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8-10-18卜冬平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根管意义发生率

卜冬平

(辽宁省大连市口腔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为两次法根管治疗术。随着口腔技术的进步发展,出现了一次法根管治疗术,根管预备和填充在一次治疗的情况下完成。一次根管治疗比两次根管治疗的治疗频率低,这减少了去往和离开医院的次数并且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一次根管治疗还节省了设备配制和消毒的次数,节约医疗资源,同时一次根管治疗也避免根管消毒药物刺激,也大程度减轻了损伤根尖周组织的程度[1-3]。 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临床使用一种根管治疗来替代两次根管治疗术,用来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炎,但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分析了一次根管治疗术与两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炎术后短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90例有瘘型慢性根尖炎根管治疗患者分组(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3~58岁,平均(38.71±2.51)岁。所有患者均治疗1颗患牙。前牙9颗、前磨牙23颗、磨牙13颗。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4~58岁,平均(38.24±2.66)岁。所有患者均治疗1颗患牙。前牙9颗、前磨牙24颗、磨牙12颗。合并糖尿病的患者2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牙术前均通过X线片的拍摄,明确诊断和根管情况。对照组给予两次根管治疗术,观察组则给予一次根管治疗术。

一次治疗组:上橡皮樟隔湿牙齿,去腐,常规开放髓腔,清理髓腔,借助X线拍摄结果用8或10 K型K锉在管道润滑剂EDTA(韩国登克斯特)帮助下通畅至根尖,根管长度测量仪(日本森田)测定工作长度之后采用冠向下技术为根管预备做好准备。操作步骤:用G钻打开根管上段后,在EDTA凝胶(韩国登克斯特)的润滑下,用成形锉SX打开根管冠2/3,并旋转,若遇到阻力则退出。然后使用成形锉S1、S2和F1逐一达到工作长度进行根尖准备;最后用F2(F3)完成根管成形。在准备过程中,每次更换仪器时,用5 ml 3%次氯酸钠溶液和3%双氧水交替进行根管冲洗,最后使用超声荡洗针彻底荡洗根管。将根管腔干燥之后,冷牙胶主尖加根管封闭剂AH plus(德国登士柏公司生产)试尖,X线片显示恰填后,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完成根管充填治疗。

两次治疗组:根管预备同上,根备结束之后,使用氢氧化钙糊剂进行封药1周,1周之后复查,生理盐水冲洗根管腔,氢氧化钙取出,充填方法同一次治疗的患者。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结束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范围0~100分,越高分则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越高);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范围0~10分,越高分则疼痛感受越明显)、咀嚼功能评分(范围0~100分,越高分则咀嚼功能越高)、生活质量评分(范围0~100分,越高分则生活质量越高);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等的发生率。

两组患者治疗的半年成功率。①治疗成功:患者无不适,咀嚼功能达到未患病之前情况,牙齿的功能和形态令人满意;临床检查无疼痛,瘘道缩小或闭合;X线片显示牙周膜间隙只有轻度增厚或完全正常,原有的根尖病变减少或消失,根管腔内充满填充物。根部充填距离根尖0.5~1.0 mm。②治疗失败:患者感觉持续不适,牙齿咀嚼功能未恢复,并且对牙齿的功能和外观不满意;临床表现为瘘道未闭合,肿胀反复发作,伴有疼痛或压痛,X线片显示牙周膜增宽,原始的病灶未减少甚至增加。根填充后,有一个清晰的根管腔[4-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根管治疗手术半年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根管治疗手术半年成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根管治疗手术半年成功率比较[n(%)]

2.2 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 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咀嚼功能评分()

表2 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评分、咀嚼功能评分()

咀嚼功能58.13±10.92 96.24±4.59 58.16±10.91 80.45±4.94组别观察组例数45对照组45时期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前治疗2周后生活质量56.13±6.96 98.56±3.21 56.14±6.58 83.72±4.53

2.3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相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相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相比较()

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84.23±1.51 95.13±2.24 9.141 0.000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5 45舒适感受83.42±2.25 96.11±4.41 8.266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 观察组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较[n(%)]

3 讨论

根管治疗的术后疗效评估主要取决于术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的整体情况。根管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疼痛,手术后疼痛是由于填充根管后填充材料的内部压力和由封闭药物引起的根尖周组织不良刺激所致[6-7]。研究表明,一次根管治疗术后短期疼痛的发生率高于两次治疗的患者,但远期效果两者相似。可能是因为一次治疗中单次操作时间比较长,导致对根尖周组织造成了更大的损伤,加上未彻底消毒根管,因此短期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但经一定时间修复和缓解之后,疼痛消失,可达到与传统的根管治疗类似的效果[8-10]。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两次根管治疗术,观察组则给予一次根管治疗术。结果显示:治疗半年后,观察组根管治疗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感受和对根管治疗的满意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化学性根尖周炎、牙龈肿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一次根管治疗术根管治疗的应用和二次根管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缩短了治疗的等待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改善了其生活质量,这是因为手术中细心操作,以娴熟的技术避免对根尖周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因此并未增加痛苦。另外用3%次氯酸溶液和3%双氧水交替冲洗根管,最后超声荡洗根管,彻底去除微生物,达到彻底清洁和降低感染的风险,因此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11-15]。

综上所述,一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有瘘型慢性根尖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有良好治疗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管意义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一件有意义的事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