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自然融古今 化诗意显空灵
——解读画家泓钰

2018-10-17王保真

新产经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画展当代艺术书画

◎王保真

在北京画家村宋庄南边的一个小巷子里,住着一位名叫泓钰的画家。她是一位有个性的画家,一是她的画作涉猎广泛,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还有许多的现代构成和意识流抽象风格的作品;二是她从来不主动参与一些画家的聚会和活动,也拒绝加很多的书画群;三是她从不出去推销自己作品,只是一个人在不大的小院,默默地沉浸于属于自己的创作天地。

泓钰原名叫刘小红,1971年出生于山东潍坊市的一个小村庄,受家里人的影响,她自幼就喜欢民间艺术与绘画。在济南做工期间,她就买了一些书画方面的书籍,一有空闲就自己翻看。2013年,她毅然辞去旁人很羡慕的高薪工作,到北京传媒大学文学创作院去进修书画,师从蒋彩萍等著名教授,系统学习中国画理论和技法,经过两年的苦心钻研学习,她在绘画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优异成绩。

认识泓钰是从看到她的画作开始的,她不光画山水、花鸟,也画莫迪利亚尼,还画市俗的门神,她把其文化内延外化成当代的视觉思索,包括当下文化的一些变化状态,令人惊叹她的艺术视角的独特和深厚。泓钰的作品画面以简洁、高古、淡雅明丽见长,上溯唐宋,近追元明清历家高手,十多年来,始终如一,师自然融古今,化繁为简,拙笔巧用,逐渐形成自己诗意入画、浓淡空灵的妙境,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其它展览,并于2016年秋在山东青州成功举办“翰墨青州泓钰画展”。

“当物质条件允许的时候,能证明你喜欢一个画家作品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买下它们”,小仲马的这番话也是我想对泓钰女士说的,泓钰告诉我说她七、八年来一直在蜗居,在思考,也没有卖画,家里人都说她是败家娘们,艺术界和生活圈对她而言就是无望的存在,无耐的对白。她的这种“神经病式”的行为艺术常态构筑起了她的自我封闭、心无庞鹜的艺术语言和无所不及、挥洒自如的艺术气度。

她的绘画是轰轰烈烈大时代挟裹,也是嗡嗡回响小世界的碎念,她一直以单纯的笔墨呈现出当代艺术非具体的回应,并制造出另一类消失和现实,精细严谨、慵懒、模糊与坚硬。尽乎苛刻地在艺境与感官体验上碰触,柔软地溶解在她作品中,体现在无限的视觉意识思绪中,身处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风起云涌的异变使人们很难保持在静态的事物之中,回味鉴赏人类文明的万紫千红,她的作品努力地让我们停下来,凝视看一看内在宣泄的静然,并让我们尝试理解艺术家这一时刻并不厘清的光辉闪烁。

艺术家提醒我们尊重所有文明,秉承了非对抗的哲学理念,强调事物的内在相关性,并尽力弥补自身文化格局的缺憾,以熟知的画材呈现出对当代艺术繁复式层面的疏解,这其中人们或可以领悟到隐喻其中之艺术诸多问题。艺术问题有时也是世界问题,艺术是对世界的美丽诠释,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总是力求完美,终尽余生。

好在世界在变,泓钰也在变,因为她的执着坚守,让许多人开始认识这位另类的女画家,2017年6月,她的作品入选建党九十六周年《民族百花,共享和谐》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2017年6月她的作品入选房山区文联举办的迎接十九大《堂上飞歌》画展并被收藏;2017年7月她的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第十届中国西部大地情画展。远在新疆阿克苏的朋友通过四川好友喜欢上泓钰作品,一次就订购了50幅山水,并且还邀请泓钰到他的公司创作,一驻就是半年。北京的一些画廊和团体以及收藏家也开始积极预约泓钰为他们创作精品。展现在画家泓钰面前的无疑是一条铺满鲜花的金色大道,这应验了一句古话:“功夫不负有心人”。

猜你喜欢

画展当代艺术书画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卡通画展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六一』画展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小小书画廓
奇妙画展暗藏玄机
妙妙画展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