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月“亮”起来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什么?

2018-10-18李麦

看历史 2018年9期
关键词:李白月亮

李麦

一想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竟可以借着月光来辨识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以及文明进程的路径,我不由感到由衷的兴奋。

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的月亮吗?

你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月亮时的感觉吗?

……

我们大多数人都记不得了。

当月“亮”起来的时候,我们究竟看见了什么?此时此刻我确信我所看到的今时月,不是古时月,不是秦时明月,不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也不是苏轼的一樽还酹江月,不是西江月、关山月,不是江楼月、清溪月,也不是峨眉山月、春江花月……

我推窗望去,按我以为的像李白、苏轼那样推窗望去,希望看到他们所写过的那一轮明月。我意识到,就在这轮明月下,庄子梦见了蝴蝶,萧何追上了韩信,酒酣的曹操在月下的船头慷慨而歌,送客的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听到了琵琶声声,张继徘徊在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枫桥上,李清照在宋词的孤月下和羞走,朱元璋将“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夹带在月饼中传送到各地起义军手中,瞎子阿炳在明月映照惠山泉时奏出了凄凉的旋律……

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绢本

一想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竟可以借着月光来辨识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以及文明进程的路径,我不由感到由衷的兴奋。

关于月亮的集体记忆

人类在黑暗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却一直未曾放弃对黑夜中出现的月亮的观察和探索。

上世纪60年代,中国考古队员在新疆的一座古老山洞里,发现了一批古代岩画。其中,有一组世界上最早的月相图,由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等连续的画面组成。最令人震惊的是,满月图上,在月球的南极处的左下方,画有七条呈辐射状的细纹线,这表明,月图作者已经准确地知道月球上大环形山中心辐射出的巨大辐射纹。在近万年以前,没有天文望远镜的古代人,是怀着怎样一种虔诚的心情夜夜观察着这轮月亮的呢?

古代中国人对于月亮的记忆,更多地存在于那些意境优美的诗歌之中。李白、杜甫、张继、张若虚、苏轼、范仲淹、李清照、李煜等用《静夜思》《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念奴娇·赤壁怀古》堆砌起来的美好意境,“花好月圆”,“春江花月夜”,这些让我们无限遐想的、美轮美奂的场景,这些柔软的集体记忆,堪称人类文明的另一种建构。这是一种伟大的建构,相比长城、故宫、兵马俑、都江堰等这类文化景观,或许更算得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建构。如果这些关于“月亮”的建构都能具象陈列出来,我相信或许会因此而构建起一座宏大的中国人集体记忆的博物馆。

时光很轻,岁月凝重,如果非要从中国的沧桑岁月中标示出“好日子”的话,我想“中秋”无疑是其中最闪烁的日子之一。对中国人来说,除夕守岁、正月十五闹元宵、七月半鬼节、女儿节乞巧、中秋赏月……许多节日都与月亮有关,每一个月圆之夜都是团圆的节日,“赏月”则是中国人最大的一项群体性活动。中国人不仅从月亮中参悟了阴阳的生存法则,还根据月的盈缺规律精心设计自己的生活,安排耕耘播种收获的农事,调节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只要中秋临近,月亮都会让人们仰视它并开始寄托纯洁无暇的美好愿望,这时,中国人都会忙碌起来,收拾行装,奔赴团圆。

月亮带来的文化向心力

一样的月光,为什么东西半球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

“如果没有蜡烛,一切都是恐怖。”这是16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句宗教冥想词。美国历史学家罗杰·埃克齐在他的著作《黑夜史》开篇中,写下了这样一句:“夜晚是人类第一件明知无益却又无法回避的事。”他相信,“天黑以后……除了犯罪和巫术活动外,不会有任何其他事情发生。”这是作者在第一章写的第一句话。特别是在近代以前,对于西方人来说,夜晚一直是无关紧要的未知领域,是人类生活被遗忘的另一半。卢梭在《爱弥儿》(1762年)中写道:“我生命有一半都在黑暗中。”但对于东方尤其是中国人来说,关于夜晚与月亮的文学艺术创造力是丰富而精彩的。

中国文学史上每一页都写满了文人墨客仰望月亮的目光。

正如L·克兰默在《灯宴》序言中说的:“月亮悬挂在中国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她把这隔于山的情侣思念联系起来。”乌克兰裔美国诗人伊利亚·卡明斯基则这样描述他对中国古代诗人的印象:“西方对中国唐朝诗人是这样认为的——李白是写月亮的,杜甫是写大众的,而王维是写悲哀的。”

据统计,在《全唐诗》50836首诗中,“月”字就出现11055次,占五分之一,涉月诗歌约5377首,占到近11%,其中李白的1166首诗中,“月”字出现523次,占二分之一。可以说是“月亮”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宋词。是这些诗词让“月亮”不仅成为了夜空中的点睛之笔,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灵魂!中国文化中的月亮,不是冰冷的石头,也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

寄托情感的中秋节

其实这一天,不过是中国历史的一小块碎片而已,可正是由于这一天的存在,使黑夜中不知所措的、迷茫的中国人获得了时间与情感的庇护。

然而“这一天”是怎么形成的,具体源于哪个朝代,“这一天”又凭什么成为了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呢?

有据可考的“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据记载,周代就有了中秋夜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中秋冶游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又称团圆节、八月节、八月半、仲秋节、拜月节、女兒节、追月节、玩月节等。

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还有一种令人信服的传统说法。据《文选》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奔月的时间恰好是农历八月十五,因此每到这天夜晚,人们便摆上供品,遥寄嫦娥,世代相沿。

据记载,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秦观写下的那首《鹊桥仙》更是脍炙人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说。中秋节正好应了这个愿景。

有人认为作为农业国家,许多节日与农事有密切关系,古人播种时祭祀土地神以求丰收,收获时再祀谢佑,即“春祈”、“秋报”。八月十五正好是稻子成熟的季节,所以很可能中秋节也是“秋报”的一种遗俗。

虽然中秋这一天,不过就是时间长河中的某一天而已,可是想一想,中国已经有了5000多个“这一天”。如果能有一本书将这5000多个“这一天”的进化都记录下来的话,我想,一定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奇书。

有了“这一天”,人们都会高兴起来,并且在每一个月圆之时,我相信沐浴在月光下的人们,少了恐惧和不安,多了欣喜和情趣。我也相信,是月亮让中国人变得美好起来,让“家”这一社会组织中最小的单元细胞多了一层温情。

如果将所有的中秋夜都叠加起来的话,那么我们会得到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中国人从月的圆缺中体会到了自然与世态变化,而且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东方人的荣耀,月亮从来没有辜负中国人对它的一片痴情,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希望借2018年中秋这个节点,引领读者抬起头来,欣赏天空这轮照耀了亿万年的月亮,也借着月光细细打量一下我們自己,打量一下世界。

对于中国人来说,“十五的月亮”是一个文化标识,是一面搁在历史深处的镜子,让一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照见了自己,并意识到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这一天”我们该到哪里去。

琼台玩月

猜你喜欢

李白月亮
月亮 等
月亮减肥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