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兰”之名

2018-10-18苏生文赵爽

看历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兰草兰花君子

苏生文 赵爽

國人自古就有“兰花情结”,从孔子的《猗兰操》、属原的《离骚》《九歌》开始,文人雅士就与兰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兰为题的诗、文、曲、画,不可胜数。自古至今,“兰”作为君子淡雅高洁之德的象征物,其文化内涵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有趣的是,扶兰草到兰花,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兰”都代表着君子之德。

“当为王者香”:从孔子到唐太宗

古人和兰花的故事,较早的一个是孔子作《猗兰操》。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68岁的孔子结束了周游列国,返回鲁国。据东汉蔡邕的《琴操》记载,返鲁途中,孔子看到隐谷中的兰生长得非常茂盛,却与其他杂草混生在一处,联想到自己14年周游列国,却始终未得重用,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喟然叹道:“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于是鼓琴作《猗兰操》一首,日:“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根据蔡邕的记载,《猗兰操》表达了孔子以兰喻己,感叹怀才不遇、老之将至的心境。不过,后人多认为孔子的境界应不止于此。比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就曾经仿照孔子的语气将《猗兰操》补足,表达君子在逆境中也要坚守的情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韩愈在补文中不但赞美了兰的“扬扬其香”,还描述了兰的态度:“不采而佩,于兰何伤。”意思是别人不去采摘和佩戴香兰,对兰有什么伤害呢?这其实是古诗文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比喻,是说君子有着美好的德行却不为当政者所用,这对于君子能有什么伤害呢?之后,韩愈还引入了另外一个意象“荠麦”来与兰“作伴”:荠麦在霜雪中仍然茂盛生长,那是因为荠麦本来就拥有这样的品格和操守,君子即使受到了伤害,其操守却是不会改变的。韩愈的理解,似乎更接近孔子的境界,因为孔子在其他场合多次说过,“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就如“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一样。由于孔子的倡导,后人多以兰比德于君子,不论身处顺境逆境,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品德。

赵孟坚《墨兰图》

春秋战国时期,另一个与兰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物,是屈原。屈原生活于战国时楚怀王、楚顷襄王时代,因才具优长,年轻时曾得到怀王信任,被委以大任。后被小人谗害排挤,两次遭到流放。郁郁不得志的他,满怀忧愤,行吟泽畔,以兰为侣,以蕙为伴,寄草木以明志,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有人统计,在屈原的作品中,《离骚》一篇“言兰者十”,《九歌》中“兰”字出现了十一次,《九章》两次,《招魂》六次。同孔子一样,屈原也把“兰”作为理想人格的象征。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用秋兰等香草香花来修饰自己(意为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修为,使自己拥有许多内在美质,同时又兼具优秀才能。可以说,“兰情结”已经渗透到屈原的心灵深处。

孔子和屈原的推崇,初步奠定了兰在中国文化上的崇高地位。但那时人们赞美的兰,可能还是以野生兰为主。如果说有人工种植的话,大概也如屈原所为,“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其中的“畹”,有人说是十二亩,有人说是三十亩,也就是说,“九畹”少说也在百亩以上,即使真的是培植,方式也是很粗放的。

魏晋以后,兰开始种植于庭院。西晋文学家傅玄写有《秋兰篇》:“秋兰荫玉池,池水且芳香。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双鱼自涌濯,两鸟时回翔。君其历九秋,与妾同衣裳。”这一首乐府风格的爱情诗中,“秋兰”生长在“玉池”(可以理解为白石砌成的池塘)边上,与池水相互掩映,又与同在秋天开花的芙蓉相伴,池上一对鸳鸯来回飞翔,水中双鱼游动泛起粼粼波光,这显然是人工园林的景致,而非山野自然风物。到了东晋时期,隐士陶渊明的庭院之中也种上了兰,他的组诗《饮酒》第十七写道:“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长在“前庭”的幽兰,当不是野生的,而是陶渊明刻意栽培用来点缀庭园的。

到了唐代,植兰、赏兰之风更为盛行。其时,皇家苑囿、私家庭院、乡村园圃,处处可见兰的倩影,唐诗中众多的咏兰之作即是明证之一。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这一首《芳兰》,写了兰的“浅色”“浮光”,日光下参差错落的花影,清风里或浓或淡的芳香,颇为全面和细致,最后又沿袭了孔子以来以兰喻德的传统,希望折兰赠予君子,“佩里作芬芳”,格调颇高。“紫苑”“淑景”等华丽之辞,则透露出“皇家气象”——这首诗的作者正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开创者,诗品亦不凡。唐代其它的咏兰诗,或赞叹兰的绚丽多姿、品性高雅,如上官仪的《假作幽兰诗》:“日月虽不照,馨香要自丰。”或以兰自喻,感怀身世,如李白的《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更有前面提到韩愈补孔子的《猗兰操》。可见,到了唐代,兰已经成为诗人们经常运用的意象之一。

菊科植物泽兰

兰科植物建兰

郑所南《墨兰图》

“清风摇翠环”:从“兰草”到“兰花”

从孔子到唐太宗,兰作为体现中国人精神的植物载体之一,不断地被丰满、强化。不过,直到唐太宗时,人们所说的“兰”,却很可能还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兰科兰属植物兰花,而是另外一种植物——菊科泽兰属兰草。

关于“兰草”与“兰花”的区别,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来辨明,说:“近世所谓兰花,非古兰草也。兰有数种,兰草、泽兰生水旁,山兰即兰草之生山中者。兰花亦生山中,与山兰迥别。兰花生近处(指李时珍家乡蕲州一带)者,叶如麦门冬而春花(即春兰);生福建者,叶如菅茅而秋花(即建兰)。”李时珍所说的“古兰草”,就是从孔子、屈原到陶渊明、唐太宗一直在吟咏的“兰”。这一类菊科泽兰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地域广泛,长于野外,也可人工培植。古兰草的香气芬芳清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祛除恶气,令人神清气爽,所以古人想了各种方法把它们的芬芳“留存”在身边,可纫(串起来做花环)、可佩(佩戴身上)、可藉(装起来做枕头)、可膏(熬制成膏脂)、可浴(煮在热水里用来沐浴)、可焚(焚烧它用来熏香)……屈原《离骚》中那些充满象征意味的人与兰草的“互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兰草应用大全”。这些非常实际的“用途”,也证明彼时的兰与唐以后用于观赏的兰花是完全不同的。

有研究者认为,大约从唐朝末年开始,国人的审美趣向发生了改变,逐渐从喜欢“兰草”变成了喜欢“兰花”。根据是唐朝末年的两例诗文:唐彦谦的《咏兰》和杨夔的《植兰说》。

唐彦谦《咏兰》诗大约作于公元860—880年间,其中有一句:“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苍玉”,指的应该是淡绿色的或者白色偏绿的花朵,花瓣上滴了清凉的露水之后,有类似于苍绿色的玉的质感,这应该就是描写的兰科兰属植物兰花。兰花的花朵虽因品种不同而大小不一、还有多头和单头之分,但是每一朵花都是清雅而丰盈的,用“苍玉”来形容很是恰当。而菊科泽兰属兰草的花,一般都极小,每一朵小花比米粒大不了多少,很多朵小花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伞形的“花團”,有似于繁星点点,但和“苍玉”相差甚远。回过头来再看“翠环”,这其实是兰画中的一个专业名词。画兰花有最基础的三笔:第一笔起手向右画一条半圆形长状叶子,即“翠环”,然后再向同一个方向画一笔半圆形长状叶子与第一笔相交,其空白处构成“凤眼”形状,最后再从“凤眼”的左眼角处向上画一笔短而直的叶子与前两笔相交,俗称“破凤眼”,三笔形成一幅兰花的骨架。唐彦谦《咏兰》诗中的“翠环”,显然指的就是这种长条状能够弯成半环状的叶子(专业上叫“线形叶”),也就是兰科兰属兰花的叶子,而菊科兰草,叶子是卵圆形或者披针形(叶形前尖后宽,一般叶长是叶宽的四到五倍),没有“线形叶”那么长,弯不成“翠环”。

杨夔的《植兰说》,大约写于公元880—890年问,文中提到了自己种兰的一段经验:因为种的兰和香荃(一种香草)长得不好,所以就学着老园丁的法子给它施了很多肥料,没想到兰、荃和其它“杂莽”(杂草)不一样,肥上得重了,小苗很快枯萎,地下的根也紧接着烂掉。作者于是感慨说:“噫!贞哉兰荃欤?迟发舒守其元和,虽瘠而茂也。假杂壤乱其天真,虽沃而毙也。”虽然文中的“兰”、“荃”是用来比喻坚守高洁的君子,“杂莽”则是比喻贪图享乐的小人,但是作者这一条种兰经验,倒是和今人所知的兰花栽培常识完全相符:兰科兰属的兰花,是不喜欢大肥大水的。

从唐彦谦的《咏兰》、杨夔的《植兰说》这两篇诗文来看,从唐末开始,人们逐渐将对“兰草”的爱好转移到了“兰花”身上,种植和欣赏“兰花”的人越来越多。不过,这种审美趣向的转变,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大约到了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才逐渐完成。

专家认为,唐末的北方战乱不断,而江南地区则安然无恙,中原士人大批南迁,为早已在“江南文化圈”中享有盛誉的“兰花”,提供了一个“文化晋级”的好机会。

江南古为吴越之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种植兰花的记录,较早的一位“植兰”者,是著名的越王勾践(约前520-前465)。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众所周知:为了灭吴雪恨,勾践一面悄悄恢复国力,一面向吴王夫差献上美女西施,又经常进贡珍禽异兽、名贵花草,这其中就包括各种稀有的“兰”,以麻痹夫差、消磨其斗志。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勾践终于灭掉了吴国,成为诸侯霸主,不夸张地说,他所培植的异种兰花,也有“灭吴之功”。

据说,绍兴城外的渚山,就是勾践专门为夫差“养兰”的地方,所以也叫兰渚山,兰渚山下的驿亭则名为兰亭。勾践灭吴后八百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召集当时名士42人聚会于兰亭,即著名的“兰亭雅集”,后世名士纷纷效仿。大约从那个时期开始,江南文人就已经认定此“兰”即传承孔子、屈原等高洁精神之“兰”。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北方的战乱再次导致士人大批南迁,也促成了“兰草”与“兰花”的对接与相融。“五代,则兰花已名正言顺登上大雅之堂,以‘香祖之尊为江南人所重。……常为江南人津津乐道的‘越王勾践种兰渚山、王羲之等人于‘兰亭的雅集,以及南北朝士人对‘兰的褒赞,早就埋下了古今兰‘对接相融的‘种子。于是,当中国经济、文化重心东移于江南时,吴越之地盛产的兰花(主要是春兰),还能不因其古老‘种子而大放光华,独领风骚么。”(吴厚炎《清香幽处共“兰”名一一古代佩兰与今日兰花“对接”探秘》)

“尚如逸士气昂藏”:宋代以降的兰文化

到了宋代,由于更注重生活细节和文化品位,宋人对于包括对兰在内的花卉的欣赏,也变得细致、风雅,正如扬之水所总结的:“唐代是万人空巷去看花,宋人大概更多的时候一面县买了花来插瓶,另一方面是自己栽花莳草。”宋诗中有关买花插花、移花栽花、赠花索花的句子数不胜数。如赵以夫《咏兰》:“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刘克庄《兰》:“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这些诗中的兰,都是养在花器之中、供于案头的,彰显的是文人雅趣。

宋代史籍所载、画家所画的“兰”基本上都是兰花而不是兰草了。1233年,赵时庚写成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研究兰花的专著《金漳兰谱》。该书由“叙兰容质”、“品第高下”、“天地爱养”、“坚性封植”、“灌溉得宜”五个部分组成,对紫兰(墨兰)和白兰(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介绍,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此外,宋代还有《王氏兰谱》《兰谱奥法》《种艺必用》《全芳备祖》等艺兰专著。

宋代画家赵孟坚(赵孟頫之兄)所画的《春兰图》,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不过比他年代稍晚的南宋遗民郑所南(思肖)画兰,则别有深意。入元之后,郑所南特意改名“思肖”,因为“肖”字为“赵宋”之“赵”繁体字的一部分。为表达古国之思,之后郑思肖所画兰花,均无根无土,并题诗云:“钟得至清气,精神欲照人。抱香怀古意,恋国忆前身。空色微开晓,晴光淡弄春。凄凉如怨望,今日有遗民。”《三希堂画谱大观·兰谱浅说》评价:“(郑所南)独以画兰不见根,寓国土沦亡之感,而墨兰之法,一时称盛。”对后世影响极大。

明清两代,艺兰、写兰、画兰之风更盛。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走进了千家万户,更多地付諸文人画家的笔端,并出现在瓷器、家具、服饰和建筑物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和用途都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明清两代的艺兰专著或较多地述及兰花的书籍有:明代张应民的《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清代许羹梅的《兰蕙同心录》、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溶的《植物名实图考》、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等,可以说非常丰富,是今日爱兰人士的必读书目。

明清两代的画兰名家,数不胜数,如明代的文璧(徵明)、项元汴(子京)、周天球(公瑕)、徐渭(文长),清代的郑燮(板桥)、华喦(秋岳)、石涛(朱若极)、李方膺(虬仲)、罗聘(逐夫)、汪士慎(近人)……其中以“一世画兰,半世画竹”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最为著名。他的画作多将竹、兰、石结合,以显示自己“有节有香有骨”的狂狷之气。

民国以后,兰艺继续发展。1923年,浙江杭县人吴恩元以清代的《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出版了《兰蕙小史》,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兰的历史,并记载了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该书配有照片和插图,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还有1930年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近代著名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干、潘天寿等都以擅长画兰而著称,并各具风韵。

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也不乏兰花的爱好者。因“西安事变”而被长期幽禁的张学良将军养兰以自娱,并深深爱上了兰花。张将军有首平易真切的《咏兰诗》传世。诗曰:“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从唐末、五代开始,中国人文化意象中的“兰”,由上古时期的“兰草”转变为“兰花”,时至今日,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国兰花,也就是“国兰”,已拥有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一说为七大类),共上千种园艺品种。虽然与“国兰”同科不同属的各种“洋兰”,如万代兰、文心兰、蝴蝶兰,以及石蒜科的君子兰、文殊兰等,花朵硕大、色彩绚丽,也更为常见,不过,能够偶遇一株国兰,享受它所带给你的古朴、清雅与宁静,当是红尘中一段难得的福气。

猜你喜欢

兰草兰花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李铁环作品
君子无所争
兰花
兰花鉴赏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卖鸡蛋和兰草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