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产:理财意识强烈,理财技巧缺乏

2018-10-18

决策探索 2018年19期
关键词:闲钱买房亏损

“新中产,其实是手里有不少闲钱的一群人。”

《2018新中产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主笔孙振曦在直播开始,就用一句简短的话形容新中产的财务特征。“他们不愿意把闲钱攥在手里,但又苦于理财知识有限,不知道如何配置资产。”

《白皮书》上线后,孙振曦在直播间给大家分享《白皮书》的撰写逻辑和主要内容,尤其是新中产在理财方面具有的几大特点。这场付费直播吸引近4000人次关注互动,原本60分钟的分享延长至100分钟。

新中产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如何?他们在理财中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实用的理财技巧可供新中产学习?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分析。

有闲钱,因此有理财需求

新中产在财务上有一定的可投资资产。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新中产的可投资资产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20~50万,第二个层次是50~100万,第三个层次是100~200万,第四个层次是200~500万。

对于这四个层次,根据比例调查结果,每一个层次约各占四分之一。稍有不同的是,去年20~50万这一层次的人稍微多一点,约为28%;今年50~100万这一层次的人多一点,约为29%。

理财意识强,但技巧不足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新中产在理财的几类资产配置上,有银行存款、投资性房产、股票、保险、基金、黄金、信托以及比特币等,他们不会把钱放在同一类资产上,这说明他们的理财意识很强。

但是新中产的理财能力却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理财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没有系统的理财知识架构。我认识很多理财师朋友,他们告诉我,一些专门找他们帮忙理财的新中产,对理财的一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

比如说前段时间的P2P爆雷,或是其他方面的理财骗局,其实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平台在一开始就很有问题,稍微有些理财常识的人根本就不会盲目地跳到这些“坑”里。

但是很多没有理财知识的人,看到某些P2P平台的投资回报率高达20%~30%,脑子一热,完全不了解平台风险性,就只凭运气去大笔投资,最后平台出现问题,钱也拿不回来了。

很多新中产都是这样,理财欲望非常强,但是不懂原理,或者有些人懂一些原理,但是在执行上并没有按照一开始的计划走,导致出现了后续一系列问题。尤其在行情不太好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

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

80%~90%的新中产在投资的时候是亏过钱的,那么他们的亏损阈值是多少?或者说,当亏损达到多少的时候会抛出?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概当亏损达到投资额的10%时,他们就会及时止损。比如说投资50万,亏了5万左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慌了,这时候就算亏了这么多,他们也认了。统计显示,七成以上的新中产都会选择10%这样一个损失率上限。

我们把前面的3个特点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新中产的理财意识和行为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希望在收益或亏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退出;另一方面他们的知识和行为,与现有的风险意识并不匹配。

买房学到了一堂杠杆课

基本上所有新中产,甚至说整个中国都是这样,就是在你买房之前,可能都没有尝试过去借钱,但是为了买房,不得不负债。也就是说,不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在买房过程中学到了人生第一堂杠杆课。

很多新中产都是这样,买房让他们背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债。新中产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负债,因为他们的上一辈就是这样。

新中产对信用卡的使用亦是如此。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新中产在上大学时就申请过信用卡,但是他们基本没有用过。等他们用的时候,也只把信用卡当作一个延期工具,不会去分期。这与我们从小就接受的教育有关,即不到迫不得已、买不起某样东西的时候,不会去借钱。

那么,中国人买不起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房子。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借钱买房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行为。因为你向银行贷款的利率可能是5%~7%,但是房子一年下来利润翻一倍,即收益率能达到15%左右。也就是说,借钱买房的利润比成本高,说明借钱买房是一件划算的事。

大家可能都明白,杠杆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去做评估。有人说,现在房子翻倍的经验是不是已经不适用了?那就要看你是不是能借到更“便宜”的钱。有的人贷款利率是6%~8%,你能不能借到3%~4%这样更“低成本”的钱?

不重视自己的信用状况

因为新中产不借钱,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信用也就不是很关心,不会去了解自己的信用报告。

近一半的新中产从来没有看过自己的信用报告。在我们调查的新中产中,有近50%的人从来没有看过,40%左右的人只看过一次,就是买房的时候。只有15%左右的人会定期查看,并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的信用报告。

很多人会觉得了解自己的信用没多大用处,只要没上国家的黑名单,日常生活就不会受到影响。但实际上,一个人的信用好不好关系到这个人的切身利益。

现在这个社会,我们不只是在买房的时候才需要借钱,生活中需要借钱消费的情况越来越多。例如我们使用信用卡消费,也是需要信用的。如果信用比较好,就会有较高的贷款额度。

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影响他的财务极限。信用好的人,拥有几张较大额度的信用卡,那么当你急需用钱的时候,就能及时贷到自己想要的钱,从而扩大自己的财务极限。但是如果你的信用很差,需要钱的时候就借不到。

猜你喜欢

闲钱买房亏损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孩子,我为什么不帮你买房
无印良品:从亏损10亿到营收1410亿 4年内起死回生就靠这7招
七律·春暮遣怀
Dorel及其Cycling Sports Group报告2016年亏损
大幅亏损的氮肥企业该何去何从
有了闲钱提前还房贷划算吗
“烧钱”可持续性存疑美团被曝全年亏损7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