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救灾

2018-10-18

南方周末 2018-10-18
关键词:印尼政府灾民救灾

根据印尼政府所颁布的灾区管理条例,外国救援人员被要求离开。2018年10月12日,印尼抗灾署要求灾区内的外国志愿者离开,理由是“不需要外国志愿者”。

“请继续你们的善举,你们的行为对那些有需要的人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次感谢来自中国的援助。”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林凯风

发自印度尼西亚帕卢市

“不要忘记帕卢!欢迎再来!”临别时,穆伊斯手握一张全家福照片对笔者说。2018年9月28日发生的强震与大海啸中,穆伊斯永远地失去了他的妻子与孙女。

帕卢是中苏拉威西省首府,这里所遭遇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最大。这场灾难已导致两千多人丧命,受伤者超过1万人,发生土壤液化的巴拉洛阿与佩托波等村落可能还埋着五千多人。

海啸退去,仍有数万名灾民滞留在帕卢各地疏散中心。帕卢市当地官员也很悲观地表示,可能还需要两年才能给他们找到栖身之所。

“政治反应快, 现场救援慢”?

走进帕卢市城市广场,这里临时搭建起一大片灾民安置帐篷。日落时分,临时厨房开始给灾民做饭菜,一大锅米饭,还有一些咸鱼夹杂着少量的蔬菜。

幸存者排着队,低着头,接受一大勺“灾民餐”。只有厨房旁边临时组建的幼儿园颇有生机,小朋友在志愿者和老师的带领下正在看图识字,偶尔传来一阵欢笑声。

帕卢河入海口是重灾区,大海啸沿着河床逆流而上,也冲击了沿岸的建筑物。灾难前,这里是一条美丽的海景商业街,昔日的酒吧、咖啡店、餐厅已难寻踪迹,只有一片废墟,散落着鞋子、相册、家具等物品。

灾难发生已有半个多月,依然散发着浓烈的腐尸味。其中,不乏三三两两的市民,他们正在这片废墟上寻找一些还可以使用的物品。

“政治反应快,现场救援慢”,印尼媒体也开始反思和质疑:海啸预警发布34分钟后,为何又莫名其妙地被取消?早在2012年,帕卢市政府就收到相关地质机构的“土壤液化风险”警告,为何没有引起重视?

当前,缓慢的救援速度更是备受质疑。电力、通讯与交通全部中断,灾民因缺乏食物和干净水,他们开始哄抢超市、商场和加油站,整座城市几乎瘫痪。直到灾后数天,才有大量警察与军人出现在街头。

在装甲车与持枪军人的保护下,大型超市“家乐福”开始营业,重要生活用品仍有购买数量的限制,商品价格稳定。不过,尽管当地政府强烈要求所有餐馆、超市等商家都必须开业,但截至发稿时,帕卢城区大多数商家依然闭门停业。

“我们根本采购不到蔬菜、大米、鱼肉……”一家餐馆经营者摊开双手无奈地说,“没有这些食材,又怎能开门营业?”

印尼政府在政治层面的反应很快速。2018年9月30日与10月3日,佐科总统两次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并承诺政府与军队要迅速行动,并誓言“要找到每一个失踪者”。

他在灾区废墟上视察的照片,也迅速出现在印尼各大媒体上,一向亲民的佐科总统再次强化“决策果敢”“有魄力”的政治形象。

早在10月2日的部分内阁会议上,佐科总统就下达命令:要求将人员搜救与撤离、医疗救助、灾民安置,以及电力、通讯与交通恢复作为救灾重点。

随即,印尼国民军总司令哈迪上将(Hadi Tjahjanto)、国家警察总长迪托(Tito Karnavian)相继宣布,向灾区增派三个营的军队与1400名警力,参与救灾和维护社会秩序。另外,军方还派遣了八百多名医务工作者。

印尼民间志愿者弥补了政府救援的不足。在地震与海啸发生后当天夜里,来自邻市的志愿者阿克巴尔就赶到帕卢,评估灾情,并且帮忙分发救灾物资。另一名志愿者萨伊普拉说,他主要负责对灾民进行心理安抚,收集失踪者信息,以帮助灾民寻找失散的家人。

灾难次日,印尼红十字会也迅速派出近600名志愿者,开设野外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带来救灾物资,帮助幸存者走出心理阴影。

但救援依旧捉襟见肘,灾后重建更是遥遥无期。新一轮雨季即将来临,当地政府与民间组织正在加紧搭建临时帐篷,卫生防疫工作开始展开。

“老实说,我们现在没有能力组织和集中救援工作。临时避难所散布各地,志愿者也是如此……我们最初主要是医治伤者,现在因为缺乏干净食用水和栖身之所,我们最大的担忧是灾民腹泻、感冒或感染皮肤病。”中苏拉威西省卫生部门医疗服务主管珠姆利亚尼对媒体说。

2018年10月11日,来自政府的救援行动已经停止,仍有一些心有不甘的幸存者自发组织救援,挖掘遇难者遗体。一名现场救援人员解释,废墟下面已没有生命迹象,遇难者遗体开始腐烂,“病毒可能会传染给救援人员”。

当地已经出现登革热与疟疾等疫情。一名医护人员告诉笔者,药品和口罩等物资奇缺,最可能的应对之策是“多喝水”。

瓶装饮用水依旧贵如燃油。不少灾民只能饮用河水或者相对干净的雨水。来自路透社的消息说,灾情发生后,至少有三十多个国家主动伸出援手。当时,印尼政府只接受他国提供的饮用水净化设备,对于医疗救援等婉言谢绝。

“外国救援队不得 进入灾区工作”

在灾区,数以万计的灾民正等待着救援。

艾哈迈德·布罕(Ahmed Bham)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他是南非民间慈善组织“捐赠者的礼物”(Gift of the Givers)的负责人。灾难发生后,艾哈迈德带领27名专业人员,携带两吨救援医疗物资,经过24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抵达雅加达。

抵达印尼首都雅加达后,艾哈迈德却被告知,“外国救援队不得进入灾区开展工作”。

“来了很多国家的救援队,但大家遭遇的情况大体相同。”经过多方协调,艾哈迈德的救援队被允许部分参与救灾,仅限于给灾民问诊送药、分发救援物资、搭建临时帐篷,以及给学校修复水箱和房顶。

“但我们更擅长的是人员搜救,灾民也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的队员还可以做更多。”南非救援队医疗组负责人卡西姆·巴拉特博士(Dr.Qasim Bhorat)说。

同样感到费解的还有各国新闻记者。法新社记者玛瑞克(Maryke)是获准进入灾区的外国记者之一,“我们万里迢迢跑过来,却被告知‘谢谢,不需要。”

灾难发生后,美国提出派遣军事人员和医疗船也被拒绝。印尼副总统尤索卡拉解释,该国在灾后救援阶段有足够的军事与后勤人员,等到灾区重建时可能会优先考虑国外的援助。

根据印尼政府所颁布的灾区管理条例,外国救援人员被要求离开。2018年10月12日,印尼抗灾署要求灾区内的外国志愿者离开,理由是“不需要外国志愿者”。

处于“太平洋火环地带”(Pacific Ring of Fire)中心地带,印尼频频受到地震、海啸和洪水等灾害的威胁。一名政界人士称,这也练就了印尼政府丰富的救灾经验与灾难管理能力。

他还进一步解释,之所以让灾区的外国志愿者离开,是考虑到其人身安全,避免感染传染病,尤其处理腐烂尸体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还得尊重当地的宗教与风俗习惯。

“(接受外国救援)这带有政治敏感性,尤其是选举即将来临,另一个问题涉及主权。”路透社还援引风险咨询公司Concord Consulting高级分析师劳佛德的话说。

此举更多出于政治考量。新加坡《联合早报》分析,印尼政府之所以不愿开放门户接受外国支援,一是为了要显示自己有能力应付灾难,二是为了避免被反对党拿来大做文章。印尼尤其抗拒外国军事人员入境救灾,因为他们的到来会被视为侵犯印尼主权。

不过,对于国库并不充盈且面临严峻经济前景的印尼而言,最棘手的还是灾后重建,这需要大量资金。今年7月和8月,龙目岛两次地震已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栋房屋损毁,印尼政府已承诺为灾民免费重建住所。

此次,中苏拉威西省强震与海啸造成的损失更为巨大。据初步估计,仅基础设施与房屋损毁一项就高达5.31亿美元,这并未包含人员伤亡、土地破坏以及城市经济运行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

印尼更愿意自力更生。2018年10月4日,该国财政部透露,政府有意采取新战略来资助灾区重建,包括发行灾难债券,为国家资产投保预防重大灾难;设立灾难风险融资工具,为因天灾而预算耗尽的地方政府提供额外经费。

要凑齐这一笔巨额的重建资金,有分析人士指出印尼政府仍离不开国际社会援助。2018年10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联合年会召开,来自全球189个国家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以及众多工商界巨头齐聚印尼巴厘岛。

“世界钱袋子”的掌控者来了,这对印尼是一次机会。在走访灾区后,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宣布,该机构将提供500万美元的技术援助拨款,以及10亿美元的贷款,以便提升印尼的抗灾“适应能力”。

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年会上还设置了捐款台,为灾区重建募集重建资金。

印尼对待国际救援也存在微妙变化。该国政治法律安全统筹部长维兰托说,“我国愿意接受外国支援,因为我国也常对受天灾国家进行援助,互相援助受难国家值得表扬推崇,为此我国政府也乐意接受国际人道主义的援助。”

稍早前,尽管印尼副总统卡拉高调拒绝了美国提出的人道主义援助。但在笔者离开帕卢时发现,一架美军C130“大力神”运输机已降落在帕卢机场,几名美国大兵正忙着指挥卸载物资。

“感谢来自 中国的援助”

这被称为接受“选择性援助”。按照印尼政府新闻发言人10月2日的说法,“(接受国际援助)必须有选择性,只接受实际需要的援助,并且选择能力强的国家来帮助我们。”

当前,印尼政府的救灾工作重点仍然是安置灾民,包括分发人道主义物资。印尼抗灾署公布数据说,大约有8万人需要安置,二十多万人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国际救援仍在继续。两天前,已经回到南非的志愿者艾哈迈德给笔者发来电子邮件说,他们正在考虑在未来几个月里给印尼800个家庭建设永久性住宅区,这一项目将在他们监督下由当地合作伙伴完成。

“请继续你们的善举,你们的行为对那些有需要的人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再次感谢来自中国的援助。”近日,印尼中苏拉威西省抗灾指挥部给中国志愿者发来感谢信。

2018年10月16日凌晨,印尼抗灾署发言人苏托波也在推特上公布,在希吉县搭建了153处中国政府援助的帐篷,作为灾民临时安置所。

推文中,苏托波还配发了4张照片——在蓝色帐篷顶上印有“民政救灾”,4个白色汉字清晰可见。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政府首批援助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包括1200顶帐篷、3000台个人净水器、20台集体净水器、1000台用于防疫工作的动力喷雾机,以及200台汽油发电机组、10台柴油发电机组等。首批物资已经于10月9日抵达印尼。

这些都是当前灾区急需的物资。帕卢市一处政府办公楼前的空地,设置有抗灾机构的物资发放与物流中心,食物、饮用水、手套、口罩以及发电机等救灾用品成堆摆放着。街道上,不时有救护车、救援车急驶而过,来自中国的志愿者努力工作着。

地震发生当天,中兴通讯的救援团队迅速赶到震区,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抢修,上百个站点已经恢复通信,该公司还向灾区派出多批救援人员,继续支持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

都海郎是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的成员,也是一名活跃的专业国际救援者。今年8月,他刚刚参加印尼龙目岛地震救援。这一次,都海郎又携带医疗设备来到印尼。

2018年10月16日,望着由都海郎送来的B超仪、心电图监测仪等医疗设备,当地希吉县医院院长感动得连说“感谢”。灾难中,这所医院的设备悉数损坏,前来救治的灾民得不到有效的检查和治疗。

都海郎还帮忙接收并发放来自华人社团的捐助物资。他说,印尼泗水商会筹集有一批价值约5万人民币的援助物资。

进入灾区已经一个多星期,都海郎每天都很忙碌。这次,他是应希吉县政府邀请前来救灾,但雅加达方面对外国志愿者限制颇多。近日,都海郎收到一封感谢信。

中苏拉威西省抗灾指挥部发来的感谢信中,还有一连串名单: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深圳公益救援队、万科公益基金会、壹基金、应急帮产业联盟、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

帕卢市市长、希吉县县长也专门接见了远道而来的中国志愿者。

猜你喜欢

印尼政府灾民救灾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Freeport或将与印尼政府摊牌全球铜供应面临威胁
印尼发生7.9级地震
可口可乐的面试题
春雨威胁海地灾民安全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