人脉,最希望高校能提供的是创业场地、设备等环境服务。因为创业是开发创意、实施决策和运营管理的过程,它时时刻刻伴随着风险,而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往往导致管理问题,最终可能创业失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办的达岸咖啡馆,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由学生众筹作为运营资金,核心团队作为管理运营人员,自负达岸咖啡馆盈亏的创业实践教育模式,给学生提供了积累创业经验的机会,为学生以后的创业管理做好经验储备。开展切实可行的创业实践教育,为学生的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大大提供了创业成功率。

猜你喜欢

创业者浙江省毕业生
《初心》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