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因摄影而改变的古城

2018-10-17吕梦琦王皓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39期
关键词:普罗电瓶车摄影展

吕梦琦 王皓

參观者在平遥古城欣赏摄影作品

早上六点多,游客还没有涌进平遥古城,肖三元早已驾着绿色电瓶车在城门口等候即将到来的顾客。电瓶车票每张30元,不限乘坐次数。这个长相憨厚的中年男子经营有方,每年能获得近6万元收入。

肖三元并不是一位纯粹的电瓶车司机,他还经营着一家小型会展服务公司,这让他的年收入增加到十几万元。

“这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给我的馈赠。”肖三元说,每年一度的摄影盛会不仅让他在失业后有了新工作,也让他成了一名摄影爱好者。他有一台价值1万多元的专业数码相机,拍摄的作品甚至曾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展出过。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至今仍有3万多名和肖三元一样的居民住在城内3000多处古民居里。绝大多数居民靠公共服务岗位、开店铺和用老房子经营家庭客栈分享着古城带来的发展机会。

当地政府决定在平遥古城举办国际摄影展并非出于偶然。“平遥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要充分开发它的旅游价值还需要~个支点,古老的建筑和摄影是最完美的结合。”平遥县副县长刘光明说。

首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于2001年9月开幕,吸引了16个国家和地区的摄影师参加。如今,有人称其为“中国的摄影奥斯卡”。

“已累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0余名摄影师来平遥参展,观展总人数达450多万人次。”刘光明说。

和那些明清风格的老房子一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为平遥古城内最显著的标志。每条街巷都有许多家庭客栈的门口上方挂着印有“摄影家协会驻地”的红色条幅。在废弃工厂改建成的展区里,35个国家和地区3489名摄影师的15592幅作品正在展出。

自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9月19日开幕以来,每天都有上万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涌入。“没有摄影展,就不会吸引这么多人。”肖三元说,摄影展的巨大影响力让当地政府愿意花更多钱来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大古建筑的保护力度。

官方数据显示,2001年平遥古城的年游客量不足60万人次,但2017年已经达到1297.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46亿元。

与此同时,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也让更多外国人来到平遥古城,为这座古城平添了一些国际化元素。

“我们每年接待7000多名客人,超过60%是法国游客。”赵晓红说。这位中国女性和她的丈夫在2010年将祖上传下来的房子恢复旧貌,在平遥开了一座家庭客栈,每年能收入50多万元。她穿着蓝色短裙,化了淡妆,说话彬彬有礼,看起来更像一位都市白领,而非生活在小县城的居民。

“每天与来自大城市和国外的游客打交道。人的眼界会变得更开阔,也会无形中提升修养。”赵晓红说,她现在能用英语和外国游客简单交流,并能说一点点法语。

法国摄影师白美仙(中国名)先后多次到平遥寻找古城背后的故事。她拍摄了许多古城居民的生活照,有街头卖菜的大爷,也有小店里的女理发师和古装打扮的轿夫等。

“平遥古城充满了吸引力,这里的建筑古老而精美,人充满了善意,让我想起法国的普罗万古城。”她说。2015年,她将在平遥古城拍摄的照片重新整理,在普罗万开了个人摄影展,向当地观众介绍这座东方古城。

事实上,早在2005年平遥古城就与法国普罗万市缔结为友好城市。2015年,双方互设了旅游促销展示区,进一步增进旅游文化交流。

“文化永远是平遥古城的灵魂,这是平遥古城重获新生的终极密码。”刘光明说,依托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来的知名度,平遥县政府陆续打造了平遥中国年、平遥国际电影展、平遥国际根雕节等众多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平遥古城在变,带着平遥的人和平遥的故事也在变。”刘光明指着一个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说,等这个投资40亿元的项目建成,平遥古城将会给游客带来更多惊喜。

猜你喜欢

普罗电瓶车摄影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湖南省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选登
张超摄影展
绿色出行须有章
挡风玻璃
丢车丢脸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北京市旅游委机关工会第四届摄影展
蝶恋花
用一些赚钱的时间来赚快乐
一定抓到那个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