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意义
2018-10-17金菁
金菁
摘要: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管理会计是企业在面对“新常态”经济环境时经常采用的一项手段。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有利于企业新商业模式的创建,此举既能提升企业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又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构建企业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需要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做支撑,本文对企业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背后意义和重要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构建意义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2-0280-01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我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了高速发展。但受到我国现在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略显疲软,增长速率明显放缓,特别是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年增长率由原来的10%下降至7%-8%。“新常态”这个概念,作为对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形势进行的新的理解和描述,开始不断被人提及并引用,而在“新常態”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将进入全新的环境,面对全新的挑战。
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一方面,我国的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成本不断增加,导致传统行业的生产成本节节攀升;另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价格制定的趋同性,刚性的价格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愈发稀薄,即使对企业加大投资,受边际效益递减的制约,收益也不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部分高端的产业流回了本土,而低端的制造行业则流向东南亚等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使得我国的传统行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因此,要想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对企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而且还需要构建良好的管理会计体系,加强内部的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
一、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研究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当时是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班组核算和资金成本归口的分级。管理会计的正式形成始于七十年代末,对经济责任制做出了具体的完善和深化;再到八十和九十年代,国有企业开始采用内部的经济核算以及责任会计的方法,尽管在职能和管理上还是略显得狭隘,但是已经初具规模;步入二十一世纪,受到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体系的影响,我国的管理会计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应用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改良和进步。2014年我国新颁布的会计文件对管理会计的相关标准给予了统一的规定,在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出台了应用指南,并结合企业实务的案例库,构建了一套科学完整、系统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而在财政部随后下达的各类文件中,更是明确指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匹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保持市场经济体制稳定良好发展的保障,因此我国会计行业在未来将以管理会计改革为重点内容,升级我国的会计体系,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全面建设和广泛应用。
二、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是企业创新商业模式的基础
受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新常态环境下,如何降低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企业急需思考的新问题,同时也迫使企业尽快转换和升级以往陈旧的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传统模式下,企业普遍采用的是推式的营销理念,通过“供销存”和“供产销”来进行经营管理;在决策上则主要依赖以事后反应为主的财务会计信息,对事前和事中缺乏一定的控制。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变更,传统的商业模式渐渐被这个日新月异的网络化时代淘汰,并由此引发了企业成本过高、利润被挤压等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企业应当及时转变商业理念,采用拉动式的经营模式,对供应链进行整合,打通价值链上的各模块,最大程度地发挥价值增值。同时,积极配合国家对智能制造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网络经济、云计算、数字经济等手段进行智能管理,将企业流程再造与内外部价值链管理等活动相结合,打造创新型的成本管理系统,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管理会计信息由于具有一定的前馈控制特点,能够在企业前期的发展决策、流程设计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在运营中进行成本和风险的实时控制,在绩效考核和收益评估时提供标准和借鉴,从而帮助企业创造更大的增值空间
三、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是企业转型的基础
我国大多数的传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过去主要依靠低成本来获得竞争优势,而随着我国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上升的资源成本、劳动力成本,这种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此,企业必须抛开原有的竞争理念,摈弃原本相对落后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通过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革新进行升级,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而在企业发展和升级的这个阶段,管理会计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达到企业改变原有的投资拉动型模式向集约发展型企业逐渐转型的目标。同时,管理会计理念的引入,有助于将企业的经营重点从追求规模速度和利润向评价质量效益转变。此外,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有助于拓宽企业原本的视野,将企业从原本的以低成本为优势向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方向转变,从立足国内的规划向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进行发展。
四、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保障
管理会计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前期的预算管理和后期的实时反馈两个方面。一方面,管理会计通过对预算的管理,可以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寻求最优化的生产组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控制,帮助企业制定一个灵活、可行、有效的经营方案。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可以将在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达给管理人员,更好地反映出预算的执行情况,帮助企业及时做出调整。此外,还可以通过责任会计的应用,进一步明确企业各部门人员的相关职责和义务,不仅为部门和员工的业绩考核提供有效的评判标准,还能激发全员参与到组织内部的降低成本的行动中。总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能够把决策、控制和沟通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进行采集和分析,帮助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在经营和财务上的管理水平,继而提高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