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仙人掌图的等价命题

2018-10-17慧,姚兵,2

关键词:图论端点仙人掌

孙 慧,姚 兵,2

(1.西北师范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图论中的图可根据不同的依据分为不同的图类。 比如, 根据图是否有向, 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 根据图是否有环和重边, 可以分为简单图和非简单图; 根据图是否含圈, 可以分为无圈图和非无圈图; 根据图是否连通, 可以分为连通图和非连通图等等。 已知, 图论学科里的树在复杂网络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树的性质、结构、特点已经被许多的学者深入研究过[1-6]。 例如:任何一颗对虾树都有一个奇优美标号和奇优雅标号[7-8]。 但是除树以外, 图论中其余的图是否也有优秀的结论呢? 将复杂转化为简单, 从未知到已知, 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方法之一。 已知, 网络模型中的生成树与网络的拓扑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9-10]。 仙人掌图被用于建立由环形局域网构成的复杂网络的模型, 刻画这类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网络的信息传输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许多学者都把仙人掌图作为研究对象[11-16]。

1 定 义

在文献[11]中, 王晓敏等人给出了树的若干等价命题。 本文给出仙人掌图的15种等价命题及其证明。 文中所考虑的图均为有限、无向、简单图。 一个图称为仙人掌图, 也叫树形图, 是指它的任何2个圈最多有一个公共顶点。 换句话说, 该图的每个块要么是圈, 要么是完全图K2。 为了给出仙人掌图的等价命题, 必须先将仙人掌图泛化成一棵树。 反过来, 也可以将任何一棵正常的树转化成仙人掌图, 从而给出仙人掌图的构造及其拓扑性质, 为这种模型新描述的网络提供了可靠、准确的数学方法。 下面给出泛化方法和新概念。 泛化是指将仙人掌图转化为泛树的过程, 细节如下。

1)对于仙人掌图的任何一个有k个顶点和k条边的圈, 去掉这k个顶点,k条边, 并用一个特殊的顶点——三角顶点(用一个小三角表示, 记为upc, 其中u是顶点,pc是pan-circle的缩写)来代替这个圈。 如图1所示。

图1 一个泛化三角顶点Fig.1 A pan-triangular vertex

对仙人掌图中只有两个由一个公共顶点连接的圈, 除了要将这2个圈泛化为2个三角顶点外, 还要将公共顶点用一条特殊的边——泛化边(用两条平行线段表示, 记为ep, 其中e是表示边,p是pan的缩写)来表示, 见图2。

图2 一条泛化边Fig.2 A pan-edge

当仙人掌图中有3个及3个以上的k个圈由一个公共顶点连通时, 除了要将k个圈泛化为k个三角顶点, 还要将这个公共顶点用一个特殊的顶点——方顶点(用一个小正方形表示, 记为ups, 其中u是表示顶点,ps是pan-square的缩写)来表示, 再将表示k个圈的k个三角顶点用泛化边与方顶点分别相连。 图3给出一个例子。

图3 一个泛化方顶点和四个三角顶点Fig.3 A pan-square vertex and four pan-triangular vertexs

本文在此规定: 因为三角顶点和方顶点都是仙人掌图泛化后得到的, 所以将三角顶点、方顶点和正常顶点统称为泛顶点, 其中三角顶点、方顶点也称为泛化点。 泛化边和正常边统称为泛边。

2)泛树是指仙人掌图通过泛化后得到的泛化图, 记为Ptree。 泛树一般有3种顶点: 正常顶点, 三角顶点, 方顶点; 泛树包含2种边: 正常边, 泛化边。 见图4中的例子。 关于泛树的基本参数有:

泛树的顶点集Ptree=Vf∪Vp, 其中Vf表示正常的顶点的集合;Vp表示泛化点的集合。 泛树的边集E(Ptree)=Ef∪Ep, 其中Ef表示正常的边的集合;Ep表示泛化边的集合。 根据泛化的过程, 可计算在泛化过程中去掉的顶点个数M和边数N: 泛树的顶点个数|V(Ptree)|=|V(G)|-M; 泛树的边数|E(Ptree)|=|E(G)|-N, 其中G是泛化之前的仙人掌图。

泛度是指泛树中与某顶点v(这里的v可能是正常的顶点, 也可能是泛化点)关联的边(这里的边可能有正常边, 也可能有泛化边)的数目, 例如, 泛顶点v与s条正常边,t条泛边关联, 则v的泛度为deg(v)=s+t。δ(Ptree) 和Δ(Ptree) 分别表示最小泛度和最大泛度。泛叶子是指泛度为1的泛顶点。 若v是正常的顶点且与之关联的边全是正常的边, 则v的泛度与图论中顶点度的定义完全相同。符号nd(G) 表示图G中泛度为d的泛顶点的个数,见图4。

图4 泛树Fig.4 Pan-trees

3)泛化圈是指含泛化点和泛化边的圈。不含泛化点和泛化边的泛化圈, 就是图论中的圈; 泛路是指含泛化点和泛化边的路。不包含泛化点和泛化边的泛路, 就是图论中的路。

4)泛缩边图G·e是删去G的泛边e, 重合e的2的个端点新得到的图, 其中, 若泛边e的2个端点都是正常顶点, 则将泛边e的2个端点重合为正常顶点; 若泛边e的2个端点都是三角顶点, 则将泛边e的2个端点重合为三角顶点; 若泛边e的2个端点一个是三角顶点, 一个是方顶点, 则将泛边e的2个端点统一重合为方顶点; 若泛边e的2个端点一个是泛化点, 一个是正常顶点, 则将泛边e的2个端点统一重合为泛化点。

5)给图G的两个不相邻的泛顶点u和v之间添加泛边。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具体添加哪种边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u和v中至少有一个是正常顶点, 则添加一条正常边; 若u和v都是泛化点, 则添加一条泛化边uv=e+, 再删除G的一条不是e+的泛边e-, 称这种运算为P(e+,e-)-运算, 也说对图G实施了一次P(e+,e-)-运算。

6)泛化图G的泛割边是指使得分支数目ω(G-e)>ω(G)的泛边e; 泛化图G的泛割点v使得分支数目ω(G-v)>ω(G)。

7) 生成泛树是指泛化图的生成树。设泛化仙人掌图得到的泛树有n个泛顶点, 且除泛顶点和泛边这样的符号不同外, 恰好形似n个顶点的完全图, 则称这样的泛树为仙完全图。 记为Kn*。 只有一个泛顶点的仙完全图记为K1*。

2 等价命题和证明

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 以下说到的顶点是上一节定义的三种顶点的一种; 说到的边可能是正常边, 也可能是泛化边。没有说到的符号及术语均采用图论的标准。

定理1设图G是非平凡简单图,H=Ptree是G的泛化图, 则下面的命题两两相互等价:

1)H是泛树。

2) 对p个顶点的连通泛图H实施一系列P(e+,e-)-运算后, 总可以得到一条p个顶点的泛路。

3)H的任意一对顶点由唯一的一条泛路连接。

4)H恰有|V(H)|·[|V(H)|-1]/2条泛路, 且任意一对顶点有泛路连通。

5) 对于任意的边e∈E(H),H是使得图H-e不连通的最小连通图。

6)H连通, 且 |E(H)|=|V(H)|-1。

7)H无泛化圈, 且 |E(H)|=|V(H)|-1。

8)H连通,δ(H) ≥ 1,Σv∈V(H)deg (v)=2[|V(H)|-1]。

9)H满足连通且n1(H)=2+Σ3≤d(d-2)nd(H)。

10) 令连通泛化图H=H0, 则存在k≥ 1 ,使得图Hi=Ptreei(i=1,2…,k)至少含有Δ(Hi)片泛叶子, 删去图Hi的Δ(Hi)片泛叶子得到图Hi+1, 且Hk=K1*。

11) 图H的每条泛边都是图H的泛割边, 且 |E(H)|=|V(H)|-1。

12) 图H的每个泛度不为1的泛顶点都是H的泛割点, 且 |E(H)|=|V(H)|-1。

13) 图H连通, 对于任意的边e∈E(H), 图H的生成泛树的个数等于泛缩边图H·e的生成泛树的个数。

14) 当m≥ 3时, 连通图H不是仙完全图Km*, 且对图H的任何2个不相邻的顶点u和v添加边uv, 则图H+uv含有唯一的泛化圈。

15) 设H≠K1*∪K3*或者H≠K2*∪K3*, 且 |E(H)|=|V(H)|-1, 对于图H中任何两个不相邻的顶点u和v添加边uv, 则图H+uv含有唯一的泛化圈。

证明本证明用 “i) →j)” 表示根据命题i)来推证命题j), 其中1≤i,j≤ 15且i≠j。

1) →2): 因H是泛树, 故图H无泛化圈。 若H为泛路, 证明完成。 若图H不是泛路, 则图H的泛叶子数目n1(H) ≥ 3, 其中有2片泛叶子x,y在图H的一条泛路P=xu1u2…uky上, 另外一片泛叶子w与图H的顶点w′ 相邻。 对图H实施一次P(e+,e-)-运算, 其中e+=yw,e-=ww′, 得到新图H1的一条泛路P+yw, 且有一度顶点的个数n1(H) ≥n1(H1)。 像这样进行下去, 一定存在k, 使得图Hk是一条泛路。 命题2)得证。

2) →3): 因为图H是连通图的, 所以H的任意一对顶点u和v之间至少由一条泛路P(u,v)连接。 假设连接顶点u和v之间的泛路不唯一, 存在不同于泛路P(u,v)的另外一条泛路Q(u,v), 这2条泛路必将导致图H的一个泛化圈, 那么对图H实施多少次P(e+,e-)-运算都不能减少泛化圈的数目, 从而无法得到一条泛路, 这矛盾于命题2)。 换句话说, 图H的任意一对顶点u和v之间有且仅有一条泛路P(u,v)。

4) →5): 假设命题5)不成立, 则存在图H的一条边e, 使得删去边e的余图H-e是连通的, 可知图H-e至少有|V(H-e)|·[|V(H-e)|-1]/2条不同的泛路。 因为|V(H)|=|V(H-e)|, 说明图H的顶点之间至少存在1+|V(H)|·[|V(H)|-1]/2条不同的泛路, 这与命题4)矛盾, 命题5)得证。

5) →6): 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V(H)|=2时, 因为一条边仅能连2个分支H1和H2, 立得 |V(H1)|=|V(H2)|=1, 所以余图H-e不连通, 从而算出|E(H)|=1=2-1=|V(H1)|+|V(H2)|-1=|V(H)|-1。 假设当|V(H)|=k时, 命题6)成立。 现证|V(H)|=k+1时的情形。 由于对任意一条边e∈E(H), 命题5)保证图H-e不连通, 且H-e只有2个分支L1和L2。 由数学归纳法, 知|E(Li)|=|V(Li)|-1,i=1,2。 故得

|E(H)|=|E(L1)|+|E(L2)|+1=|V(L1)|+|V(L2)|-2+1=|V(H)|-1。

正是因为删去泛化圈上的边e后, 不能使图H是图H-e不连通的最小连通图, 故H无泛化圈, 命题6)得证。

6) →7): 假设图H含有泛化圈, 并且删去泛化圈中的任意边e后, 得到的图H-e仍然连通, 如果H-e不含泛化圈C, 则停止; 反之, 则继续删除泛化圈C上的一条边, 像这样进行下去, 直到所得到的图不含泛化圈为止。 设全体删除的泛边集合为E1。 上述过程保证H-E1是不含圈的连通图, 并有等式|E(H-E1)|=|V(H-E1)|-1成立。 注意到|V(H)|=|V(H-E1)|, 那么

|E(H)|=|E(H-E1)|+|E1|=

|V(H-E1)|-1+|E1|=

|V(H)|-1+|E1|≥ |V(H)|,

这与命题6)矛盾。 因此,H不含泛化圈。 用数学归纳法易证得 |E(H)|=|V(H)|-1。

7) →8): 假设图H有m个分支H1,H2,…,Hm, 其中m≥ 2。 由命题7), 得每个分支Hi都满足等式 |E(Hi)|=|V(Hi)|-1(i=1,2,…,m)。 又因为图H的边数目, 有下面的等式

成立。 再结合命题7), 得到m=1, 这与m≥ 2矛盾。 从而图H是连通的。 需注意H≠K2*∪K3*, 又因为∑v∈V(H)deg (v)=2|E(H)|, 立得命题8)。

8) →9): 假定图H不连通。 一般地,H有m个分支H1,H2,…,Hm, 其中m≥ 2。 由命题 (8) 知, 每个分支Hi满足

(i=1,2,…,m),

由命题8)保证等式∑v∈V(H)deg (v)=

2[|V(H)|-1]成立, 从而解出m=1。 因此, 假设图H不连通是错误的。 容易算出

以及|V(H)|=n1(H)+n2(H)+∑3≤dnd(H), 解得n1(H)=2+∑3≤d(d-2)nd(H)。

9) →10): 假设图H有m个分支H1,H2,…,Hm, 其中m≥ 2。 由命题9), 得每个分支Hi满足等式n1(H)=2+∑3≤d(d-2)nd(H) (i=1,2,…,m), 并得到

这与命题9)矛盾, 也就是说图H连通。又因为

2+[Δ(H)-2]nΔ(H)(H) ≥Δ(H),

且Δ(H)>0, 这意味着图H至少有Δ(H)片泛叶子, 则可以删去图H的这Δ(H)片泛叶子, 得到一个连通图H1; 又因H1连通, 命题9)保证H1至少有Δ(H1)>0片泛叶子, 删去它的Δ(H1)片泛叶子后, 得到图H2; 如此进行下去, 由于图H的顶点数目有限, 依次可得图H0,H1, …,Hk, 其中H0=H和Hk=K1*, 且每个图Hi至少有Δ(Hi)片泛叶子, 删去图Hi的Δ(Hi)片泛叶子就得到Hi+1(i=0, 1,…,k-1)。

10) →11): 若图H有一条非(泛)割边xy, 那么边xy一定在图H的一个泛化圈C上。 由于泛化圈C上的顶点不是泛叶子, 也就是说, 依次删去泛叶子最后所得到的图Hk一定含泛化圈C, 即Hk≠K1*, 这与命题10)矛盾。 若图H不连通, 设它有分支H1,H2,…,Hm(m≥ 2)。 由命题10), 得到每个分支Hi所对应的图Hi,1,Hi,2, …,Hi,mi, 其中Hi,mi=K1*, 删去图Hi,j的Δ(Hi,j)片泛叶子可得图Hi,j+1(j=0, 1,…,mi-1)。 当m≥ 2时, 像上面那样删去泛叶子, 最后得到m个K1*, 与命题10)矛盾, 只有图H不含泛化圈且连通, 这说明|E(H)|=|V(H)|-1。

11) →12): 假设图H有一个泛度不为1的顶点w, 使得H-w的分支数目ω(H-w)与图H的分支数目ω(H)相等, 也就是说, 与顶点w相邻的每一个顶点都不是泛叶子。 任取顶点w的邻点z, 删去边wz所得的余图H-wz的分支数目与图H的分支数目相等, 即边wz不是图H的泛割边, 这与命题 11)矛盾, 由此可知图H的每一个泛度大于1的顶点均为图H的泛割点。 由命题11)的结论|E(H)|=|V(H)|-1, 命题12)得证。

12) →13): 设e=uv是图H的任意一条边。H·e是收缩边e=uv后得到泛缩边图, 记顶点u与顶点v重合后的顶点为w*。 命题12)要求图H无泛化圈, 并满足等式|E(H)|=|V(H)|-1。 由7) →8), 得到图H和泛缩边图H·e都有各自的生成泛树。 若图H的生成泛树的个数与泛缩边图H·e的生成泛树的个数不相等, 那么图H含有不通过边e的生成泛树, 这意味着, 图H有一个泛化圈含边e, 对应地, 可以在泛缩边图H·e里找到一个泛化圈包含顶点w*。 从而证明了|E(H)| ≥ |V(H)|, 这与命题12)冲突。

13) →14): 根据命题13), 图H有生成泛树, 也就是说, 图H连通。 图H的生成泛树的个数与泛缩边图H·e的生成泛树的个数相等, 从而保证图H不含泛化圈。 由图H不是仙完全图Km*(m≥ 3), 又因图H至少包含一对不相邻的顶点u和v, 则可给图H添加边uv, 得到图H+uv。 若图H+uv包含2个泛化圈C和C′, 必须是泛化圈C和C′有且仅有公共边uv。 删去边uv, 泛化圈C和C′合并成图H的一个泛化圈, 这矛盾于图H不含泛化圈, 也矛盾于命题13)。 这就证得命题14)。

14) →15): 当H只有2个顶点时, 是平凡情形, 故设 |V(H)| ≥ 3。 由命题 (14) 的条件, 知图H连通, 且不是仙完全图Km*(m≥ 3)。 按照命题15)的条件, 图H满足|E(H)|=|V(H)|-1 ≠ |V(H)|·[|V(H)|-1]/2, 这也说明图H不是仙完全图。 因为H≠K1*∪K3*或者H≠K2*∪K3*, 按照命题14), 给连通图H的2个不相邻的顶点u和v添加边uv, 使得图H+uv仅含唯一的泛化圈, 命题15)得证。

15) →1): 假设图H不连通, 也就是说, 图H至少有2个分支H1和H2。 当|V(H1)|+|V(H2)|=4时, 命题15)的条件使得H≠K1*∪K3*, 故对于图H的2个不相邻的顶点u和v, 连接u和v所得到的加边图H+uv不含泛化圈, 这抵触于命题15)。 当|V(H1)|=2和|V(H2)|=3时, 命题15)的条件使得H≠K2*∪K3*, 故对于图H的2个不相邻的顶点u和v, 连接u和v所得到的加边图H+uv不含泛化圈, 这与命题15)冲突。 当|V(H1)|=1和|V(H2)|=4时, 命题15)的条件|E(H)|=|V(H)|-1说明H2等于4个顶点的泛化圈, 对于这个泛化圈上的2个不相邻的顶点x和y进行连边xy, 则图H+xy含2个泛化圈, 矛盾于命题15)。 当 |V(H1)|+

|V(H2)| ≥ 6时, 若|V(H1)| ≤ 2和|V(H2)| ≥ 4, 易得出矛盾; 若|V(H1)| ≥ 3和|V(H2)| ≥ 3, 命题15)的条件|E(H)|=|V(H)|-1约束分支H1和H2中至多一个有泛化圈, 不妨设H2含泛化圈。 然而, 对于分支H1的2个不相邻的顶点s和t, 用边连接s和t, 那么图H+st至少含2个泛化圈, 矛盾于命题15)。 当图H有3个以上的分支时, 令H1和H2是最大分支或次最大分支, 其余论证与上面的证明类同, 不再赘述。 注意到, 当图H有3个以上的分支时, 分别取前面2个分支H1和H2的顶点u和顶点v, 用新边连接这2个顶点, 所得到的加边图H+uv就不含唯一泛化圈, 又矛盾于命题15)。 这说明, 假设图H不连通是错误的。 图H的连通性与命题15)结合, 即可推证出命题1)。

对1≤i,j≤ 15且i≠j, 以上过程证明了命题i)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命题j)成立。 本定理得证。

推论1设图G是非平凡简单图,H=Ptree是G的泛化图。 若泛化图H的2个正常顶点u和v之间的路上有k个三角顶点, 则在图G中, 顶点u和v由2k条不同的路连接。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证。 当k=0时, 即u和v之间无三角顶点, 则u和v之间由唯一的路连接。

当k=1时, 即u和v之间有一个三角顶点, 由于三角顶点在仙人掌图G中是一个圈, 显然一个圈中度大于等于3的顶点之间路仅有两条, 则u和v之间由2条不同的路连接。

假设k=i-1时, 即u和v之间有i-1个三角顶点,u和v之间由2i-1条不同的路连接。

则当k=i时, 即u和v之间有i个三角顶点, 有归纳假设知, 若先将第i个三角顶点当成正常顶点, 前i-1个三角顶点, 使得u和v之间由2i-1条不同的路连接, 而加入第i个三角顶点的事件, 它与前i-1个三角顶点之间是相互独立事件, 因此u和v之间由2i条不同的路连接。 依据数学归纳法, 推论得证。

3 总结与问题

在类似仙人掌图的研究问题中, 今后可以运用本文的泛化方法。 显然, 本文为图论学科提供了一个新的图类, 同时, 也为网络研究提供了新的网络模型。 反过来看, 可以将一棵树的若干个顶点改为本文的泛化顶点, 将一些边改为泛边, 就得到一棵泛树。 然后, 将这棵泛树反转出一个仙人掌图。 本文的研究表明, 仙人掌图可通过泛化后研究其拓扑结构。 那么, 其他复杂的图如何进行泛化达到简化呢?这是今后要研究的课题。 需要指出, 本文的泛化图不是图论中的超图。 从应用的角度上看, 构造优秀的网络模型对理解、认识、研究现实世界的诸多网络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图论端点仙人掌
仙人掌
非特征端点条件下PM函数的迭代根
坚韧挺拔的仙人掌
基于FSM和图论的继电电路仿真算法研究
不等式求解过程中端点的确定
构造图论模型解竞赛题
代数图论与矩阵几何的问题分析
仙人掌
点亮兵书——《筹海图编》《海防图论》
基丁能虽匹配延拓法LMD端点效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