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祖宜:做“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真的很爽
2018-10-18香草
香草
她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博士候选人,却意外转行做了厨师。婚后12年,跟着当外交官的先生先后12次搬家,无论纽约、西雅图、香港、雅加达……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她都能从宾客变成主角,用锅铲“炒熟”一个又一个异乡!如今,身为美国驻成都总领事夫人的她,已出版了3本畅销书,还制作一系列教人做菜的视频,在饮食界和文化圈成为红人。她甚至把老公都“炼”成了“麻辣味”。这位个性女子,用美食向我们示范了一种全新的人生选择。
我就是电影《美味关系》中的茱莉娅
庄祖宜很欢喜的记忆,是吃妈妈做的牛肉丝,无论是剁在芹菜里,还是翻炒在韭黄里,对于儿时的她都是幸福升起的源泉。去美国留学前,庄祖宜不进厨房不做菜,都是乖乖学习当学霸。
大学毕业后,庄祖宜先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念了两年人类学硕士,之后在华盛顿大学攻读了六年人类学博士,所有的资格考都过了,这时她已成为博士候选人,但就在准备毕业论文的那一年,事情拐到了另一个方向。
庄祖宜选的研究方向是ABC美籍华人回流,因为内容非主流,申请不到奖学金。结果写了又改,改了又删,怎么写都不对。论文让她写得背痛、眼痛、肚子痛,还让她很头痛。
庄祖宜在面临写论文的事情上,即将崩溃了!她只能在食物中安慰自己!
“每当做菜时,看着葱蒜辣椒噼噼啪啪地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就这样别人靠运动、饮酒、上教堂来缓解学业压力,她则在洗手做羹汤的过程中舒缓心情。
结果庄祖宜意外发现,洗菜、切菜、淘米、腌肉这样熟能生巧的动作,竟比任何一种活动都能安抚她在异乡与学位奋斗的焦虑。一路下来,她在做学问研究上没什么进展,但在洗手做羹汤舒缓心情的过程中,厨艺倒是精进不少,她被这种强大的力量吸引了。
2006年8月,庄祖宜随着新婚不久的老公搬到波士顿,她惊喜地发现了只听过没看过的著名剑桥厨艺学校!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就如同电影《美味关系》中的茱莉娅一样,庄祖宜终于找到了让自己真正心动的厨房!
朱莉娅的故事是真实的。她曾经是美国外交官的妻子。在随丈夫到巴黎工作时,被法国美食征服了。36岁才开始学做菜,从著名的蓝带厨艺学院毕业后,最终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大厨和美食节目主持人。
而朱莉娅的故居就在庄祖宜住处的附近,她特意去拜访了一下。在那里她意外地得知,几年前朱莉娅去世的日子正是她的生日,这让庄祖宜感到了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
在这种力量下,30岁的庄祖宜顿悟了人生志趣所在,接着她果断放弃博士了,转投美食艺术,学习法式料理的专业烹饪课程。
在别人看来,一个即将毕业的博士忽然要改行去做厨师,这实在是太荒唐了。但在庄祖宜心里,这却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她说,论文固然迟早可以写完,拿到博士学位。可是内心的快乐呢?
不久,她的申请就被厨艺学校通过了。在剑桥厨艺学校里,庄祖宜第一次做面包、熬清汤、开生蚝。
最好玩的是练“甩锅子”,这要达到肢体和锅子的完美平衡。那阵子庄祖宜没事就炒饭、炒面,煎小丁细丝。
“加了热油的食物配上喷香的烟雾、火舌与吱吱声响,我的心脏好像也跟食物一起弹跳,在抛起的瞬间享受飞跃的快感!”时间不长,她就能稳健地左手甩锅右手淋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在炉台前迷倒众生。
毕业考的时候,庄祖宜做了茶香燻鸭和煎牛排搭配渐层波菜糕,深受好评。更因为全年笔试平均95分以上,毕业典礼当天,得到“High Honors”最高荣誉奖。
做“厨房里的人类学家”真的好爽
2008年,庄祖宜随她的外交官先生移居香港。她打算由零开始,在国际高级餐厅担任学徒。一天工作超12个小时,一次切50公斤的洋葱或小黄瓜。
一天,因为采购到的甜菜叶过季了,掌心大的叶子得按纹理修剪成指尖大小,庄祖宜全身筋骨酸痛,一个人蹲在角落里修到崩溃,但并未抱怨半句。一切只为了实现心中的强烈渴望,成为一位专业的厨师!
在这里,她经过冷厨、蔬菜台、肉台、酱台、屠宰台、点心台等岗位的历练。摆盘时为保持菜品及盘子的温度,徒手拿温度很高的菜和盘子,烫出一排水泡,还撩起袖子故意让人看到手上的刀伤、胳膊的烫伤,像展示勋章一样得意洋洋。
因为庄祖宜有“文化人类学”的素养,庄祖宜常常把在厨房里的工作当成“田野调查”,对厨房百态、食材应用与当今饮食风潮有很精辟的观察。这些心得与学廚历程,被她写成一篇篇清朗诙谐的散文,发在她的超人气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中。这种独特的视角,让她很快就赢得了大批粉丝。
2009年4月,庄祖宜出版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马上获得各大书店和饮食名人推荐,很快,这本书卖到脱销,只好再版。
庄祖宜学艺成功后的梦想是开一家餐厅,当个大厨。但在2010年,她又得随先生的工作变动来到上海,一住就是3年,而且两个儿子先后出生,她的大厨梦只好搁浅。
刚到上海,庄祖宜就迷上了上海的传统美食腌笃鲜,结果,天天蹲在地上和阿姨学打百叶结,每次都是乐此不疲直到腿快失去知觉。
做了母亲之后,庄祖宜的最大变化是从对厨房“技术”的追求中跳脱出来,开始更加关心食材的来源以及烹饪的过程。每天早上,庄祖宜就在附近的菜场里搜罗时令鲜蔬。在她看来,“认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它的吃食,一举得以体验此地的口味、人情、物价和地理方位。”
其实庄祖宜从来就没有赚钱的野心,学来的一手好厨艺,仅仅用来为爱人做一顿晚餐就已足够美妙。
对她来说,做菜充满生活乐趣,比方说半夜看到一个面包方子,兴奋到立刻去厨房揉面,这实在是爱美食爱生活的人才能够体会的心情。
带两个孩子,有时一天只能睡4小时。在庄祖宜看来以前学厨固然很累,但是怎样也比不上亲手带儿子。好在孩子永远是大人的开心果,有了孩子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照料家人的生活,似乎都更具能量了。
她说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为母则强”,面对喜欢的事,你总能够找到各种平衡的方法。有时她在做菜,孩子就在一旁玩打蛋器,说不定这也是对未来美食家潜移默化的早教培养呢!
崭新的生命历程,激发出更多丰美的饮食文学篇章。延续着以往轻松有趣的笔调,庄祖宜继续带着一名厨子的热情率性,与曾经作为人类学研究者善于抽丝剥茧的理性,集结了几年间对于买菜、做菜和吃饭的一些生活记录,2013年,她又出版了《其实,大家都想做菜》。2015年,第三本书《简单·丰盛·美好》问世,同样非常畅销。
此后,应网友的强烈要求,她还把《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做成系列视频,每期介绍一道菜,搭配3—5分钟视频示范。因为是免费传播的,所以很受白领一族的欢迎,上海的糖醋小排、四川的口水鸡、西班牙的西红柿冷汤、普罗旺斯的炖菜、地中海烤鱼、美式松饼……可谓融汇中西,但她有一个独家标准: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上手来做。庄祖宜的手艺真不是盖的,这些视频,每期在微博上都会被疯转。
总领事夫人,把美国老公也炼成“麻辣味”
由于外交官的丈夫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派去不同驻地,嫁夫随夫,庄祖宜只好跟着一起东奔西跑。到2018年,结婚12年夫妻俩前后搬了七次家。
丈夫夸赞她不管在哪“都能把牺牲变为学习的机会”,庄祖宜却笑自己是在“认命”。搬到哪里,她都穿街走巷,大兴炉灶,款待亲朋,让买菜做饭充实她这摸爬滚打的颠簸生活。纽约、西雅图、波士顿、香港、雅加达……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从宾客变成主角,用锅铲“炒熟”一个又一个异乡。
最让庄祖宜兴奋的是,2017年7月,因丈夫Jim Mullinax升任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领事,他们要在这里住上3年。
她的外婆是成都人,外公是重庆万县人,川菜在庄祖宜的味蕾里留下了深深印记,所以过去她一直希望老公能够申请驻扎成都。
“我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中文名叫林杰伟。”自称“四川女婿”的Jim Mullinax,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庄祖宜说,其实她老公和四川还真的很有缘。
他上次来这里是27年前。当时美国大学生组织了一次特别的体验之旅,去了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在北京、洛阳、西安待了3天之后,在四川待了整整一个月。
他不仅在四川师范大学学习了书法、陶艺、绘画等中国艺术,也走到成都的大街小巷去感受市井文化。
由于酷爱中国文化,2017年,尽管他能够申请的职位有几十个,但是当得知美国驻成都总领事的职位空缺后,Jim Mullinax马上填写了申请表。他的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太太庄祖宜的大力支持,因为两人都热爱美食。
初到成都时,新家尚未归置好,于是庄祖宜索性带着家人每天在外觅食,吃香喝辣。从川菜大师开的高档饭店,到大排长龙的老字号,到街边7块钱一两的担担面、5块钱一个的锅盔……通常外地人都觉得川菜油腻咸辣,她却大呼过瘾,激动难耐。
最逗的是,Jim Mullinax说他第一次到成都试吃花椒,感觉嘴巴都是麻麻的,现在再吃花椒完全没问题,而且丝毫不怕辣,就像找回阔别27年的“麻辣味”。
记得旅居雅加达时,庄祖宜也是吃遍街头巷尾,最后学会像印度尼西亚人一样,做好一锅热汤,放上炸得酥酥脆脆的黄豆和鱼饼,只可惜那种椰浆打底、辣中带甜的味道,总让她无法从心底真正爱上。
但川菜不一样,“面条是调味料的载体,肉末和蔬菜是锦上添花。一口下肚有咸有酸有香有辣。”
夫妻俩除了认真吃,还认真做。他们找阿姨学习泡四川泡菜,并在窗边摆满了一排,跟着视频自己研究川味“牛肉焦饼”。庄祖宜早上常常会给家人做四川口味的早餐红油水饺、蛋烘糕。
朋友们说,看她的微博,常会让人很舒心,因為她懂得因时而食,对每一个当季的菜都很珍重。冬天的时候,她把大颗的芥菜晒满窗台,用来泡酸菜。春天的时候,听老师傅说成都的芦笋二三月最好,就赶快跑出去买芦笋回来清炒!
有趣的是,夫妻俩最爱步行去市场买菜,鲜果、蔬菜、香料、干货、水产……挨个摊位走下来,累了便四处觅麻辣烫。
她先生做的“藤椒烤鸡沾剥皮剁辣椒”再配上“凉拌麻酱春蔬粉条”,更是一绝。朋友开玩笑说,庄祖宜把老公也炼成了“麻辣味”!
庄祖宜说,从学院到厨房,一路走来她不曾后悔过,即使是在最疲惫、气馁、慌乱的时刻,也总能在做菜和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如今,她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等到先生退休,在成都开一家拉面馆:在古色古香的小店中,高汤在一旁的炉火上咕嘟作响,她一身素白站在餐台边,为客人现点现拉一碗地道的面,喝先生自酿的啤酒,与老友们一起看日落……
忽略标签,只追求内心的快乐。这位个性辣妹,用美食向人们示范了一种全新的人生选择。
编辑征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