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代农业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2018-10-17赵界宇,马爽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力

赵界宇,马爽

摘要: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目前国内农业技术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如今各农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质和修养的必备课程。马克思强调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科学实践是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基础,实践出真理,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教育

基金项目:沈阳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项目(QN201702)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60

1 实践的定义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自觉是人类自我解放的一般规律,其是自我意识的必然。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实践活动是以改造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对物质与意识的认识是由实践的规律性来决定的。实践的内在矛盾是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自我解放必然。实践的基本主体是人,时间的基本矛盾是人的基本矛盾,其规律是人的运动规律。人的行为范畴就是实践的行为范畴。

2 研究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提出:“高等院校教育要以知识能力为重。教育学生学会其知识能力,学会手脚脑并用,学会生活生产生存,学会用心做人,脚踏实地做事。”

尽管大学生的成绩水平普遍较高,但确实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并且动手能力较差,沟通能力较为薄弱。我国高等院校应当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注重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良好态度,对大学生起到科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社会地位和优势也更为突出,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当注重自己的实践能力,适应大学这个“小型社会”的竞争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以引导大学生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理,是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及假期有计划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提升自己个人素质、实践能力,培养自信,感受社会形式与社会现实。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过程,也是我国各个高校的实践活动必备课,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打开学生的眼界,并落实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重要环节,也是为了将我国建设更好地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经之路[2]。

4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高校根据以往经历不断总结经验,并且尽量完善大学生实践方法,创新模式的提出,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更好的方法。

4.1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

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很难使大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当然,很少一部分学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琢磨实践内容。而不愿花时间研究的学生却处于一种迷茫状态,并有一种完成任务是负担的心理,导致工作效率低,没有明确的目标,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自然不想投入社會实践。

4.2专业对口机会较少

多数大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岗位,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不愿意花时间去培养一些没有工作经验与工作能力的新人,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找工作难的现象。

5宣传企业项目,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通过学校的宣传,老师的推荐,以及对学生进行项目的简单介绍,并通过邀请企业的相关人士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项目进一步了解,与此同时,借助企业的微信公众平台和QQ群向学生进一步的宣传项目和企业文化。由此招募优秀大学生报名参加企业社会实践。最终通过初选的学生再进行面试,确定企业社会实践最终结果。

6实践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也充实了学生在学校学不到、学不懂、学不透的知识,让学生更加了解对口专业的内容,并且让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的未来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从学生角度出发,使其更加明白社会的残酷,只有实践能提升能力,也更加了解专业知识,同时让学生更加完善自己,全面发展。从学校角度出发,不仅能让学生本身有所提升,也让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收获。

7结语

社会实践使当代大学生增长无限知识与动手能力,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加强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此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共同的价值观追求,不仅能真正在大学生中凝聚起巨大的价值共识和思想共鸣,而且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婕.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模式的构建[J].山西财经大学,2012.

[2]毕礼进.浅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艺术系,2018.

作者简介:赵界宇,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生物工程。

通讯作者:马爽,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提取与利用。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