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林石谱

2018-10-18杜绾译注子小

宝藏 2018年10期
关键词:矾石出产质地

文/【宋】杜绾 译注/子小

矾石

鹳巢中有石,亦名矾,或如鸡卵,色灰白。鹳于巢侧为泥池,多置鳅鳝之物蓄水中,以此石养之。每探取,则吞而飞去,颇难得。顷年,温州瑞安县佛舍尝有鹳巢,因端午晨朝,一人忽登屋谋取,为人所捕致讼。询之,云窃取可以致富,不利于寺。今本草所载矾石凡有数种,产汉川、武当、西辽诸处鹳巢中最佳。鹳尝入水冷,故取以温卵。今不可得之。

【译】鹳的巢穴中有一种石头,也被称为矾石,有的体量如鸡蛋一般大小,颜色为灰白色。鹳在巢穴旁边筑造泥水池,在池中多蓄养鳅鱼、鳝鱼等,并用矾石来温养。每摸取矾石后,鹳就将之吞入口中叼着矾石飞走,所以矾石很难得。近年,温州瑞安县佛堂中曾有鹳的巢穴,端午节清晨,一个人忽然攀登到屋顶上企图谋夺矾石,被人逮捕后送至官府。询问缘由,说偷取矾石可以令其富裕,但是对佛寺不利。据现在可见的医书中所记载的矾石有好几种,以汉川、武当、西辽等处的鹳的巢穴中的矾石品质最好。鹳因为进入水中寒冷,所以用矾石来温养其卵。现在已经找不到矾石了。

建州石

建州石产土中。其质坚而稍润,色极深紫,扣之有声。间有豆斑点,不甚圆,亦有三两重石晕。琢为砚,颇发墨。往以石点作鸲鹆眼,充端石以求售。

【译】建州石产自泥土之中。此石石质坚硬而稍润泽,石色呈极为深的紫色,敲击时有声音发出。石上偶尔有像豆子一样的斑点纹,不是很圆润,也有三两层石晕。此石雕琢成砚台,很容易发墨。从前有人将石上的豆斑点当作端石鸲鹆眼,而充当端石进行售卖。

汝州石

汝州玛瑙石出沙土或水中,色多青、白、粉红,莹彻,小有纹理如刷丝。其质颇太〈大〉,堪治为盘、盒、酒器等。十余年来,方用之。

【译】汝州玛瑙石出产在沙土或河水中,石色多是青色、白色、粉红色,质地莹润透彻,稍微有像刷丝一样的纹理。体量很大,可用来磨治盘、盒、酒器等器皿。近十余年来,才开始使用。

钟乳

广、连、丰、郴诸州多钟乳洞。乳汁点成石龟、蛇、蟾蜍、蟹、蝘蜒及果瓜等形不一,坚质,或颜色如生。余顷年屡于洞中获此数种,考之本草载石蟹,是寻常蟹,生南海。因年月深久,间化为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穴年深亦然,因知钟乳点化无疑。

【译】广州、连州、丰州、郴州等州有很多的钟乳洞。钟乳汁滴落地面上形成了石质的龟、蛇、蟾蜍、蟹、蝘蜒和瓜果等各异形状,质地坚硬,有的颜色与真实的物品一样。我近年曾多次到钟乳洞中采取到好几种钟乳石,考察医书中所记载的石蟹,就是普通的螃蟹,生长在南海。时间一久,螃蟹偶然间变化成了石头,每每遇到海水涨潮时都会随着水流漂流出来。另外一般进入洞穴的时间长了也会这样,由此可知是钟乳汁点化的,是没有疑问。

婺州金华县智者三洞产石,巉岩如雪,间有悬石如钟乳,色灰白嵌空。予顷于洞上获一石,大如拳,高数寸,若二龙交尾缠绕,鳞鬛爪甲悉备。中有数窍,因植溪荪,为好事者求去。亦疑钟乳点化所成。又洞中有石鼓、石磬,击之,各如其声。

【译】另外,婺州金华县智者三洞出产石头,陡峭的山岩像雪一样,其中偶尔悬挂着像钟乳石一样的石头,石色灰白,石体透空。我不久前在洞穴中得到这样一方石头,体量如拳头一般大小,高约几寸,石形像两条龙交尾缠绕在一起,鳞片、胡须、趾甲、甲壳齐全。此石中有几个孔窍,可以种植溪荪,被喜欢的人求去了。我也怀疑这是钟乳汁点化形成的。另外洞穴中还有石鼓、石磬,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就像真的鼓、磬敲击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

饭石

婺州东阳县双林寺傅大士道场山中产石,凡有青、白、绿、紫色,皆莹彻,谓之饭石。石质细碎,堪治为素珠,或作镇纸。

【译】婺州东阳县双林寺傅大士修行的道场的山中出产石头,石色有青色、白色、绿色、紫色,石质都很莹润透彻,被称为饭石。此石石体细小琐碎,可以用来磨治佛珠,或可用来制作镇纸。

墨玉石

西蜀诸山多产墨玉,在深土中。其质如石,色深黑,体甚轻软。土人镌治为带胯,或器物,极润。

【译】西蜀各山的深土里多出产墨玉。质地像石头,颜色为深黑色,很轻很软。当地人将其雕琢磨治成带胯(古代附于腰带上的一种装饰品),或者器物,手感非常温润。

南剑石

南剑州黯淡滩出石,质深青黑而光润,扣之有声。作砚,发墨宜笔。

土人琢治为香炉诸器,极精致。东坡所谓凤咮砚是也。

【译】南剑州黯淡滩出产石头,石色为深青黑色,质地光滑润泽,敲击时有声音发出。用来制作砚台,容易发墨,适合毛笔。当地人将之雕琢磨治成香炉等器物,特别精致。这就是苏轼所称的凤咮砚。

石镜

永州祁阳县浯溪山岩之侧,有立石一片,广数尺,色深青润,光可照物十数步,工人谓之石镜焉。杭州临安县山中一石,光明如镜,颇同。

【译】永州祁阳县浯溪旁山岩的一侧,竖立着一块石头,几尺宽,石色呈深青色,质地润泽,石体光滑,可以映照出十几步范围内的物体,匠人称它为石镜。杭州临安县的山中也有一块石头,光滑明亮就像一面镜子,与此石很是相同。

琅玕石

明州昌国县沿海近浅岸水底生琅玕,状似珊瑚,或高三二尺,尤繁茂,必击筏悬绳方得之。初出水,色甚白。经久,微紫黑。纹理如姜枝,一律遍多圆圈迹。扣之有声,稍燥。土人不甚贵,西北远方往往多装治假山。

【译】明州昌国县沿海的水浅的海底中出产琅玕石,形如珊瑚,高二三尺,很繁茂,一定要乘着木筏悬挂着绳子才能采取得到。琅玕石刚出水时,石色很白。时间一长,石色为微微发紫黑色。纹理像姜枝一样,石体上多有圆圈形痕迹。敲击时有声音发出,质地稍稍发燥。当地人不认为琅玕石贵重,而西北远地方的常用琅玕石来装饰修治假山。

【注1】《墨谱》:应是《砚录》。

猜你喜欢

矾石出产质地
钙矾石制备阻燃剂的可行性研究
AFm阴离子类型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产物钙矾石稳定性的影响
延迟钙矾石生成的研究进展
钙矾石的性能及膨胀作用机理分析
跟踪导练(四)4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我国本土纳米农药新剂型正式“出产”
天然印花与飘逸质地抒发海滩度假风的魅力
匀质地下管线大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近似解
药物出产辨(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