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与风险控制
——根据山东省青岛市162家小微企业的调研

2018-10-19逄文文张宇栋

安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微生产企业

逄文文 司 磊 张宇栋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2.青岛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2017年9月2日在杭州举行的“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高层论坛”上,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表示:“到2017年7月底,中国小微企业名录收录的小微企业已达7328.1万户,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为新常态下的结构转换提供了新的动能。”但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影响,小微企业往往安全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安全投入不足,而这些也导致小微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进而造成许许多多的安全生产事故。学者们研究统计,近几年小微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在所有事故当中均占到各类企业事故总量的70%~80%。

国内很多学者就小微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刘霞根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从事故直接原因分析导致中小型企业事故的管理缺陷因素[1]。李雯围绕3个主体研究高危行业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2]。吴耀锋分析临海某园区小微企业实际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安全托管的方向[3]。

纵观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已有研究,仍需要对实际生产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捕捉和深入分析,以求立足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确保小微企业安全、健康地发展。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岛市黄岛区某街道开展实地调研。图1为调研小微企业的规模情况。本次调研样本库为青岛市黄岛区某街道辖区的小微企业,随机取样200家企业,收回有效问卷162份,对现阶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同时笔者幸得实习机会能够深入一线生产工作并参与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结合文献研究与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的手段将小微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现状反映出来。

图1 调研企业规模基本情况

1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存问题及原因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如图2,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较广。工业生产占了将近50%,其他的如建筑建材、批发零售、食品加工等几个领域占了另外一半的比例。样本所在街道辖区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种类繁多,各行各业都有涉及,无论从自身技术水平还是政府安全监管层面,这一特点无疑增大了安全管理难度。

再者小微企自身发展水平有限,人员不足、安全意识不高、技术装备落后,是小微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隐患和风险。而通过实际的事故案例分析和调研所得,笔者将这些隐患和风险存在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图2 黄岛区调研样本涉及领域统计图

1.1 小微企业各类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1)部分小微企业责任人安全生产工作只落实在嘴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生产工作中。见下表,从学历分布看,绝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在高中/中专及以下,拥有较高学历的占少数。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在面对安全生产的问题时,安全意识不足而无法采取恰当的措施控制风险。同时问卷中“目前您认为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阻力”一题,“安全知识不足”所占比重最高,而安全知识的溃乏必会导致安全意识淡薄。

表 基本信息统计表

(2)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安全管理岗多为兼任,对于安全管理法律法规、风险预控技术、应急救援处置方法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无所事从,对待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生产技能相对较低。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才资源匮乏,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工资待遇不高社会保障有限,使得生产经营一线岗位普遍招工困难,人员流动频繁,严重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1.2 融资困难削弱安全生产基础的强度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是导致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而融资、经济成本等又是制约其加强安全基础的重要因素。全国工商联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以上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从资金来源看,小微企业尽管有旺盛的融资需求,但融资渠道十分狭窄,融资来源十分有限[4]。因而为节约成本,所需生产加工设备常常购买大型企业淘汰的旧机器,技术设备很少进行更新。甚至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不够科学与规范的生产方法和流程都会给企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1.3 安全生产监管资源力量被分散

一些小微企业分布在街道和村乡镇,规模小数目多且种类零散,这些地方的安全监管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使得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点多、面广、任务重的特点。近几年,随着各级政府不断落实相关政策法规,青岛市黄岛区当地政府逐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同时伴随着矛盾的产生。

政府派出的安全监管执法中队每天都到一线进行生产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尤其是现场存在的各种大小隐患,执法人员都一一为企业指出令其改正。此举大大改善了小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对于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不可否认的良好效用。然而如此琐碎又不够系统的隐患检查治理工作大量占用了原本用于监督执法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增加行政监管成本[5]。同时企业主对政府执法过程中提出的改进意见形成依赖,自身不去积极地查找隐患,而更多地依赖政府保姆式的监管,不利于企业对于隐患排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2 风险控制措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如果仅依靠市场自身调配,大多数小微企业必然向着短期收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小微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规范监督与管理;同时需要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技术装备及安全管理水平。

2.1 加强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设立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金,提高财政转移力度,增大企业员工接受强制性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的覆盖面。

举个例子来说,如图3,有接近50%的员工在进行生产时并不能做到总是主动佩戴劳保用品,即安全意识不足。因此需要提高社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带动和促进从业人员安全知识的吸收与运用。

图3 操作者劳保用品佩戴情况

进行安全培训时,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和方法。如图4统计显示,绝大部分企业相关负责人非常愿意参加创新型安全培训活动,并怀有很高的热情。目前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尝试VR技术进行虚拟体验式安全培训,在小微企业同样可以引入使用;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以从业人员自身实际情况和行业岗位要求为出发点,整理编写图文并貌、生动且实用性强的教材;实行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才可上岗工作,在考核过程中重点对从业人员安全实践技能进行考核。

图4 安全培训活动参与意愿统计

2.2 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小微企业规范发展

(1)政策环境方面,小微企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适当引导。奖惩并存,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对符合环保、安全等相关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各级政府应给予指导与扶持,从而带动企业自觉维护生产安全发展的积极性;适当加大信贷、税收扶持力度。以期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市场环境方面,在企业用地、项目投标、获取经营权等很更多的方面为小微创造平等竞争的机会。

(3)法律环境方面,目前,小微企业仍存在许多制度空白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为例,该法的全国人大法律释义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定义没有明确将工商个体户列入,这也导致了对工商个体户监管的法律适用问题。

2.3 科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依托小微企业具体的安全生产状况与规模,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可以被分类以及分层次地推进。如通过协调镇街安监办的力量,考核评比出安全生产工作表现优秀的村、社区,建立安全生产示范村或社区来带动社区内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进步[6]。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对小微企业责任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作动态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社会整体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2.4 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执法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安全监管体制的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对监管队伍进行岗前培训、岗中定期考核,以提高安全监管综合素质。

政府相关安全管理部门需深入考虑小微企业的现实情况,更多地到小微企业进行走访,并根据情况组织有目标的调查研究,发现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遇到的困难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2.5 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安全发展

大中小微企业协作配套是促进企业整体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选择。协作配套所形成的独具优势和特色产业链、产品链及其产业集群,将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近几年黄岛区很多事故是发生在协作配套的中小微企业。像黄岛区域的海尔、北船重工等一大批重点大型企业,通过不断分离配套环节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带动和促进了中小微企业发展,但也存在将高危险作业转移的问题。所以说推动大型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层面对全区其它企业起到示范作用,特别是对为其配套协作的中小微企业的安全监管尤为重要。

龙头企业应贯彻落实“五落实、五到位”的规定,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与制度体系进行完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将安全管理向下游延伸。龙头企业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可以带动相关配套中小微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进步,同时加强审核把关,多方协同以提高配套中小微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小微企业现阶段安全生产活动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指导,将发现的问题以统计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包括:小微企业各类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监管资源力量被分散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如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加强政策引导企业发展、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龙头企业带动小微企业安全发展等,以期为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改善及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小微生产企业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企业
小微课大应用
企业
企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小微企业借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