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正在吸食生命?
2018-10-17张晓东
张晓东
今年早些时候,一则发布时间已有3年之久的视频,再度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
视频中,一位动物保育人员用镊子将一支已经扭曲的塑料吸管从一只海龟流血的鼻孔里慢慢取出,整个过程看起来非常痛苦和残忍,甚至可以说是血腥。
很快,这则视频获取了超千万的观看量,并随之引发了西方社会公民们的道德恐慌。
抵制?
塑料污染不是什么新议题,自从塑料被发明以来,它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就一直是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这种不可降解的材质在被遗弃到大自然之后,很容易对一些动物的健康和生存造成危害。而“病毒视频”的强大传播力,突如其来地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
包括星巴克、宜家、希尔顿在内的一些公司,宣布加入停用塑料吸管的行列;包括加州、新泽西州、佛罗里达州以及西雅图市在内的一些美国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了限制生产和销售塑料吸管的政策。
不过这场“抵制塑料吸管”的社会运动,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响应,甚至还遭到了某些群体的反对和质疑。比如,有残疾人权益群体表示,塑料吸管,特别是可弯曲的那种,是某些残障人士不可或缺的生活辅助用品。
另一方面,一次性的塑料吸管在整体塑料垃圾中的占比非常低,就它本身来说,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没有人们所预想的那样显着(对比起来,就连渔业器械的危害也比塑料吸管要大很多)。那么,如果塑料吸管只是一个大问题中的微小部分,为什么我们不把花在抵制塑料吸管上的时间和金钱用到其他更有效率的环节(譬如对塑料制品的整体监管)呢?
回收?
一些观点认为,塑料吸管的“一次性属性”太明显,它很容易被随意遗弃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而不是像大件的塑料废物那样被妥善回收。“吸管体积太小,有些乱扔垃圾的人因此会产生一种自己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太大污染的错觉。”加州海洋生物保育人士谢丽·丽普亚特说。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吸管的迷你身材,在潜意识里助长了人们乱扔垃圾的勇气,但事实上,这也是问题的关键之一。“在生活垃圾被收集、转运以及处理的过程中,总会有像吸管这样的小型物体散落出来,被遗忘在错误的角落。或许你家厨房的垃圾袋破了一个洞,或许你所在城市的垃圾箱设计得不合理,或许负责转运垃圾的师傅今天心情不太好……”丽普亚特举例说。
此外,不少公众还认为塑料吸管是一种可以被回收再利用的废物,因此不是什么大问题。“当有些人听说塑料吸管对海洋生物的健康造成危害时,他们会回应说自己从不乱扔垃圾,并且每次都会记得回收塑料,因此自己不是问题所在。”丽普亚特说,实际上,塑料吸管很难被回收再利用—塑料回收工廠通常只接受大件的塑料废物,而对吸管这样的垃圾不感兴趣。
等待吸管的宿命
一旦一支塑料吸管被置于野外,经年累月之后它不可避免地要流入江河湖海中—这要多谢风和雨,它们的力量足以将体积小、重量轻的塑料吸管移动到自然水体中。“就好像《海底总动员》所教导的那样,城市的下水道距离海洋并不遥远。”丽普亚特说。
有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天就有5亿支吸管被遗弃(这意味着每人每天大约1.5支的消耗量)。有专门负责清理海滩垃圾的环保组织在一项研究中声称,美国各地的海滩上每年废弃的吸管大约有75亿支之多。
在进入海滩和海水后,等待吸管的宿命将会是“粉身碎骨”:在海浪的拍打和紫外线的聚焦下,塑料吸管有很大可能会变成小块的塑料碎片;在海风和海浪的强大作用力下,近海的塑料碎片有很大的机会开启一场远洋探险,最终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洋中心巨型垃圾岛的一部分。
还有一些碎片则会沉入海底,成为海底洋流中的一部分。正如一些互联网视频和图片所展示的那样,这部分碎片最容易成为海洋生物的噩梦。
海洋生态专家卡拉·拉文德表示,迄今仍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抵制塑料吸管的使用,能够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十分显著的效用。拉文德分析称,塑料吸管突然间成为众矢之的,是因为戒掉它这个小目标并非难以实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喝饮料的时候有没有吸管都无所谓,如果你不是残疾人或是小孩的话,停用吸管这个习惯很快就可以养成。”
塑料吸管虽然并不是全球塑料污染危机中的核心,但如果人类社会能够从解决这个小问题做起,我们距离生态和谐的目标就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