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助力小学生劳动与技术高效学习
2018-10-18张丽丽
张丽丽
【摘 要】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行,标志着我国从仅培养知识人才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发展。对小学生的教育,我国政府一直以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而在小学的课堂上,劳動技术课的学习对于发展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帮助。这篇文章就是要探讨小学劳动技术课堂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劳动技术课;小学生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到现阶段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人才。所以,在我国这样的人才需求的背景下,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所谓的素质教育,指的是学校不仅要对学生在知识方面进行培养,还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就是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劳动与技术的学习逐渐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上被重视起来,以前小学里的劳动技能课都是一些形式,甚至于这门课程只是写在课程表上。但现在却呈现出另类的景象,究竟劳动与技术的高效学习对于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二、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自主意识
在小学课堂上的劳动技术课上有时会给学生一个任务,如制作一个手工艺品,制作一些模型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课堂时间或者是课余时间完成这项操作。在学生动手制作自己的作品时,通过兴趣的指引,他们会不断克服制作作品时遇到的困难,通过克服这些困难,在动手能力上得到锻炼。当他们将碰到的困难克服时,就表明他们在动手能力上又上了一个台阶。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老师一定要注意,对于给学生布置的任务一定是其感兴趣的,如若不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这就需要劳动技术老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对学生多加注意,留心他们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对于学生们的任务难度一定要适度,不然难度太大的任务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劳动技术课的前提还是劳动。所以在整个学期的劳动技术课的学习中,必要的劳动实践是一定要有的。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慢慢从不断地寻求帮助变得越来越自立。因为劳动的过程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形成自主的意识,他们会慢慢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的含义。从小养成自主自立的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一件极其有益的事情。
三、在劳动技术课中,逐渐形成审美标准
美是人在主观情愫的牵引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内部感受。“审美情趣”也是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行发展。在劳动技术课上,一些必要的手工艺制作是一定要有的。当学生在进行手工艺品制作时,学生会对自己制作出来的作品进行一个评判。比如这个作品整体的造型如何,细节上有什么地方不太好看,这个作品是美是丑。紧接着,学生会拿自己的作品去与别人的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觉得最好看的作品。如果学生在这件手工艺上产生了兴趣,就会不断地去研究这件手工品,逐渐对类似的手工艺品产生兴趣。逐渐学会去欣赏一件作品。从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审美标准。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去判断一个事物的美丑,可以说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在学生自己去发现美的同时,老师一定也要注意要引导学生往正确的审美观上靠拢。不要让学生偏离主流的审美。另外,劳动技术老师一定要利用“以美引美”的方式,通过学生认为美的事物,去给学生拓展更宽广的视野,让学生逐渐去发现这个世界上美的存在。
四、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动手解决
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六大核心素养中实践创新的组成部分,要求劳动技术教师不仅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教授,还应当重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中国课堂上,所有的问题都摆在试卷上,所有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本上。学生要做的就是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往往只有一种,而且都是固定的模式。与其说这样的课堂培养的是能力,倒不如说教会的是一种技巧。
而在劳动技术课上则不同,在课堂上,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上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只要学生潜心思考,可以得出多种解法。例如,两个学生制作的纸飞机为什么飞的不一样远,飞的近的飞机与飞的远的差别在哪?随着思考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知识被学生挖掘出来。这样学习出来的知识与传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相比,不仅掌握得会更加牢固,而且还能更加灵活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小结
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像是一张白纸,学校在上面写下什么,以后这一笔就会深深的留下。所以,小学生劳动技术的高效学习有助于发展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潘丽丽.发展核心素养,助力小学生劳动与技术高效学习[J].好家长,2017(25)
[2]王丽群.聚焦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成长——探究小学品德学科落实核心素养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上),2017(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