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后血压恢复因素研究

2018-10-18黄小春杨笑梅亚艳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尿蛋白产后程度

黄小春,杨笑,梅亚艳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的一组疾病,发病率约5%~12%[1]。本病妇女远期高血压遗留、罹患肾病、血栓形成、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等已逐步引起关注。目前,国内对此病的研究多为病因及其对母婴危害,而对影响产后血压变化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报道不多,大样本数据调查较少,且说法不一[2-3]。为进一步了解产后血压恢复情况,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75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产后护理指导与随访跟踪。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第8版《妇产科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1];并具备完整产前产后资料;同时剔除合并慢性高血压、精神或意识障碍及不愿合作的产妇。选取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共757例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调查 成立课题组,研究并制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保健手册》,手册内容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健康指导及产后随访监测表两部分。健康指导主要为告知产妇本病远期风险及定期随访的意义、指导产妇正确的生活方式与测量血压的方法:要求血压测量前安静休息5分钟,取坐位或卧位,测量右上肢血压,每日1~2次;随访监测表主要记录产妇产后42天内的血压变化、尿蛋白情况、饮食、睡眠、体质量及用药情况等。出院时发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保健手册》,指导产妇准确的填写监测表,并提供微信平台,追踪随访监测表信息反馈。

1.2.2 资料整合 结合临床病历资料,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职业、高血压家族史、孕前BMI及孕期增重、HDP程度、尿蛋白及治疗用药等情况;收集随访监测表信息,辅以电话、短信、微信或邮件形式随访记录产妇产后42天血压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压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757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42天血压恢复率86.13%(见表1),产前不同HDP程度,不同尿蛋白程度,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孕期增重幅度的患者,高血压恢复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学历、是否高血压家族史组别之间,血压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恢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产后高血压恢复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如表2所示,属性变量Y表示是否恢复,自标量X1、X2、X3、X4分别为产前HDP程度、随机尿蛋白、年龄与孕期增重。

2.3 产后高血压恢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前HDP严重程度、尿蛋白程度、年龄及孕期增重情况是高血压是否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越大、产前HDP程度越重,尿蛋白程度越严重,孕期增重过多,产后高血压越难恢复(β<0,OR<1),见表3。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多因素发病,可存在多种母体基础病理状况。随着妊娠的终止,大多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除了慢性高血压合并者外)在产后血压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这已被较多研究证实[5-6],但多久恢复正常,并无一致的说法。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75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后42天血压恢复率86.13%。将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产前HDP严重程度、孕期增重、尿蛋白程度是影响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血压恢复的独立因素。沈琳、程文莉等[2,7]人的研究认为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是产后高血压持续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基于本病

表1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出院时(产后42天)血压恢复率比较

注:孕期增重为分娩前体质量与孕前体质量差值。孕期增重分类:参照美国医学研究(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重指南[4]。将孕期增重分为3类:增重不足(为增重低于推荐值)、增重适宜(为增重在推荐值范围内)、增重过多(为增重高于推荐值)患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内皮细胞损伤[1]的原理,可以认为年龄越大时,由于血管脆性增加,血管受损后恢复能力越差,故而影响高血压的恢复;而HDP程度越重、病程时间越长,对血管、肾脏及全身脏器的影响越大,不利于产后血压恢复。有研究[8-9]认为孕期过度增重可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风险,本研究发现,孕期增重过多也导致产后血压不易于恢复,可能与肥胖导致的内分泌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前列环素分泌减少等引起的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诱发血压升高,病情加重有关。蛋白尿不是子痫前期诊断限定指标[10],蛋白尿与肾功能损伤对本病患者预后可能造成影响,本研究将尿蛋白程度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尿蛋白丢失程度也是影响高血压恢复的独立高危影响因素。蛋白尿是肾脏受累及的表现之一,与孕妇存在的基础疾病和肾脏系统受累有关,尿蛋白程度越重,提示肾脏受累越重,而肾功能的损害又会因血管活性物质等代谢障碍及体液平衡失调,加重高血压的进程,最终影响血压的恢复。这也证实了部分学者认为产后高血压遗留的患者可能早期遗留肾损害的观点,临床应注重预防,针对性的控制病程进展。而高血压家族史及学历对产后高血压恢复在本研究中显示并无显著意义,可能与本研究随访时限较短有关,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

表2 产后高血压恢复影响因素的变量赋值

表3 产后高血压恢复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在调查随访时还发现,部分产妇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后遗留的认识不足,主动复查的意识不强;部分血压未恢复者睡眠质量欠佳,体质量偏于肥胖。对这部分人群应加以重视,加强健康宣教,鼓励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积极控制体质量和血压,促进血压恢复,以防止本病的远期影响。

猜你喜欢

尿蛋白产后程度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