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飞地”对乡村旅游地区的影响及应对对策

2018-10-17雷帅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飞地旅游业居民

雷帅

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向乡村地区渗透,一些乡村地区“飞地”现象日益凸显,形成了独立于乡村地区发展之外的新的旅游发展形态——旅游飞地。本文在分析旅游飞地成因及特征的基础上,以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旅游飞地对乡村旅游地区的负面影响,并对旅游飞地的存在而产生的系列问题提出相关的措施,包括加强居民主体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政府管控、引进旅游开发管理人才等,旨在为乡村旅游地的旅游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实现乡村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保障下,国民旅游需求不断释放,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乡村旅游在经过30余年的发展后,经营方式和业态布局等方面渐趋成熟,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去美丽乡村感受民俗文化,吃农家菜、住民宿、体验农家生活等成为备受欢迎的假日体验。同时,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的“飞地化”现象也日益凸显,如何避免乡村地区“飞地化”,减少旅游飞地对乡村地区的负面影响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一、旅游飞地简述

(一)旅游飞地的概念

飞地指位于其他国家国境内而与本国不相毗邻的领土,或同一国家内位于某一行政区域包围中而为另一行政区域管辖的土地。后来随着飞地现象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飞地经济”形式开始涌现。“飞地经济”是指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主要有“工业飞地”“农业飞地”“资金飞地”“技术飞地”“人才飞地”等多种“飞地经济”表现形式。

“旅游飞地”指旅游产品需求、旅游配套設施与当地不对称,旅游发展定位和经济带动作用与当地发展不协调,旅游投资和消费主要来自外来资本和人员,独立于当地经济发展之外的旅游目的地。其消费群体主要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活动的从业人员以外来人员为主,当地居民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甚微,它降低了旅游乘数效应,降低了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增加了诸多消极影响。

(二)旅游飞地的形成

飞地理论来源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1950年提出的增长极(Growthpole)概念,认为“增长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的发展会同时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吸收资源要素促进自身发展的极化效应;一种是通过经济扩散推动周边增长的扩散效应。当极化效应超过扩散效应,增长极地区越来越发达,周边地区却越来越落后,形成空间上的二元经济,加大区域经济差距,甚至形成独立于周边地区的“飞地”。

“旅游飞地”是旅游发展阶段不成熟的产物,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在经济长期落后的乡村地区,由于某种机遇而进入的旅游业能够一定程度地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但由于当地思想观念和整体人员素质与旅游产业需求存在差异,导致本地人员难以真正融入旅游业中,因而从中获益甚少。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产权不明晰,旅游资源所有者“缺位”、旅游开发中对“外来”资本和企业的严重依赖、社区居民旅游利益主体地位缺失,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重视是乡村旅游地区“飞地”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旅游飞地对乡村旅游地的影响

乡村旅游地区有着城市地区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的发展对乡村地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旅游活动的开展为乡村地区注入了新的经济活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旅游飞地的影响尤为显著。

(一)原住民与乡村旅游地之间空间的隔离和“归属感”的淡化

随着乡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选择从农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空置房,旅游投资商进入以后,有些开发者会根据旅游发展的需要另建新的居住地,将村民迁往新的居住地,加上开发商对地区旅游经营企业的垄断,乡村旅游者大都是一日游,旅游景点的旅游活动、游客的消费活动与当地居民的关联性小,居民难以融入旅游相关活动中,导致村民和旅游者之间以及村民居住地与乡村旅游地之间形成空间上的隔离。

中国人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乡村居民将乡村土地或房屋租出后,部分投资商会对乡村进行重新规划建设,甚至推倒重建,原本熟悉的道路、房屋、树木等都将被新的旅游设施所覆盖,空间上的隔离加上客观环境的变化会使得乡村居民,特别是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主人翁地位的丧失会导致心理上的“归属感”逐渐淡化。

(二)乡村旅游地居民主体地位缺失

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归国家所有,地方政府负责旅游景区的保护、规划和建设等经营管理工作。而地方居民作为旅游资源的所有者,在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往往处于“缺位”状态。乡村居民受客观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对旅游业相关政策和利益关系缺乏了解,在与旅游开发者进行规划商议和利益协商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接受旅游开发者提出的相关措施和政策。

乡村地区居民的迁出使得很多土地和房屋闲置,许多村民选择种植特色植物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由于回收期较慢,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从利用效率上来讲是一种资源浪费。旅游业的进入需要租用大量的土地用来规划建设,这也为乡村地区带来了生机和机遇,因此大部分村民乐于将土地租给外来投资者,忽略了与开发商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否公平,只在乎合同签署带来的额外租金收入。在乡村旅游景点建成后,开发商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几乎垄断了当地与旅游相关的餐饮、酒店、交通、旅行社等企业的经营,建立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本地居民在旅游经营活动中的参与性非常低,在旅游业发展中获益极少。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当地居民的主体地位会逐渐丧失。

(三)利益分配不均,激化地区矛盾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通过雇佣当地劳动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但由于乡村居民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他们难以参与到旅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只能从事保安、环卫工等基础岗位,当地居民的能够从事的旅游相关职位很少。旅游景区产品属性与本地需求的错位,设施构成与周边功能的不对称,消费群体对象的设置都是以高消费的城市居民为主,使得景区周边居民难以融入区域整体发展中。

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酒店、旅行社等基本被外地投资商垄断,当地居民只能通过售卖一些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或者为外地经营业主打临时工,从旅游业中获取收益,游客的消费收入绝大部分流入外地投资者手中,当地居民只能获得微薄的旅游收益,旅游收入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而随着这种局面的持续,村民会由不公转向抱怨,进而对旅游企业产生排斥心理,而当这种角色定位得不到提升时,会进一步激化居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

三、防止乡村旅游地“飞地化”的破解之道

(一)加强乡村旅游开发的监管,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政府应严格规范旅游开发商的准入机制,选择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企业进行合作,杜绝粗放式的土地买卖交易,让政策和政企之间的合作透明化。打破政府垄断建设用地局面,赋予村民流转土地的决策权。应对土地法中“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的规定进行修改,给予被征地农民更多的增值收益。

地方政府应从社区居民的利益角度考虑,合理行使行政权力,规范、引导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规范引导乡村旅游合理布局、农村土地集约使用,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居民理性行使土地流转权,在与开发商的博弈中为居民争取更

多的利益。

(二)鼓励居民参与旅游业,提高居民主体意识

政府和企业应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机会了解和参与旅游业,让居民从旅游业中受益,实现居民与景区的良性互动,促进乡村旅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可对当地居民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适当降低准入门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培训提高居民的经营管理能力。乡村旅游地的居民应主动与开发商合作,参与到旅游业相关活动中,有意识地学习旅游业相关从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旅游发展潮流。

当地居民应提高主体意识,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旅游开发、经营、决策过程中。作为土地产权所有者,居民在与开发商的博弈中应树立主人翁的姿态,不能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可通过推广地方特色的文化和商品,增加本地化旅游吸引力,主动寻求自身利益。

(三)适当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强企业与本地居民之间的联系

在引进外来投資商的同时,应适当引进有利于地区发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打破外来投资商垄断旅游业的局面,加强企业与民间资本的融合。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鼓励外出有志青年回乡创业,支持家乡旅游发展,本地居民可以自主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从旅游发展中获益。企业与本地居民的联系表现在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开发商应放宽本地化经营,增加旅游的地方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高素质人才在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本地人才引入企业运营管理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企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

四、结语

旅游飞地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地区较为普遍,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不足,乡村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外来旅游投资者进入以后,在旅游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无法形成良性对接,因此,当地居民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作为土地资源使用权的所有者,当地居民在旅游发展中参与度低、获益少,与发展良好的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减少旅游飞地的现象,需要当地居民、旅游企业、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形成当地居民与旅游景点的良性互动,互相推动当地旅游业以及各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猜你喜欢

飞地旅游业居民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全省首批南北共建科创飞地揭牌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什么是“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