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CRP的影响

2018-10-18吕齐法袁业琴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

吕齐法,袁业琴

(江西省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3)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为主的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1]。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咳嗽以及胸闷,且呈反复发作性[2]。文献报道在我国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约为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会迅速加重患者原有症状,若未进行及时和有效治疗,非常容易导致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加以无创通气辅助方法进行治疗,研究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本文将通过对比研究探讨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CR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43例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研究组20例。其中研究组:男9例,女11例,年龄21~72岁,平均(45.21±7.54)岁,病程10~52年,平均(33.53±3.21)年。对照组:男11例,女12例,年龄20~73岁,平均(44.52±7.21)岁,病程12~54年,平均(35.47±2.02)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①面部苍白,自主呼吸弱和呼吸不顺畅,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30次,血压较低且出汗多;②肺部哮鸣音逐渐消失,心率超过每分钟110次;③患者烦躁不安,语言连贯能力差;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紫绀等症状;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渗出性病变不明显。所有诊断符合2013年支气管哮喘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吸氧、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米乐松)(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07),初始剂量为每天80~120 mg,治疗2~4天,并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给药剂量,逐渐减量,后期予醋酸泼尼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5071753)口服,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注射液,每天0.3~0.4g。如患者发生感染,同时给予相应抗菌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通气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选择使用无创呼吸机,PSV模式,并采用鼻面罩与患者进行连接通气,设备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0~15次,呼吸机频率设置为每分钟10~15次,吸气压设置为15~24 cmH2O,呼气压设置为3~5cmH2O,吸呼比例设置为1∶2左右。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衰竭情况变化情况,并根据病情调整,当患者呼吸衰竭得到明显改善后停止使用呼吸机。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分别在两组患者治疗后对患者肺部哮鸣音、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指标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记录。①显效:患者气喘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听诊结果显示肺部哮鸣音逐渐消失,脱机时间大于5 h,呼吸频率小于25次/min;②有效:如患者气喘症状得到改善,肺部哮鸣音与治疗前对比明显减少;③无效:治疗后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甚至病情发生恶化。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血气指标:包括pH值、SaO2、PaCO2以及PaO2等指标。

肺功能:包括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气道阻力(Raw)、共振频率(Fres)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SaO2、PaCO2以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上升,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lood gas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20 23 pH值治疗前7.25±0.19 7.24±0.16 0.18 0.867治疗后7.38±0.13 7.3±0.14 3.62 0.023 SaO2(%)治疗前72±5.26 71±5.54 0.09 0.936治疗后90±6.35 89±7.44 5.34 0.011 PaCO2(mmHg)治疗前89±7.34 88±8.06 0.063 0.758治疗后66±1.56 68±1.45 3.45 0.028 PaO2(mmHg)治疗前52±4.23 53±3.32 0.051 0.756治疗后72±3.14 70±4.86 3.63 0.023

2.3 两组患者肺功能及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VV、VC、Raw、Fres、FEV1以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MVV、VC、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CRP水平、Raw、Fre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及CRP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and CRP level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及CRP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ung function and CRP level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组别对照组例数23研究组20 t值P值MVV(L)治疗前51.85±5.56 52.62±6.03 0.21 0.815治疗后65.20±5.62 70.25±5.28 5.32 0.017 VC(L)治疗前3.66±0.21 3.67±0.34 0.08 0.894治疗后4.10±0.25 4.31±0.31 3.21 0.016 Raw(cmH2O/L)治疗前8.36±1.47 8.52±1.28 0.063 0.758治疗后1.05±8.62 0.45±7.98 4.26 0.008 Fres(Hz)治疗前25.84±3.23 25.62±3.24 0.054 0.751治疗后20.38±1.84 15.72±1.75 2.69 0.032 FEV1(L)治疗前2.08±0.30 2.10±0.52 0.036 0.854治疗后3.16±0.26 3.49±0.36 4.96 0.012 CRP(mg/L)治疗前16.48±5.29 17.49±5.32 0.021 0.952治疗后4.33±0.21 1.13±0.32 2.96 0.037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临床上还不能彻底治愈。支气管哮喘在急性发作期非常容易诱发呼吸衰竭,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直接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4]。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是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黏膜充血和平喘的效果,但药效时间短且伴有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整体疗效不佳[5]。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比气管切开或插管,气管插管会刺激气道,使气管痉挛症状加重,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6]。而使用无创呼吸机则可以有效避免以上弊端。无创呼吸机因操作简单、创伤小以及感染率低,在临床辅助呼吸中的得到广泛应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无创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除了可以有效减少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保证患者上气道防御功能完好,使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仍可以正常交流[7]。同时,无创呼吸机能够将呼气和吸气间气流转换的压力保持恒定,从而缓解憋闷感,提高患者顺应性[8],减少住院天数。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H值、SaO2、PaCO2以及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MVV、VC、FEV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Raw、Fre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研究组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CRP水平降低好于对照组。相关研究表明[9],当支气管哮喘患者并发呼吸衰竭时,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力学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当患者病情改善,该指标也会得到相应改善。所以以上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患者呼吸衰竭是否改善的标准。很多研究显示CRP水平是炎症加重的重要指标,其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患者病情好转后CRP水平降低[10-11]。

综上所述,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CRP水平,减少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