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10-17李勇,张磊,曹鸿鹏,邹思佳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对策研究发展

李勇,张磊,曹鸿鹏,邹思佳

摘要:解决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难题,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解决大气污染、缓解环境污染压力、促进农业、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及措施,为日后农作物秸秆的发展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发展;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S3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19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且产量巨大,已成为世界上秸秆产量大国。但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大量的秸秆都被焚烧或遗弃,这不仅是对秸秆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秸秆的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等问题更加凸显。为了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相当重视,并提出了“五料化”重点领域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秸秆使用中存在的“三低一重”的问题依旧严峻。因此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是时下我国国情的需要,积极探索秸秆利用的新道路,找寻扩大秸秆资源效益的新方法,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1]。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秸秆回收难度大;政府指导宣传推广以及政策扶植不强;新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力度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未调动起农户和企业的积极性[2]。

1.1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方式单一

从目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上来看,多样性发展不均,主要是以秸秆直接还田为主,而作为饲料、生物燃料,基料等方面应用量很少,产业化发展就更加的落后。

1.2秸秆回收难度大,多数就地处理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秸秆的收储体系还不完善,收储点的规划和建设还都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的推广和执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较快,青壮劳动力都进城打工,种地多以老人和妇女为主,且秸秆田间分布零散,所以农民对秸秆回收意愿不强。并且回收秸秆时存在运输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更制约着秸秆回收再利用的发展[3]。

1.3政府宣传推广以及政策扶植力度不足

近年来,国家一直宣传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资源,要变废为宝,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反之,弃之为废,烧之有害,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家一直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农户、企业对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资金投入,但还未形成有效稳定的机制来保证政策的执行,且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补贴,资金量不足以调动农民和企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1.4新型农业科技投入、研发和推广力度不足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推进需要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的辅助。一是我国的秸秆收集方法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开发新设备的研究机构、企业也不多,专业的科研人员短缺,投入的研发资金不足;二是农民素质不高,不会主动学习和使用新技术、新机器。推广跟不上,更难提高新科技的普及率。

1.5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民积极主动性不高

市场对秸秆综合利用前景的短视,农作物秸秆的经济效益表现不足,使得市场上的优势资源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秸秆的使用开发中来,未展现出秸秆的巨大综合效益,无论是经济上的收益,还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2.1完善秸秆使用的多样化、多维度

秸秆的使用场景多种多样,应深挖农作物秸秆自身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秸秆的炭化、活化技术;秸秆转化为食用菌培养料的技术;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新能源的技术;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的技术;秸秆转化为土壤肥料的技术;以及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工业化产业的发展[4]。

2.2建立健全秸秆回收处理体系

政府要加快秸秆收集点的建设,提高秸秆收集点的覆盖面积,建立和完善秸秆回收、运输、处理等相关体系。推广秸秆回收的全程机械化(包括秸秆收获、粉碎、打捆)解决田间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处理的难题。

2.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有力保障秸秆综合利用的开展

政府要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识,使其上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政府财政补贴,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的设立,信贷发放,税收减免等方面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积极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益处——利国利民,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引导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激励大众都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中来[5]。

2.4注重创新科技投入和研发,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不断加强产学研方面的结合,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领先的相关农业机械。

2.5完善市场机制,推进秸秆产业化进程

扩大秸秆资源的综合效益,完善秸秆资源在市场上的循环使用,推进秸秆产业化进程,使得秸秆资源在养殖、种植,新能源、清洁能源,工业原料等方面环环相扣,尽最大程度发挥秸秆资源的效益,减少污染排放,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立志.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产业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25-1132.

[2]肖体琼.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0(12).

[3]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J].行政与法,2012.

[4]王金武,唐汉,王金峰.东北地区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7,(05):1-21 .

[5]石祖梁,刘璐璐,王飞,李想,常志州.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06):

16-22.

作者簡介:李勇,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农业综合研究。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对策研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吉林省秸秆资源开发潜力及能源化综合利用效果分析
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工业化生产现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