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普艺术风格视角下的现代室内设计语言解析

2018-10-17刘博越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波普艺术风格室内空间

刘博越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430074)

一、波普艺术风格概述

波普艺术风格(Pop art style)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此时它所反对的抽象表现主义正处于最后的繁荣时期。60年代中期,波普艺术代替了抽象表现主义而成为主流的前卫艺术。波普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启发,所创造出的日常物体和人物都生动地反映和表现出了乐观、富裕、物质主义以及战后社会的休闲和消费理念。波普艺术风格是一种主要来源于商业美术形式的艺术风格,亦称新写实主义(New Realism)和新达达(New Dadaism),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投身于符号和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的中心主题是“消费和物质主义”,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或认可,艺术家描绘的富裕和战后社会所具有的丰富的图像,都在一定程度上庆祝和崇尚现代物质主义。

波普艺术风格在一定层面上推动了现代室内软装设计流行趋势①。现代波普艺术风格室内作品相较于初期的不同之处是室内界面处理更为合理,色相颜色更为丰富,家具搭配更为多样化。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以及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曾质疑过传统经典文化和艺术,并大胆地尝试使用图像和大众传媒以及大众文化的元素来设计作品以丰富和软化室内空间。波普艺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机械美学观念,包括但不限于对室内空间进行富有特殊装饰性的软装设计,艳丽强烈的颜色配置,这种集个性化的文化与精神享受于一体的风格广泛应用于室内软装设计中,形成了一种兼具传统与现代的复合型室内设计模式,从而在今天的室内流行风格趋势中占有一席之地(图1)。可贵的是波普艺术风格能够称之为“不安分”的艺术表现形式,最鲜明的特点是不拘泥于循规蹈矩的传统艺术设计,打破了原有的日常紧张氛围以及具有压迫感的设计体验,这种风格形式的出现为现代室内文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二、波普艺术风格室内形态特征构建

(一)室内材料搭配的合理转换

物质材料的使用处处都体现着现代室内空间的内部风格。波普艺术风格则经常以搬运大众社会图形、复制生活原貌作为室内空间设计创作的基本元素,当我们去欣赏那些优秀的波普风格室内环境案例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们美的形态与色调,并具备了组成形式美的条件。而材质美的原则是用尽量少的种类,去创造尽量多的美的形式和实用空间,去创作出彼此呼应、统一的协调关系原则(表1)。构成波普室内风格的各种要素中除了自身的形、色之外,它们所采用的材料的质地感即它的肌理与线、形、色三者的同时传递让人们感受到新奇的视觉体验。例如通过使用个性化的人造板材、壁纸、地毯等室内常用的材料来强化波普风格的视觉感受。

图1 波普艺术文化的内涵

表1 部分波普风格室内常用材料类别、成分及功能表

波普艺术风格的室内材料在选择和搭配上首先需要具备功能和安全上的需求,其次才进行美观层面上的考量,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并重,材料的搭配组合同样也需要抓住室内材料搭配形态的核心要求。“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表示: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它们是可以被认识和加以利用的,新的材料不见得比旧的材料好②。每种材料都是这样,我们如何处理它,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子。”虽然把质感与肌理相似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环境更容易给人一种统一和安静的印象,但在大面积使用界面装饰材料时,则需要以更加丰富的设计形态来进行调整转换,从而弥补常规材料过于单调的短板,例如采用具有几何化线条特征的置物架和对比感强烈的装饰隔板来将材料的价值最大化,在恰当的地方摆放波普风格的陈设品来营造艺术情怀并形成视觉冲击。随着现代室内设计理论的不断丰富,营造波普室内风格的技术手段也逐渐成熟,这也要求设计师去了解并大胆尝试新型环保材料的使用,对传统的波普艺术进行优化改良并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环境,从而也为波普艺术风格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现代室内空间的组成架构

“空间是一种存在关系,基本上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③。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表示:“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④现代室内空间的构成离不开人的参与和感知,有价值的往往是非实体部分和空心成分即由实体部分围合起来的空间。墙体、屋顶、地面可以等同于“有”,而真正有价值的却是“无”,即是空间。“有”是我们创造出空间的有效手段,“无”是我们创造出空间的目的。形成空间的真实成分和虚拟成分共同存在,互相补充,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图2 室内空间架构思维导图

人们在含有波普元素的室内空间中能够感受到实体形态的厚实凝重或轻盈剔透,也能够感受到虚体存在的流动辗转或静止平静,因为波普文化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构和重塑,具有精神性和多元多义性(图2)。现代波普风格室内环境崇尚返璞归真的精神,常用原木材料融合现代文化理念,加入新材质,将艺术与实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更舒适更富有人情味的室内设计⑤。这种观念反映在室内设计作品上是一种适度呈现的美感,符合大众化的审美倾向,通过吸引必要程度的目光,波普风格在处理空间方面一般强调室内空间宽敞、内外通透,最大限度入点、线、面等平面构成形式,在空间设计中追求线条的流畅感,在墙面、地面、顶面的设计上通常采用流畅的利落线条、细腻考究的装饰与人性化的界面处理。通过使用先进和完善的技术与物质手段可以启发和促进含有波普风格的新空间形式出现,以年轻人群为受众,居住在这种风格的空间界面能够让他们在日常繁忙的节奏中得到真正的释放。在波普室内风格影响下的现代室内空间不仅仅是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和符合人的审美特征的直观空间形态,更加体现了优化室内空间设计的抽象思维方式的重要程度。

(三)室内色彩的情感化表达

1. 冷暖色彩的合理配置。室内空间的色彩关系则通过暖色家具与冷色背景来平衡(图3),柔软的质地中和了房间的硬朗感,给人增添了心灵上的舒适感受⑥。从波普线型条纹中提取的元素十分醒目:白黑相间的条形地毯、色彩对比鲜明的沙发抱枕、抛物线型银色金属灯具、线状顺序排列的的银色装饰品小物件、阶梯状排列的个性波普风的装饰画、摆放的凹点状的软质茶几与透明的硬质茶几形成材质对比,让室内空间透出一份感性与活力。

2. 色彩运用的文化共鸣。人的创造性能够赋予色彩以艺术情感,这也是波普艺术风格最为灵活的表现手段之一,但是不同的人群也有不一样的社会经历与经验,对色彩也有着不同的认知,颜色所产生的文化共鸣也有着特殊的艺术内涵,在崇尚个性的时代,室内设计师通常也会考虑到色彩的个性象征与流行色的运用,在兼顾到多数人能够接受的色彩共性范围基础上触动到大众文化的共鸣才能获得最佳的色彩体验。

3. 色彩赋予的直觉尝试。深色墙壁上挂置的个性波普艺术装饰画,装饰画可让人们感受色彩所带来的冷暖与情调。散落的抽象平面构成形式,也体现了波普风格的本质,带来许多趣味化的互动情结⑦。含有锐调、明调、淡调的色彩感觉体验强烈地勾起人的愉悦感受,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出内心的惊讶和喜悦程度(图3),这样夸张前卫的艺术形式,正在对室内设计的传统构想提出新的考量。(图4)

图3 波普室内风格色彩搭配案例

图4 小林重顺色彩感觉体验坐标

图5 拉兹·梅拉梅德设计的波普室内界面案例

三、波普风格的现代室内界面形态元素提取

(一)冷静直观的几何线条

在这个开放式的空间形态中,采用大尺度的深重颜色线条来压制空间张力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图5左),在大面积的客厅中同样使用坚固的黑色几何线条元素的置物架,同墙面的黑色线状序列组合起来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互动。线条的运用改善了室内空间的形态格局,由于周围物体和界面的阻挡较少可以形成一定的虚实变化,保持室内的开敞通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室内空间会出现的沉闷与堵塞现象。在灯具的选择上同样也使用了几何线条造型,打破了顶面的平面静止形式,给人以生动而又流畅、自由的感受,与前卫的工业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⑧。表面装饰线或是轮廓线会产生不同的线性特征,线的曲直会影响到空间的构成状态,线性元素的熟练运用可赋予其空灵、轻盈的动态效果,映射出波普艺术的主题。

(二)波点形式的介入

日本波点艺术大师草间弥生(Yayoi Kusama)认为波点(Polka Dot)是由无数个重复性的圆点构成,波点元素是由创造世界的无数自然元素构成⑨。波点形式元素的释放会改变常规的形式感,对人的视觉造成一定的视觉刺激,在波普室内风格设计中波点的运用一般存在于室内灯具、地毯、装饰物中,设计师通过对波点设置的密集程度的不同来进行人为调控,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大面积红白相间的地毯运用了波点碎片的形式,强化了人们在客厅进行社交的热情氛围。(图5右)

(三)家具陈设与地面铺装

家具的造型主要取决于使用功能及艺术的处理手法,此外还会受到材料、构造、加工工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波普风格的日常家具在选择上,大量采用木制单体式家具或体块类型的家具,因而能够最大限度的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可兼顾各民族的习俗,自然材料的使用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体块类型的家具则通过不同的围合手段来体现波普艺术的主题⑩。家具在室内空间中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室内空间中起到一种过渡的缓冲作用,家具的使用和布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心理、行为和活动,比如安全感、私密感、领域感等,在另一方面不但可以重新规划和充实空间、组织人流,还能够改善空间效果、丰富空间层次,从而重新建立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关系(图5右)。这种柔性的家具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部件模块,进行多种组合尝试,以便适应不同的空间使用需求。

木地板和木制家具为深色的墙面与白色的顶面增添了温暖感,色彩鲜艳的红色点状地毯给室内空间提供了一个吸音良好并富有弹性的地面,局部铺设用来强调局部气氛,形成局部空间的重点部位,为室内波普风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艺术陈设品的点缀

陈设品在现代室内环境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恰当的点缀艺术陈设品可以增持现代室内环境气氛从而衬托家具增添美的效果,提高艺术审美格调,波普风格的艺术陈设品变化奇幻,同时顺应了青年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波普风格的插画是一种纯艺术作品,可以提高环境的档次与品位,内容非常丰富,经常会出现出人意料的效果,正是这些艺术陈设品丰富了人们的社交内容和生活情趣。

四、结语

大众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波普艺术风格的现代室内形态特征构建的演绎过程也伴随着时代的记忆与文化的基因而逐渐成熟,本文从具体室内案例来分析波普风格的现代室内界面的处理与优化。在波普艺术风格视角下,现代室内设计语言的塑造与解读能够进一步释放设计师的室内设计形态逻辑,也能兼顾波普文化的设计内涵,因此值得设计师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图表来源:

图1、图2、表1:作者绘制

图3:50年代时尚明艳的波普风正流行,http://www.efu.com.cn/data/2010/2010-11-11/336646.shtml

图4:小林重顺:《色彩形象坐标》,http://book.knowsky.com/book_488358.htm

图5左:https://www.pinterest.com/pin/363313894926714767/

图5右:http://www.minxue.net/15/n-67215.htmlhttp://image.so.com/

注释:

①李砚祖,李瑞君.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7-69.

②刘先觉.密斯·凡·德·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17.

③李瑞君.形式不能承受之轻//艺术学研究(论文集)[C].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33-35.

④(美)约翰·派尔.建构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7.

⑤(日)小原二郎,加藤力,安藤正雄.室内空间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4.

⑥张琦曼.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7-58.

⑦(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7.

⑧谢青,李瑞君.消费文化视野中的艺术创作[C].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21.

⑨张明.建筑与室内设计:对风格的渴望[J].装饰,2017(08):8-9.

⑩刘志浩.波普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5(01):100-101.

猜你喜欢

波普艺术风格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设计》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室内空间设计之住宅设计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波普系列之红》
杨洁宇作品
潮味波普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