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朝的都江堰大修工程

2018-10-18王果

看历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李冰都江堰大修

王果

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和枢纽不是铁打的,历朝历代都曾对它进行修缮。元朝一位蒙古族官员吉当普就主持过一次成功的岁修工程,荠因此被殉入都江堰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与李冰父子一道被后人纪念。

从元朝建国开始,各地方的一级行政区行政机构即被称为“行中书省”,比如说四川,当年省一级行政机关即是“四川行中书省”,后来为了简便,简称为“四川行省”,进一步简称即成为“四川省”。所以在元朝,若有人说四川省政府,那是没有问题的。

元朝的后至元元年(1335年)八九月间,四川省政府决定召开一次座谈会,会议通知发往各地,“乃具文书,会行省及蒙古军七翼之长、郡县守宰,下及乡里之老”,参会人员除了省政府官员以外,还有地方驻军的军官、各州县长官,以及各乡年长有名望的乡绅。大家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省政府所在地成都,会议议题只有一个:整修都江堰水利枢纽,永绝水患,造福一方百姓。

座谈的结果是“各陈利害,咸以为便”,大修都江堰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各方人士的一致赞许和支持。

吉当普建议定策

率先提出下决心大修都江堰建议的,是一位名叫吉当普的蒙古族官员,当年在成都任“四川肃政廉访司事”一职,是一位监察官员。1334年,吉当普到灌州视察。灌州即是后来的成都灌县,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都江堰市,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

两千多年前,秦国灭古蜀国,李冰到四川任太守,在他的主持下,当地民众“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在岷江上建起了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枢纽。到了元朝,都江堰“历千数百年,所过冲薄荡啮,又大为民患”。都江堰水利枢纽不是铁打的,并不能一劳永逸,如果没有历代官民的修葺维护,都江堰抵御不了岁月的摧残。

元朝的四川行省当局,按照上千年来历代政权的旧例,也组织每年对江堰的岁修工程,“岁治堤防,凡一百三十有三所,役兵民多者万余人,少者千人,其下犹数百人”,“役凡七十日,不及七十日,虽事治,不得休息”,就算提前完工,应役者也不得休息。“不役者,日出三缗为庸钱”,富裕人家可以出钱代役。“由是富者屈于赀,贫者屈于力,上下交病,会其费,岁不下七万缗。大抵出于民者,十九藏于吏,而利之所及,不足以偿其费矣”,由于组织工作不力,管理混乱,富裕人家白花钱,穷苦人家白出力,都江堰岁修工程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而征集于民间的岁修经费,绝大部分都落进了官吏们的腰包。

吉当普看到了这些弊端。他决心改变现状,彻底整修江堰。他巡行江堰上下游,“得要害之处三十有二”,于是,他找到灌州判官张弘,和他商议道:两岸堤防“若甃之以石,则岁役可罢,民力可苏矣”,堤岸的修筑,若按“甃之以石”的方法处理,可保坚牢,不致年年冲毁,年年重建。张弘赞成吉当普的主张,认为:“公虑及此,生民之福,国家之幸,万世之利也。”张弘拿出私人的钱财,找到一段要害江堰,按照吉当普提出的方法做一试验,结果“堰成,水暴涨而堰不动”,试验获得了成功。

李冰庙占卜得吉

小范围试验成功,工程又得到了四方官民的支持,于是工程定案。1335年旧历十一月一日,开工仪式在灌口李冰庙前隆重举行,现场还举行了祈祷占卜仪式,“复祷于冰祠,卜之吉”,在李冰像前进行的占卜,得到了吉兆,表示此次大兴土木,不光民众支持,甚至还得到了李冰在天之灵的同意,并非妄举盲动。

都江堰

按照吉当普提出的方案,施工的江段“诸堰皆甃以石”。“甃石”的施工方法大致如下:

首先“范铁以关其中”,先用铁条将砌堤的卵石固定住,然后用桐油石灰“以苴罅漏”,填补卵石之间的空隙。桐油石灰的做法是:“取桐实之油,和石灰,杂麻丝,而捣之使熟”,这种以桐油、石灰、麻丝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历史悠久,相当于古代的水泥,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民间还有人使用。一些容易崩毁的江段,再“密筑江石以护之”,而且“上植杨柳,旁種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施工过程风调雨顺,诸事如意,五个月后,工程进入收尾阶段,于是“以铁万六千斤,铸为大龟,贯以铁柱,而镇其源,然后即工”,工程顺利完工。至此,古老的都江堰焕然一新,沿岸人民深获其利,“常岁获水之利仅数月,堰辄坏,至是,虽缘渠所置碓硙纺绩之处以千万计,四时流转而无穷”。往年,都江堰一年中仅有几个月可以安流,夏季水涨,堤堰往往崩毁,无法再用,甚至为害沿岸,工程完成后,沿途的水磨、水舂以及依靠水力推动的纺绩机械,“以千万计”,一年四季都可以顺利运转了。

河渠志详加记录

吉当普主持大修都江堰的事迹,被记录在《元史》的河渠志中,虽然只是一段简要的工程实录,其实也是一幅元朝成都的风俗画卷,让今天的我们得以知道,当年的都江堰灌区居民,不光享受着灌溉之利,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碓硙纺绩之处”,依赖着都江堰水力的推动,沿岸人民受惠甚多。请注意这里的“纺绩之处”四字,说明当年依靠水力推动的机械,不光有水磨、水舂,甚至还有用于纺织的设施。当年纺织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应该超出了我们今天的想象。

整个工程,耗费人力、物资数量巨大:动用石工七百人、金工七百人,木工二百五十人,小工三千九百人,小工中以当地驻军官兵充任者达二千人,合计五千五百五十人。也就是说,当年有五千余名成都周边的官民士兵,参与了这项造福桑梓的工程。工程耗费粮食一千余石,石材百万余方,石灰六万余斤,桐油三万余斤,铁六万五千斤,麻五千斤。

元朝大修都江堰之役,工程浩大,费用不菲,所耗财力,完全取自受益各县的民间输赋,工程完工,尚结余“二十万一千八百缗”,这笔钱被行省当局交给灌州地方管理,“责灌守以贷于民”,而“岁取其息,以备祭祀及淘滩修堰之费”,放贷的利息用于江堰的日常维护、祭祀等用途。为此,省政府还蠲免了灌州兵民的日常徭役,令他们专门管理堰事。

蒙古族官员吉当普立此大功,不久即回到北京,升任监察御史。四川当局为吉当普请功,朝廷因此命元朝著名文学家揭侯斯撰文立碑,表彰吉当普的功绩。清朝宣统二年,吉当普以历史上治堰功臣的身份,被列入都江堰二王庙的堰功祠中,与李冰父子一道被后人纪念。今天,离堆公园中的“堰功道”宽广庄严,历代维修江堰有功人员的塑像分列道路两侧,吉当普的塑像也在其中,与诸葛亮等人一起,接受到访者的敬意。

猜你喜欢

李冰都江堰大修
李冰湜作品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养心殿大修的故事
李冰与都江堰
Time-Consistent Investment and Reinsurance Problems for Mean-Variance Insurers with Default Risk Under Variance Premium Principle
首次大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内容?
千古奇观——都江堰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