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狼:晚更新世的“霸王”
2018-10-18程醉
程 醉
恐狼档案
中文名:恐狼
别 名:惧狼、怖狼
英文名:Dire wolf
体 形:平均身高0.6米,体长1.5米
体 重:约70千克
亲 戚:灰狼、豺
一
在大约10万年前的晚更新世,冰川成了地球的主宰,海平面也比现在要低130多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恐狼这种有史以来最大的犬科动物,开始纵横驰骋在北美洲茫茫冰原之上。
恐狼是一种凶猛、强悍、顽强的食肉动物。在环境恶劣的冰川期,它们依靠团队的力量成为当时狼族中的佼佼者。恐狼和现在的狼亲缘关系很近,因此从复原图上看不出有太大的差别。但恐狼的体形更加壮硕,撕咬能力也更强,能轻易杀死体形比自己大10倍的猎物。
1854年,第一块恐狼的颚骨化石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市附近的河床上被发现。古生物学家约瑟夫·莱迪首先确定这块化石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狼骨骼,并于1858年将其命名为“恐狼”。
恐狼的生活时代
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拉布雷亚沥青坑是世界上骨化石蕴藏最丰富的地方,也是研究远古动物最有价值的地方之一。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从那里挖掘出3 500多具恐狼骸骨。
恐狼同时代的竞争对手们
恐 狼
在恐狼时代,沥青液体从地下数千米深处渗透出来,到达地表后液体冷却形成了一层硬壳。到了炎热的夏季,沥青硬壳开始软化变成了黏性液体,动物只要走进去就会被粘住。一些食草动物在这里觅食,经常落入这片陷阱。当时,食草动物的数量要远远低于捕食者,因此任何一只猎物也不能错过,恐狼们就是这么干的,但不幸的是,它们自己也因此被沥青夺去了生命。
科学家对恐狼骨骼研究后发现,它们从头到尾的平均长度为1.5米,身高为0.6米,体重约为70千克。恐狼骨骼数量如此众多,清楚地表明了它们是一种群居动物,习惯于集体行动。
不难想象,在晚更新世的北美大陆上,体形硕大又成群结队出没的恐狼一定是各种食草动物的“噩梦”。
二
恐狼是犬亚科犬属恐狼种、已经灭绝的一种动物。它们曾经遍布于北美洲各地以及南美洲的部分地区,然而在距今大约1万年前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解开恐狼灭绝的原因,科学家决定从它们的食物开始研究。
恐狼吃什么?不用说,当然是肉了。
那么,它们主要吃谁的肉呢?由于恐狼已经灭绝,这个看似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在一项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很快便有了答案。
这项高科技就叫“稳定同位素分析”。大多数食草动物吃的是不同种类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和生活环境有不同的同位素标志。这些标志会存储在食草动物的组织和骨骼中,并可以被我们识别。当食肉动物吃下食草动物后,同位素标志会随之转移进入食肉动物的体内。所以,现在科学家只要通过分析恐狼的骨骼就可以知道它们吃的是什么动物了。
研究结果显示,同一时期的食草动物中地懒和乳齿象较少被恐狼吃掉,吃得最多的则是野牛和西方马。原来,恐狼并没有固定的猎物,大概是看到什么就吃什么吧!
不过,野牛和西方马都属于大型食草动物,对于恐狼来说它们也是危险的猎物。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狼群需要大型猎物才能满足生存需要,也可能是猎杀大型猎物有着某种潜在的好处。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每次捕捉野牛或者是西方马,总会有恐狼受伤甚至死亡。因为,恐狼骨骼化石记录了它们每一天所遇到的危险。在拉布雷亚沥青坑发掘的恐狼遗骸中,就包含有几千根恐狼的断骨。这数千根断骨背后就隐藏着数千只恐狼曲折惊险的故事,以及它们的私密生活。
科学家发现,其中一只恐狼化石的尺骨和桡骨,相当于人类小臂上的骨头,竟然长在了一起。正常情况下,这两根骨头应该是分开的。不难推测,这只恐狼“生前”受过很严重的伤,并且因为这个伤,它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大概只能用3条腿走路。
拉布雷亚沥青坑中的发现
恐狼骨骼
恐狼头骨
然而,化石的形态告诉我们,这只无法参与“打猎”的恐狼,却奇迹般地又存活了好几个年头。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恐狼群成员之间或许存在着相互照顾的现象。这一特性与现代狼的习性截然不同。
原来,这看似凶残的恐狼也有着重情重义的一面啊!
三
在晚更新世食肉动物的世界里,物种之间的相互竞争也异常激烈。一旦有猎物被杀死,这顿美味的大餐很快就吸引来其他捕食者,一场尸体抢夺大战便会惨烈上演。
即便在数万年以前,从其他捕食者那里“偷”食物,也是食肉动物之间的竞争手段之一。恐狼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猎物,否则就会被饿死。同一时期它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短面熊和剑齿虎。
短面熊是北美洲生存过的体形最大的肉食性哺乳动物,站起来时高度超过3米,体重超过900千克。更为可怕的是,这家伙还长着超长的四肢和生满利齿的大嘴。它不但敢于、并且特别善于从恐狼嘴里抢夺食物。尽管恐狼群拥有无与伦比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遇到短面熊这个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还是赶紧溜吧……好在短面熊的数量极少,与它遭遇的机会并不太多。
剑齿虎体长约2.7米,重300千克左右,像剑一样的上犬齿最长可达12厘米,即使闭上嘴,仍然清晰可见。它们就是恐狼想避也避不开的大型食肉动物。单只恐狼根本不是剑齿虎的对手,因此遭遇剑齿虎时通常会转身就逃。但如果是恐狼群,它们则会尝试着保护自己的“战利品”。
野生动物与人的大小比较
我们可以想象,在晚更新世的某一天,一群恐狼刚好捕获到一头野牛,大家还来不及大快朵颐,就发现从远处慢慢悠悠地走过来一只剑齿虎。为了保护胜利果实,恐狼群立即将剑齿虎包围起来,然后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从四面八方骚扰和攻击。一只剑齿虎显然无法顾及到自己的前后左右,在一番权衡之后它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四
在霸王当道的晚更新世,为了适应生存,恐狼甚至进化出了快速吞咽食物的“绝招”。 每只恐狼都会用巨大的颌部和前牙,从猎物尸体上扯下大块的肉,它的后牙则专门用来撕肉,所以它们是把肉块整个吞下而不用咀嚼。研究发现,恐狼群能够在几分钟之内便将一头巨大的野牛变成一堆白骨。
但即便是这样,北美洲庞大的恐狼家族也在距今约1万年时彻底灭绝了。统治了北美洲大陆10余万年的恐狼家族为何最终会消亡呢?这个问题从发现第一块恐狼化石开始,科学家便在寻找答案。
很多人认为,恐狼的灭绝是天气剧变所导致的。在大约18 000年前,最后的冰川开始消融,习惯在冰天雪地里捕猎的恐狼对变得温热而干燥的气候极不适应。
对拉布雷亚沥青坑恐狼骸骨最新的研究发现,恐狼的牙齿很多都有崩裂。这个发现说明,恐狼可能曾经习惯于啃食猎物的骨头。当猎物匮乏、食物短缺的时候,恐狼也只好依靠啃食骨头度日。它们啃食的骨头越多,牙齿的磨损和崩裂也就越厉害。气候的改变造成的食物匮乏,或许是恐狼灭绝的原因之一。
在距今约1万年前,冰川期的最后时刻,气候变化确实对于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恰巧就在此时人类穿越了白令海峡来到了美洲大陆。人类带来了长矛、火以及聪明的大脑。他们同样通过捕杀大型动物为食,并且不分食草还是食肉动物,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了恐狼灭绝的速度。
生态的剧变放大了每一种动物的缺陷,人类的活动更加剧了它们的灭绝速度。大约1万年前,恐狼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