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莓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2018-10-17陈忠宪,姚环宇,张学明,郑亚杰,陈玉波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化学防治灰霉病生物防治

陈忠宪,姚环宇,张学明,郑亚杰,陈玉波

摘要:灰霉病是草莓产区的主要病害,在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中,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时造成草莓果实变褐腐烂,给草莓种植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概括了草莓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时发生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莓;灰霉病;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基金项目: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特种果树设施栽培创新团队》。任务书编号:CXGC2017TD012;吉林省地方标准项目《无公害农产品 草莓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任务书编号:DBXM015-2018

中图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41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色泽艳丽、营养丰富、风味浓郁、结果早、适应性广、效益高等优点而备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我国草莓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草莓产业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莓的消费量随之增高。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既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又提高果品的安全性,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的草莓田中均普遍发生,造成果实腐烂,直接降低草莓产量和品质,在棚室栽培中尤为严重。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草莓灰霉病的研究进展及生产实践经验进行综述,为草莓生产者提供参考。

1 发生规律

灰霉病是我国草莓产区主要的真菌病害,主要是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 (Botrytis cinerea)侵染所致。近年来,发现了葡萄孢属的其他致病菌有:草莓葡萄孢(B. fragariae)、卡罗莱纳葡萄孢(B. caroliniana)、中华葡萄生葡萄孢(B. sinoviticola)[1]。

灰霉病主要为害草莓的果实和花,也危害叶片、叶柄和匍匐茎等器官。草莓灰霉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条件适宜时通过气流、水或农事活动等传播。

适宜草莓生长的温度基本都适合病原菌生长。影响草莓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主要因素是湿度。当相对湿度大于80% 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且空气湿度高,有利于灰霉病病菌蔓延。果实在灰霉病菌侵染后,果面先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块,组织腐烂,直接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2]。

另外,草毒灰霉病易从伤口侵入植株体内,阴天时间对草毒灰霉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在适宜温度下,当持续阴天时间超过12小时,会发生草毒灰霉病[3]。

2 防治措施

2.1 农业措施

2.1.1 栽前准备 避免在番茄、辣椒等与草莓有共同病害发生的前茬作物上定植草莓。

定植前进行高温闷棚、熏蒸处理或用真菌杀菌剂进行棚室灭菌,对棚室的墙面、地面都要进行灭菌,保持棚室内清洁。露地栽培时注意排水,保证垄面及花果附近不积水。

草莓苗定植前应使用杀菌剂浸泡0.5~1小时后定植,对病害进行预防。

2.1.2 选择抗病品种 栽培时应选用抗病品种,降低病虫害防治压力,减少使用农药。

2.1.3 栽培措施 覆盖黑色或灰色地膜,使用膜下滴灌进行灌溉,防止果面与土壤直接接触感病,同时,降低环境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控制植株的长势,避免植株旺长。根据草莓品种的植株生长强弱和冠辐等特性确定合理的定植密度,并及时摘除老叶病叶,保证植株通风透光,有良好的生存环境。

研究表明,花瓣脱落较慢的草莓更易感灰霉病。去除草莓果实上衰老花瓣可显著降低果实灰霉病的发病率[4]。

2.2 生物防治

在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措施中主要应用的有木霉、酵母等有益真菌,武夷菌素等链霉菌,芽孢杆菌、假单胞菌等细菌,通过对致病病菌的拮抗作用、竞争作用及重寄生作用和对植物诱导抗性、促生作用达到防治灰霉病的作用[5]。

目前,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已成为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登记农药。

近年来,国内外可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植物源提取物,主要集中在唇形科、菊科、禾本科、桃金娘科、十字花科、樟科等,不同植物源提取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不同[6]。

2.3化学防治

在草莓灰霉病发生严重的地方,往往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禁止在草莓上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尽量选用低毒農药。在果实收获期不使用农药。在草莓上登记的防治灰霉病的常用化学农药及防治方法有: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50~675 克/公顷喷雾。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600~1000倍液喷雾。38%唑醚·啶酰菌水分散粒剂600~900 克/公顷喷雾。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300 ~450 毫升/公顷喷雾。使用化学农药时,应采用多种农药轮用,避免单一农药产生抗药性,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在草莓灰霉病的化学防治中,有些生产中常用的药剂并不是草莓灰霉病专用的登记农药,而且很多已产生抗药性。研究表明,草莓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均已产生抗药性[7]。

使用登记的专用农药进行防治,才能保证草莓果品的安全性,规范使用农药,以减少化学药剂的残留。

3 展望

灰霉病是草莓产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泛,为害严重,因此防治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栽培措施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通过温湿度调控,去除病害发生的环境。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规范农药的使用,使用登记农药。截至2017年12月29日农药登记公告,在我国取得登记用于防治草莓灰霉病并在有效期内的农药产品共22 个,其中生物农药有6个[8]。农业病虫害防治已开始向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方向发展。

由于灰霉病具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病原菌易变异等特点,因此防治草莓灰霉病是一项长期且重要的工作。相信未来,通过对植物源农药和拮抗微生物的不断研制,必然会对草莓病害实现绿色防控,全面提升草莓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国珍,钟珊.草莓灰霉病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8,44(02):1-10.

[2]潘以楼,朱桂梅,郭建.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02):299-304.

[3]张绍民,候奇,谷继成. 温室草莓灰霉病的发病规律[J]. 北京农业,2013(03):70-72.

[4]韩永超,曾祥国,向发云,杨肖芳,袁华招,陈丰滢,顾玉成.草莓花瓣脱落对果实灰霉病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2):4460-4468.

[5]童蕴慧,纪兆林,徐敬友,陈夕军.灰霉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2003(03):131-135.

[6]刘芳,阳盼,王,张亚,廖晓兰.利用植物源提取物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研究概况[J].农药,2014,53(07):473-477.

[7]潘以楼,朱桂梅,郭建.江苏草莓灰霉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J].江苏农业学报,2013,29(02):299-304.

[8]郑庆伟.目前登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农药产品[J]. 农药市场信息,2018(03):35.

作者简介:陈忠宪,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草莓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通讯作者:陈玉波,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草莓育种、栽培和组培快繁技术。

猜你喜欢

化学防治灰霉病生物防治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