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

2018-10-18罗根英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高通量营养状况维持性

罗根英

(丰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科,江西 宜春 331100)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手段[1],但较多研究显示[2-3],若患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易出现慢性微炎症状态或营养不良等现象,从而诱发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以探究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本院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100例,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常规组(100例,应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

实验组患者年龄49~68岁,平均(56.75±5.73)岁,男59例,女41例;原发疾病:30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24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12例患者为痛风肾病,34例患者为慢性肾炎。

常规组患者年龄50~70岁,平均(56.68±5.65)岁,男58例,女42例;原发疾病:31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25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11例患者为痛风肾病,33例患者为慢性肾炎。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透析方法 实验组100例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使用上海费森尤斯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通量血液透析仪器,有效透析膜表面积为1.8 m2,超滤系数为75 ml/(mmHg·h),血流量 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连续干预6个月。

常规组100例患者应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使用上海费森尤斯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低通量血液透析仪器,有效透析膜表面积为1.5 m2,超滤系数为19 ml/(mmHg·h),血流量控制250~30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每周透析3次,每次4 h,连续干预6个月。

1.2.2 检测方法 主要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白蛋白(ALB)、血浆总蛋白(TP)、体重指数(BMI)指标进行检测,于患者治疗6个月后透析前抽取患者6 ml空腹静脉血,对血液实施离心处理,待离心结束后,分离上层血清,使用相关仪器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微炎症指标及营养状况评估指标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微炎症指标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6(31.36±6.78)ng/L、CRP(9.24±2.20)mg/L、TNF-α(3.54±2.36)μg/L相比常规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微炎症指标()

表1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微炎症指标()

组别实验组常规组t值P值例数100 100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42.30±10.26 42.19±10.30 0.075 7 0.939 8 31.36±6.78 47.24±7.71 15.466 9 0.000 0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19.65±5.61 18.71±5.49 1.197 6 0.232 5 9.24±2.20 20.32±8.59 12.495 4 0.000 0 TNF-α(μg/L)治疗前 治疗后8.34±1.80 8.56±2.03 0.810 9 0.418 4 3.54±2.36 12.34±2.26 26.931 1 0.000 0

2.2 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指标实验组患者治疗前 ALB(30.35±0.31)g/L、TP(60.65±4.20)g/L、BMI(23.12±0.36)kg/m2和常规组 ALB(30.41±0.29)g/L、TP(60.71±4.26)g/L、BMI(23.20±0.51)kg/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3 4、0.100 3、1.281 5,P=0.159 1、0.920 2、0.201 5);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 ALB(38.36±0.72)g/L、TP(70.27±3.26)g/L、BMI(28.54±0.85)kg/m2相比常规组 ALB(27.24±0.69)g/L、TP(58.71±4.26)g/L、BMI(18.62±0.53)kg/m2明显更高(t=111.507 1、21.550 1、99.031 8,P=0.000 0、0.000 0、0.000 0)。

3 讨论

较多研究均证实[4-5],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亦是导致该类患者病死的高危因素,而持续性的微炎症状态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营养不良,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关联,所以,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相关的干预措施尤为重要。

有研究发现[6-7],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对减少透析患者发生微炎症反应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并能有效截留内毒素,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本研究所应用的高通量透析治疗,相比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其透析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及炎症介质,减轻炎症反应,且不易引起机体蛋白质丢失,从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8-12]。因此,对患者实施高通量透析治疗切实可行。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L-6(31.36±6.78)ng/L、CRP(9.24±2.20)mg/L、TNF-α(3.54±2.36)μg/L]相比常规组[(47.24±7.71)ng/L、(20.32±8.59)mg/L、(12.34±2.26)μg/L]明显更低,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ALB(38.36±0.72)g/L、TP(70.27±3.26)g/L、BMI(28.54±0.85)kg/m2]相比常规组[(27.24±0.69)g/L、(58.71±4.26)g/L、(18.62±0.53)kg/m2]明显更高,这提示对患者使用高通量透析治疗的疗效更优,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进展,还可有效抑制机体发生炎症反应,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高通量透析治疗十分可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以及营养状况,值得各医院推广实践。

猜你喜欢

高通量营养状况维持性
高通量卫星网络及网络漫游关键技术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