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退30年更先进
2018-10-19孙维妙
爱你 2018年29期
◎ 孙维妙
最近我听到一个词叫“零垃圾生活方式”,信徒们的目标是在生活中不产生任何垃圾。纽约人劳伦是这种生活方式的身体力行者,在过去的七年里,她所有的垃圾不是能降解的就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那些既不能回归土壤又不能回收的残余垃圾,一个玻璃罐就可以塞下,比如贴在苹果上的标签,还有餐馆给她的塑料吸管。
怎样做才能不制造任何垃圾?简单地说,要遵从“3R”原则——Reuse(重复利用)、Reduce(减少消耗)、Recycle(回收利用)。比如说衣服,劳伦就采用重复利用的原则,她只买二手货,穿过几年之后再捐献出去。减少消耗主要是指减少使用那些不能回收而必将进入垃圾场的东西,比如说饭盒、水壶可以用不锈钢的,牙刷可以用竹子做的,洗发水可以用肥皂等代替。
不过,也有很多东西找起替代品就没这么简单,比如牙膏的包装全部用塑料,没法选择。劳伦的解决方法是一夜回到前工业时代,自己手工制作生活中需要的化工产品。椰子油和苏打粉搅在一起就是她的牙膏。又比如她自己制作洗涤剂:一半水加一半白醋可以擦厨房、擦厕所,所擦之地十分干净。
我很钦佩这样的零垃圾实践者,但还是自私地希望我的护肤品里可以添加神秘的永葆青春的成分。
既然做不了零垃圾实践者,做个“少垃圾者”也还是个可以企及的目标。我的书包里多了几个布口袋,用来买菜,也多了一双筷子和一个饭盒。我还去散装超市购物,那里的商品没有独立包装,而是放在大的容器里。
其实有些生活方式如果倒退30年可能反而更先进,比如打酱油,比如自己带饭盒,也许我们天然地就是零垃圾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