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饼模:传统雕刻艺术的奇葩

2018-10-19葛欣旭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9期
关键词:印模玉兔木板

葛欣旭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哪。”中秋节吃月饼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中秋是丰收的时节,月饼最初是用于祭月拜月的祭品,也是用于庆祝丰收的美食。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团圆和睦的象征。

中国农耕历史悠久,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月饼文化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月饼的起源,上到殷周时期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下到唐高祖年间“应将胡饼邀蟾蜍”中的“胡饼”,再到北宋时期苏东坡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小饼”,说法不一,没有定论。从文字记载上看,“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和南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对中秋赏月、吃月饼有具体描述记载的是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月饼制作技巧越来越高超。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随着月饼的盛行,做月饼的工具也讲究起来。月饼的制作离不开定型器物,古人最初是以手为模,逐渐演化为以木材造模,月饼模应运而生。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月饼模子,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以明清和民国时期居多。旧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中秋时自己制作月饼。月饼模多为自制,不同年代的印模形式千姿百态,图案丰富多彩,蕴含了人们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将生活和艺术合二为一,历经岁月洗礼而韵味犹存,是凝结我们民族情感的实用器和艺术品,是民间雕刻艺术的一朵奇葩。

各种题材和造型的月饼模(近现代)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月宫、玉兔捣药月饼模(近现代 长25厘米 宽24.2厘米 高3.2厘米)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

月饼模的文化和月饼一样长,每一个精美的月饼背后都有一个月饼模的故事。月饼模传承了上千年的中秋文化,在精致的花纹图案里,雕刻着人们的期盼和祝福。如今的月饼制作越来越趋向于机器化生产,纯手工制作的月饼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传统月饼模也逐步转变为收藏品,成为社会生活发展变迁的珍贵见证。中国农业博物馆作为农业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构,目前收藏了大量的农业物质文化遗物和非物质文化载体,仅糕饼印模就达900余件。范围涉及全国20多个省区,内容包括时令节庆、婚丧嫁娶、暖寿贺诞、祭祀拜祖、满月庆生、造屋上梁等,其中用于中秋节的月饼模最多。

月饼模的造型和题材均不同程度受到民俗民风和地域时代的影响。体量上,南方小巧而细致,北方宽大而粗犷。风格上,南方精雕细琢,北方简练率性。制作月饼模的“精华”之处在于雕刻花纹,从立意的体现到刻制工艺水平的展现等,全部在此一举。月饼模的题材有人物、动物和花卉图案等,多以“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十二生肖”“龙凤呈祥”“年年有余”“吉祥花草”等寓意吉祥的纹饰为主,并且大 多 配 有 “ 福 ”“禄 ”“ 寿 ”“ 喜 ”“ 五 谷 丰 登 ”“ 合 家 团圆”“花好月圆”“丰收”“中秋”等表达祈福纳祥的文字,常以缠枝纹、折枝纹、兽纹、几何纹等作为装饰。还有一种是最常见的实用型题材,即为了区分出不同口味的月饼在月饼模上刻出月饼的口味和种类,比如“枣泥”“豆沙”“伍仁”“莲蓉”等。此外,“人民公社好”“世界和平”“共和”等反映时代变迁的字句也曾经出现在月饼模上。

月饼模上的纹饰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每一个形象和装饰都有着古老的文化渊源。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月饼模中,有一个玉兔捣药月饼模,中间以月宫为场景,刻广寒宫、玉兔和桂树形象,周围刻吉祥花卉纹饰。月饼模构图简约、匀称,刻制细致、讲究。广寒宫造型简练,极富概括性。桂树形象寥寥几枝,意境全出。玉兔形象夸张,持杵像人一样站立着,两只长耳朵直立朝天,形象滑稽可爱,捣药动作生动传神,这种玉兔形象在传统月饼模中比较多见。嫦娥、玉兔、吴刚等与中秋节相关的神话传说是传统月饼模的常见图案题材。民间艺术的图像由于经过简化,造型大多洗练精简,成为有朴拙美的吉祥图案,这也是民间艺术特有的装饰风格和表达语言。

传统的月饼模制作工序主要包括选料、开方、打边牙、打眼、雕刻花纹等步骤。月饼模的雕刻技法分为阴刻法和阳刻法。阴刻法即图形凹陷雕刻,印制出的月饼上是正面突出的纹样,阳刻法反之。传统月饼模多使用阴刻法。月饼模雕刻表现手法丰富且不拘一格,有的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有的精雕细刻、线条流畅、刀法简洁。月饼模一般都是作者一手设计雕刻完成的,所以能始终贯穿并把握创作的主旨与追求,在狭小的木板上刻划出广阔的空间。月饼模按外形轮廓,可以分为有柄、无柄、印章式和复合式等,制作出的月饼形制,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椭圆形、月牙形、葫芦形、寿桃形、莲花形、鱼形等。按花式月饼模又可分为单眼、双眼、三眼、多眼等类型,其中又有单面雕刻、双面雕刻和多面雕刻之分。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有一种带轴的复合式月饼模。此印模由两块木板组成,下面木板左右分别雕刻梅花、牡丹两种纹饰,上面木板镂空。上面木板以木轴的方式固定在下面木板上,依木轴所固定的位置,像合页一样,可以活动使用,与下面木板的两个纹饰相契合。用时将上面木板向左或向右转动与下面木板相合,让面团在里面成型,轻轻拿开上面镂空木板,很容易把印好的月饼取下来,灵活便捷。月饼模的背面有刀刻的“曾文應”和墨写的“胿记”刻款字样。“曾文應”应是月饼模子雕刻艺人的姓名,“胿记”则可能是使用此月饼模的商家店号。在过去,出于珍重自己的创作或商业目的,有些雕刻艺人会在模子上留下刻款。月饼模的使用者则常会在印模背面刻上或写上家族姓氏或店铺名,多半是为了防止丢失,因为民间百姓在使用月饼模时有相互借用的习俗。

月饼模可以说是对中秋节民俗演化的一种记录和存档。它的艺术形态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民间传统审美观念的一种物化,在一定意义上展现出了中国民间传统的艺术体系和造型体系。保护和传承月饼模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除了将流传下来的月饼模收入博物馆和其他保护机构妥善收藏,认真研究外,还应做好传统月饼模制作工艺的传承,使之得到活态保护。目前,全国多地仍有传统月饼模制作工艺传承人在默默坚守着这项民间雕刻艺术,很多已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传承和保护。如北京顺义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孙宝德,山西孝义闫氏月饼脱脱木雕技艺传承人闫建平,河北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传承人高殿华,江西安义糕点印模雕刻技艺传承人熊盛璞等。

猜你喜欢

印模玉兔木板
玉兔寻回行动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以苄索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对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
口腔种植固定义齿数字化印模精度的研究进展
木板上的世外桃源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木板
不会上浮的木板
水调歌头·玉兔巡宫
玉兔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