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低渗透油藏改善水驱效果技术研究

2018-10-18吉子翔路存存胡方芳杨伟华姚莉莉

石油化工应用 2018年9期
关键词:采出程度井网水驱

吉子翔,路存存,胡方芳,杨伟华,姚莉莉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1 超低渗透油藏概况

1.1 油藏特征

超低渗透油藏是指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1.0 mD的油藏;主力开发层系为长4+5、长6、长8层;与低渗、特低渗透油藏相比,具有五个方面特征:

(1)沉积复杂:以三角洲前缘、浅湖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水动力弱,砂岩颗粒细。

(2)源储共生:靠近湖盆中心,紧邻优质烃源岩,具有自生自储或近源充注优势,利于大面积成藏。

(3)岩性致密:对比低渗与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增强,物性逐渐变差。

(4)天然裂缝发育:以高角度构造缝和微裂缝为主,在改善储层渗流能力的同时,增加了注水开发的复杂性。

(5)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急剧上升,渗流阻力进一步加大,难以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

1.2 开发概况

截止目前,超低渗透油藏共有油井2 251口,开井1 757口,日产油1 559 t,单井产量0.69 t,含水43.0%,地质储量采油速度为0.50%,地质储量采出程度4.64%。注水井720口,开井588口,日注水平13 926 m3,单井日注 24 m3,月注采比4.44。

2 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储层物性差,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

超低渗透主力油藏地层压力系数小于1(介于0.6~0.8),自然能量不足,多数靠弹性和溶解气驱采油,油藏初期产能递减快(32.7%);储层物性差,导致启动压力梯度大,渗流阻力加大,有效驱替压力系统难以建立。

2.2 压力平面分布不均,油藏局部连片低压低产

油藏整体压力保持水平较低,仅为89.4%,且压力平面分布不均;W410南部、G83西部、G271南部等油藏部位注水见效程度较低,注采压差逐年增大,油井连片低压低产。

2.3 平面、剖面水驱矛盾突出

通过近年来剖面治理,主力油藏水驱动用逐步提升,但均匀吸水比例仍较低仅41.9%,重点油藏W410、G271等受动态裂缝开启影响,水驱波及体积低,油藏见水矛盾突出。

2.4 采油速度低,水驱效率差

主力油藏采出程度在3%~5%时,含水已达到30%~40%,部分区域在低采出阶段进入中高含水期,驱油效率低;目前超低渗透油藏整体采出程度为4.64%,采油速度为0.50%,高含水与低采出的矛盾突出。

图1 G83区单砂体平面分布图

3 水驱治理技术研究

针对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主要矛盾,从油藏地质特征、裂缝变化规律、水驱开发规律研究入手,深入剖析影响水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效地开展了精细注水调整、深部调剖、微球调驱、加密调整、空气泡沫驱等改善水驱技术,水驱动用、压力保持稳步上升,水驱治理技术体系逐步完善[1-3]。

3.1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3.1.1 精细单砂体刻画 按照沉积模式指导,结合韵律特征,精细刻画砂体内部构型,研究单砂体平面与纵向分布,落实储层内部单砂体的叠置关系及连通性,为指导油藏注采调整及剩余油挖潜提供地质依据。取得了三个方面的认识:(1)超低渗透油藏单砂体叠置关系以叠加式、分离式为主,单砂体垂向连通性差;(2)主力层单砂体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为82.7%,多以单向、双向水驱为主,占比79.8%;(3)注采不对应主要包含有注无采、有采无注和注采均未射开三种类型,通过提高单砂体射开程度和完善单砂体注采对应,能够有效动用储层生产潜力(见图1)。

3.1.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受沉积影响,超低渗透油藏渗透率突进系数较大,平面上水驱优势方向受控于物源和裂缝,顺物源方向波及范围大,注入水易沿孔渗高值方向突进,裂缝侧向不受效表现为低产。通过对岩心分析表明,长6层、长8层储层高渗段发育,注入水沿高渗段突进易造成局部储层见水。

3.1.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结合动静态资料,利用数值模拟研究和动态监测资料,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平面上油藏整体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剖面上剩余油呈“互层式”分布,主要分布于物性相对较差,注入水仍未波及区域和油井射开程度低、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低的区域。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体重等方面比较统计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两组患者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均为1次性成功。

3.2 裂缝变化规律研究

3.2.1 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多方向裂缝 受天然裂缝及压裂缝影响,部分油藏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多方向裂缝。如:G271 长 8 油藏裂缝方位为 NE66.8°~75°,微地震监测表明,压裂缝走向为 NE110°和 NE35°~49°。

3.2.2 注入压力升高导致裂缝开启及延伸 超低渗透孔喉细小,基质渗流速度慢,在目前井网形式、注水模式及储层物性下,为了满足注水量,必然不断提高注水压力,随着孔隙压力增加,降低了破裂压力或延伸压力,为裂缝扩展提供了条件。随着裂缝的开启、延伸和沟通,注入水沿裂缝窜进,降低了油层纵向上的动用程度及平面上的水驱波及系数,严重影响了油藏后期的开发效果。

3.3 水驱开发规律研究

3.3.1 渗流特征变化 对超低渗透油藏123口井试井曲线特征、渗流特征进行解释对比分析;结合单井及油藏动态特征,总结出五种渗流变化规律,为指导下步注采调整奠定了基础(见表1)。

3.3.2 压力变化特征 随着渗透率的降低,启动压力梯度急剧上升,渗流阻力加大,导致压力恢复速度低,注采压差呈“开口型”,压力保持水平低。受裂缝发育影响,裂缝主侧向注水受效不均,主向油井见效、见水快,侧向不见效、压力保持水平低,主侧向压差大,局部井网适应性较差。

3.3.3 含水变化特征 油藏投产初期含水上升快,随着采出程度增加,含水上升率增大。裂缝不发育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变化曲线为凹型,含水上升缓慢,凹度越大,水驱越均匀,低含水期越长。裂缝发育油藏:油井见水后,含水变化曲线为凸型,含水上升快,凸度越大,裂缝水驱特征越明显,低含水期越短。

表1 超低渗透油藏试井曲线特征变化分析表

随含水率上升,采液采油指数下降,进入高含水期后,长6和长4+5油藏采液指数有所上升,长8油藏没有明显的上升,低含水期采液采油指数下降快;同一含水阶段长6油藏采液采油指数最高,其次是长8油藏,长4+5油藏最小;延长初期低含水采油期至关重要。

3.4 改善水驱技术对策及效果

针对影响水驱的主要因素,坚持“避缝”向“控缝”、“利用缝”转变;强采强注向合理注采转变;井网优化调整与精细注采调控并重;最大限度提高低、中含水期的采出程度。

3.4.1 精细注水调整 受储层物性差影响,高注采比区域逐年增多,注水压力或注水强度过大会加剧储层的动态非均质性,造成基质水窜。

主要做法:一是根据注采动态反应,结合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矿场统计方法,优化了三叠系不同油藏注水技术政策,确定压力保持水平在90%~110%开发水平最高,长4+5油藏注采比4.6,长6油藏4.2~5.0,长8油藏2.1开发最佳。二是针对常规注水调整水驱效率下降,结合油藏见效程度、水驱效率高低等特征,在G271、W410等水驱敏感和裂缝发育油藏,开展周期注水试验,通过注水量的改变造成地层压力的重新分配,使常规水驱滞留的原油得到动用,提高水驱采收率;形成了适应于超低渗透油藏的多种周期注水模式。3.4.2 规模推进堵水调剖 针对平面、剖面水驱不均,通过渗流规律、含水变化规律、油水对应关系研究成果,坚持堵、调、驱相结合,将堵水调剖打造成超低渗透油藏稳产的核心技术,不断完善、扩大微球调驱;提高水驱效率。调剖以“交联聚合物冻胶+体膨颗粒”体系为主,微球调驱应用小粒径微球(100 nm~300 nm),总体坚持“小排量、多段塞、大剂量”的体系,同时开展PEG凝胶、污泥调剖等新技术试验,不断提高调剖、调驱体系的适应性,提升治理效果。通过实施G271长8、W410长6油藏递减、含水率大幅度下降,油藏整体开发形势变好(见图2、图3)。

图2 G271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

图3 W410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

3.4.3 加密调整技术 注水开发中一次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较低,裂缝性主向见水、侧向不见效等矛盾导致注水受效程度低;同时合层开发油藏层间干扰大,油井产能未发挥;全力推动井网、层系调整是改善油藏水驱效果的有效途径。

3.4.3.1 开展转变井网方向加密试验 针对G271油藏原井网适应性较差,2014年开始采用菱形反九点、矩形反九点井网在油藏中北部实施加密调整,部署油井84口,初期产能1.84 t/d,目前产能1.05 t/d。通过实施,加密区主侧向压差明显下降,平面压力分布趋于均衡;加密区采油速度由0.8%上升到1.5%,动态预测阶段采收率由19%上升到21%。

3.4.3.2 合层开发区域实施层系调整 针对G83油藏合层开发,层间干扰大的问题,在前期开展动态分析、水驱检查的基础上,2018年开展层系调整试验,投产调整井16口,平均日产油1.94 t。通过实施,主力层长4+522-2层水驱波及系数由0.35上升到0.65,水驱控制程度由85.2%上升到98.6%;区域采油速度由之前的0.30%提高至0.52%,对比2014年,产量递减的趋势明显改善,预测水驱采收率提高4.2%,增加可采储量27.04×104t;实现了油藏的持续稳产。

3.4.4 空气泡沫驱技术 空气泡沫驱兼具气驱和泡沫驱的优点,可边调边驱。针对耿271区加密后,部分区域平面矛盾依然突出、有效驱替体系统难以建立,首次在耿271区长8油藏裂缝发育区开展5注26采空气泡沫驱试验,评价超低渗透空气泡沫驱适应性。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对比注气前,注气井组月度递减由0.9%下降到0.4%,侧向可对比井3口,压力保持水平由78.6%上升到80.2%,压力恢复速度由0.72 MPa/100h上升到0.90 MPa/100h;地层能量恢复速度加快,平面能量分布进一步合理。

4 结论与认识

通过对超低渗透油藏基础性研究,从储层、裂缝等方面综合分析,明确了影响油藏水驱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水驱的主要特征:

(1)储层非均质性强、高渗段发育,注入水沿高渗段突进造成局部储层水洗;单砂体注采连通性较差,一次井网对主河道砂体控制程度较低;油藏整体采出程度较低,平面、剖面剩余油富集。

(2)天然裂缝发育,随着注入压力的逐步升高,前期闭合的天然裂缝的开启以及新裂缝的产生并不断延伸扩展,使得储层渗流能力增大,造成沿裂缝方向水淹和水窜。

(3)油藏压力恢复速度低,注采压差呈“开口型”,受裂缝发育影响,主侧向压差大,局部井网适应性较差;随含水率上升,采液采油指数下降,延长初期低含水采油期至关重要。

完善超低渗透油藏改善水驱效果技术系列,对于油田持续稳产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1)通过生产动态和数值模拟的系统分析,优化了不同油藏注采参数,形成了适应于超低渗透油藏的多种不稳定注水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动态裂缝延伸,逐步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

(2)堵水调剖、微球调驱能有效改善“三大矛盾”,控制或降低含水,是改善超低渗透油藏水驱效果的核心技术。

(3)加密调整提高了对储层的控制和动用程度,改变了一次井网下的水驱方向,扩大了水驱波及范围,加密区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4)空气与水相比可以进入更小的孔隙喉道,从而启动更低渗储层,扩大波及体积;空气泡沫驱在超低渗透油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采出程度井网水驱
延长油田南部长8致密油藏注CO2吞吐实验
特高含水后期油藏水驱效果评价方法
强底水礁灰岩油藏水驱采收率表征模型
采出程度对内源微生物驱油效果的影响研究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聚合物驱油田交替注聚参数优化研究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基于油藏流场强度的井网优化方法研究
水驱砂岩油藏开发指标评价新体系
低矿化度水驱技术增产机理与适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