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规模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研究

2018-10-17荣,陈思,张

关键词:农地抵押金融机构

牛 荣,陈 思,张 珩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5)

引 言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要求到2016年底,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地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随即在重庆市、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等多地区相继开展试点。相关研究指出,以农地抵押贷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主的“三权”抵押贷款作为一项农村金融创新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完全数量配给,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1]。农地抵押制度的完善仅拓宽了农户信贷资金可得性的渠道,却未必会提高所有农户获得信贷的规模和质量。农村金融机构将贷款对象瞄准拥有较多金融资产的富裕农户或农地面积较大的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对解决小农户融资困境并无显著作用[2]。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约束程度随着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呈递减趋势,中低收入农户是融资约束的主要人群[3]。研究可见,农地抵押贷款的可得性因农户收入水平和生产规模等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在当前农地流转规模与集中速度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农户土地规模差距增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会因土地规模大小而产生明显差异。在每亩土地收益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土地规模越大,抵押价值就越大,金融机构就更乐于接受其作为抵押品,土地规模是金融机构贷款评判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确权后土地规模分析农户农地抵押贷款的可得性更具研究价值。

鉴于此,本文利用南阳市42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土地规模与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的联系与区别,总结试点地区经验,提出全面提高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降低信贷约束程度、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一、文献回顾

关于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研究颇多却充满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观点:(1)农地抵押贷款提高了农户的信贷可得性。Lopez通过研究洪都拉斯农地产权和抵押制度改革,发现农地抵押可以激活农民的土地资本,对信贷获取具有正效应[4]。Deininger和Kemper等认为稳定的地权使得银行更愿意接受土地作为抵押品,农地抵押可以缓解供给双方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风险,提高农户的贷款可得性,推动土地要素流动和农村经济增长,可以部分解决农户融资难题[5-6]。(2)农地抵押贷款对农户信贷可得性没有显著影响。Field等认为当农户生产规模小、农地价值低以及抵押程序、取消抵押品赎回权和出卖抵押品的交易成本相对于借款规模非常大时,农地产权抵押改革制度并不一定保证银行愿意接受农地作为贷款抵押品[7]。Boucher对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农户信贷可获得性的比较发现,大多数农户的信贷获取能力并没有因为农地自由化改革而得到显著改善[8]。Menkhoff等在越南的研究发现,银行在实际放贷过程中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农户和银行的关系,农地使用权抵押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影响不显著。(3)农地抵押对农户信贷可得性存在明显的异质性[9]。Cater和Tassel等研究发现巴拉圭的农地抵押对农户信贷可得性仅对中等和大规模农户而言有所提高,小规模农户和低收入人群由于受到资产等级、农地规模和信贷交易成本等因素的约束,难以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中获益[10-11]。从国外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农地抵押制度改革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未达成共识,农户信贷可得性因农户的不同存在差异性。

近年来,学者从微观角度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及影响因素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建立在需求意愿调查基础上,难以准确估计农户实际信贷满足程度。农地抵押贷款工作开展一段时期后,更应重点关注该项政策运行效果如何,因为农户在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可得性大小决定着农户在生产生活中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对于发展生产、提高收入至关重要。不同地区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户生产经营活动性质的不同,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及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率比发达地区高34.78%,农地面积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惠献波通过对河南省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4个试点县的调查,发现农户的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率为37.37%,耕地面积对农地抵押贷款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12]。于丽红等运用辽宁省626个农户数据研究发现,供养比、土地面积、净资产值、经济类型、借款经历等5个因素比较显著地影响了农地抵押贷款需求意愿[13]。部分学者对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张龙耀等建立银行与农户间的博弈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只有经营项目盈利能力较强和拥有足够高非农收入的低风险农户,才能通过农地抵押提高其贷款的可得性[14]。黄惠春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机构将货款对象瞄准大农户和优质的存量客户,农地抵押货款对解决小农户的融资困境并无显著作用[2]。马嘉鸿等基于农户视角对农地抵押贷款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满意度评价较高,农地抵押贷款可以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增强农户贷款及还款能力的心理预期,改善生产经营及收入状况[15]。胡新艳等研究发现,农地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主要依赖于农户的土地价值,而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调节作用[16]。

从已有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我国农村存在着明显、普遍的借贷约束现象。分析影响贷款可得性的相关因素,可归结为:农户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社会资本特征变量、贷款特征变量、区域特征变量。大多研究都将农户作为整体分析,部分学者虽考虑到选取不同农户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却都未考察到现今土地确权后农户土地集中的实际情况,农户土地规模存在实质性的差异,这是导致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不同可得性的关键因素。在实际调研中发现,随着农户土地规模差距的日趋拉大,不同农地规模直接影响农户的资金需求规模及经营收益,银行在提供贷款时所侧重参考的因素也存在区别,导致农户面临贷款可得性存在不同。因此,本文将从土地规模角度切入,按照土地面积对农户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组间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区别和联系,分析结果有利于帮助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在农地抵押贷款中争取主动地位,提高贷款可得性。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在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2个镇(回车镇、米坪镇)12个行政村(杜店村、河西村等)开展的随机农户抽样问卷调研,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农户特征、家庭特征、社会资本特征、贷款特征以及区域特征等。之所以选择南阳市农户为研究对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居全省第二的农业大市,其土地及农业农村状况具有较好代表性。南阳市在农地流转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随着当地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地流转总面积逐年扩大。土地流转在促进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同时,使得农户土地规模差异明显,经营产业多样化,农地抵押贷款需求具有较大潜力。其次,2015年河南省印发关于《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南阳市西峡县为河南省22个县(市)贷款试点基地之一,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贷款活动。2016年全市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并引入农地抵押贷款试点主办银行制度。截止2017年6月末,累计发放抵押贷款1.27亿元,说明该地区农地抵押贷款制度推广较为成熟、农村土地交易流转市场发达。

样本抽取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规模选取2个镇为调研对象,在每个镇周边和下属行政村随机开展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除去没有贷款申请的农户23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27份,问卷有效率为94.89%,详见表1。

有学者通过对辽宁省626个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当前农地抵押贷款推广实践中,10亩以下小规模农户贷款需求有限,50亩以上尤其是百亩以上规模农户是真正的主要需求主体,也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的重点目标客户[13]。也有学者实证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意愿最大化条件下的最优土地规模,发现高陵、平罗地区农户参与农地抵押贷款的最优土地规模分别为12.67亩、56.50亩[3]。参照以上对农户抵押贷款意愿分析的土地规模划分标准,结合该区域土地流转面积把农户划分为三组:(1)小规模:10亩以下;(2)中等规模:10~50亩;(3)大规模:50亩以上。分别占农户总数的28.6%、54.8%、16.6%,超过一半的农户为中等土地规模。

表1 样本农户家庭基本特征

(二)变量选取

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相关因素很多,综合以往文献分析结果和西峡县农户土地规模差异的实际情况,总结为以下六大类:农户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社会资本特征变量、贷款特征变量、区域特征变量、土地规模分组变量,具体变量定义和描述性统计见表2。

表2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1.农户特征变量。户主性别方面,户主是男性,风险承受和抵抗风险能力明显较女性高,更容易获得贷款。户主年龄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供给具有影响。年龄较小的农户融资和投资方向较灵活,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年龄较大的农户对于田间技术、天气情况掌握熟练,其还款能力较强。随着户主年龄的提高,农户的贷款可得性会提高。一般认为,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对新技术应用越广泛,贷款按时归还的意识越强,其可从事的工作种类相对较多,收入来源多样性,对逾期不归还贷款所面临的后续问题认识越清楚,其获得抵押贷款的几率较大。

2.家庭特征变量。家庭人口数量会对该家庭生产经营能力产生影响。人口数量较多的家庭,劳动力供给会相对充足,但人口供养压力也较大,所以无法准确预测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家庭劳动力人数对家庭生产能力起着确定性作用。劳动力人数多的家庭,生产的持续性保障程度高,归还贷款的途径也相对较多,因此更容易获得贷款。总体来说,家庭年收入高,对于贷款归还的保障力度就大,正规金融发放贷款意愿强,贷款可得性大。相对于收入而言,年家庭总支出对于预测该家庭经济实力有一定作用,若年家庭总支出较高,则表明该家庭经济实力较好,但同时可能意味着储蓄不足,所以无法准确判断年家庭总支出对于贷款可得性的影响。虽然目前农户在面临重大危机无法还款时不可以通过房屋作价和变卖来归还贷款,但房屋作为农户一项重要的固定资产,随着经济发展及城镇化的不断深入,资产增值功能日益彰显,正规机构对于房屋估价高的农户放款意愿强,贷款可得性大。对一般家庭来说,居住面积能够比较准确地衡量该农户家庭成员对于房屋的使用程度,居住面积大的农户,拥有资产相对较多,更容易获得贷款。

3.社会资本特征变量。金融机构在发放担保贷款时更注重农户是否可以提供可靠的担保人,因而拥有更多社会关系的农户更容易获得担保贷款。农户如果存在亲戚朋友在金融机构工作,则金融机构对于该农户的情况了解较充分,亲戚朋友对于贷款农户的担保作用更强,金融机构更愿意放贷,农户贷款可得性大。农户如果存在亲戚朋友在政府工作,则是保障农户贷款偿还的强有力条件,金融机构更愿意放贷,农户贷款可得性大。若该农户购买保险,则在发生大灾难或风险时,保险公司会对农户做出一定程度的补偿,在贷款的保障方面比没有购买保险的农户力度更强,因此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

4.贷款特征变量。若金融机构服务态度好,则农户对于抵押贷款业务兴趣更浓厚,业务开展更便利,贷款的获得性更强;农户越了解贷款程序,对于自身情况判断就越准确,自身资料准备越齐全,抵押品价值评估也越相应准确,获得贷款的概率越大。

5.区域特征变量。若受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信用发展程度高,农户获得贷款几率高;金融机构数量较多地区,业务竞争相对较激烈,同等级别农户贷款可得性大。

6.土地规模分组变量。根据以往文献发现土地规模是贷款可得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农户土地面积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会导致不同规模农户贷款可得性产生差异。

三、计量结果与分析

(一)二元Logit模型估计

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适合使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分析,在本文中将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贷款定义为1,没有获得农地抵押贷款定义为0,定义农户获得农地抵押贷款表示为事件A,设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同时定义影响事件A发生的变量为X1、X2、X3…Xn,假设所建立模型为线性,则可得:

(1)

本文运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引入农户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社会资本特征变量、贷款特征变量、区域特征变量以及土地规模分组变量进行二元Logit回归处理。为解决解释变量间由于共线问题导致模型精度下降的问题,先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检查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现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用发生百分比表示各因素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程度,再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变量的多重共线性,各变量的VIF值及平均VIF值均小于5,表明这种多重共线性可以接受,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各影响因素的对贷款可得性的影响方向也与预期方向基本保持一致,具体结果见表3。

(二)模型结果分析

表3结果显示,除地区特征变量外,农户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社会资本特征变量、贷款特征变量以及土地规模分组变量对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1.农户特征变量。随着农户年龄增长,其抵押贷款可得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40~49岁和50~59岁分别在1%和5%的显著水平下具有正向的影响,即农户年龄在40~49岁的范围内相对于29岁以下抵押贷款的可得性上升了29.06%,同时50~59岁农户相对于29岁以下农户抵押贷款的可得性上升3.07%。抵押贷款可得性随着农户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且大专及以上的农户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成立,当农户是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时,其抵押贷款可得性相较于没有上过学的农户上升了27.49%。

2.家庭特征变量。年总收入和房屋价值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年收入和房屋价值是对农户家庭经济水平和贷款保障力度的证明,是农户能否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收入和房屋价值的发生百分比可以看出,当其他自变量因素保持不变时,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和房屋价值,分别会使抵押贷款的可得性增加0.93%和0.88%。

3.社会资本变量。亲戚朋友中有金融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购买保险均对获得抵押贷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下,认识金融机构职员的贷款可得性上升4.32%;认识政府人员的抵押贷款可得性上升1.87%;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购买保险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升高1.64%。

4.贷款特征变量。抵押贷款的可得性随着农户对于贷款程序的了解程度加深而逐步升高。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基本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农户相对于了解一点的农户抵押贷款可得性分别上升1.58%和2.58%。

5.分组变量。土地规模为10~50亩、50亩以上分别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影响农户农地抵押贷款的可得性,相对于10亩以下的小规模农户,这两类农户的抵押贷款的可得性增加11.17%和15.34%,结合该地区土地流转率较高情况,认为土地规模使得农户贷款可得性发生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分组依据,研究不同规模农户之间贷款可得性可能存在的区别和联系。

表3 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估计结果

注:(1)***、**、*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下同;(2)发生百分比反映其他自变量量不变时,该自变量每变化1个单位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的百分比

(三)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分析

将农户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社会资本特征变量、贷款特征变量、地区特征变量五类变量分别引入三类不同土地规模分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可知3个分组的模型拟合度良好,具体结果见表4。

1.不同土地规模农户抵押贷款可得性显著因素分析。从土地面积10亩以下的小规模农户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在1%显著性水平下,40~49岁年龄阶段、年总收入、亲戚朋友中有政府工作人员等变量对农户抵押贷款可得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5%显著性水平下,60岁及以上、房屋价值、对贷款程序非常了解等因素,同样会对贷款可得性产生正向影响。由此可以推断,在小规模农户中,年龄偏大、家庭年总收入越多、房屋价值越高、存在有亲戚朋友在政府工作、对贷款程序更为熟悉时,得到贷款的几率大,贷款可得性高。

土地面积为10~50亩范围内的中等规模农户模型分析中,在显著性水平1%下,年总收入、亲戚朋友中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亲戚朋友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对于贷款程序了解程度为基本了解或者非常了解都会对抵押贷款可得性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当显著性水平下降为5%时,年龄在40~49岁或者50~59岁、文化程度为高中水平、房屋价值、农户对于贷款程序一般了解也同样对贷款的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年龄为30~39岁在10%显著性水平下,对贷款可得性会产生正向作用。因此,对于中等规模农户,年龄偏中年、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年总收入越多、房屋价值越高、存在有亲戚朋友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工作、对于贷款程序更为熟悉时,得到贷款的几率大,贷款可得性高。

土地面积为50亩以上大规模农户模型中,年总收入和房屋价值两项在1%显著性水平下会正向促进贷款的可得性。文化程度在高中或者大专及以上、购买保险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体现出对贷款可得性的正向作用。结果表明大规模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年总收入越多、房屋价值越高、购买保险时得到贷款的几率就越大,贷款可得性高。

表4 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估计结果

2.不同土地规模农户抵押贷款可得性相同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年家庭总收入和房屋价值都是三类规模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共同影响因素。家庭年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两类收入。农业收入越高,该家庭对于农田作业技术越专注和熟练,受到农业风险的概率降低,有利于按时还款。非农业收入越高,其收入种类更加多样化,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强,降低了逾期无法还款的概率。农户房屋因产权界定困难导致处分权受到限制,难以作为抵押品进行正规融资,但农房作为农户一项重要资产,却是衡量其家庭财力的重要依据,可以作为金融机构贷款发放的主要甄别依据,房屋价值越高,在金融机构得到贷款的概率越高。说明无论何种类型的农户,家庭资产都是金融机构衡量其还款能力的基本共同因素。

从统计分析可知,按土地规模从小到大的顺序,农户抵押贷款可得性依次升高。考察其原因可知,农户贷款时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普遍存在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主要参考借款人信用程度和还款能力,在目前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抵押品是银行用于甄别潜在借款人还款能力、降低信贷风险、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的主要工具。小规模农户因土地规模有限,家庭年收入较低,给金融机构提供还款担保相对较弱,相比于中等规模和大规模农户,在向农村金融机构申请农地抵押贷款时,获得贷款的概率比其他两类农户低。说明在农地抵押贷款的融资情境中,土地作为抵押标的物,土地规模越大意味着抵押标的物的价值越大,土地价值通过信息甄别机制和激励相容机制两条途径对贷款可得性施加影响,因此,农户拥有的土地规模越大,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越高,土地规模及其价值是影响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最为直接的关键性因素。

3.不同土地规模农户抵押贷款可得性差异分析。在对可得性显著影响因素进行数量判断时,大规模农户存在4个显著性因素,小规模农户存在5个显著性影响因素,而中等规模农户存在7个显著性因素。不同的是,小规模农户敏感的影响因素特征是年龄偏大具有较为丰富耕作经验、亲戚朋友中有政府工作人员和农户要非常了解贷款程序;中等规模农户数量在三类农户中最多,影响其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因素是最多的,主要包括农户年龄较年轻、文化程度为高中、社会关系完善和了解贷款程序。大规模农户的显著因素只集中在较高文化程度和购买保险。这意味着,随着农户土地规模增加,个人信用能力、社会资本和风险保障措施等因素越强,农户贷款的可得性就越高。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南阳市西峡县427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土地规模与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家庭收入与房屋价值是不同土地规模农户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共同影响因素,说明家庭资产是金融机构衡量不同土地规模农户还款能力的共同因素。

2.农户拥有土地规模越大,意味着土地抵押价值越大,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越高,土地规模是影响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最为直接的关键性因素。

3.随着土地规模增加,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更注重农户个人信用程度、社会资本和风险保障措施等因素。

可见,在当前的农地抵押制度安排下,土地规模越大,农户相比小规模农户更受金融机构的青睐,更容易获得农地抵押贷款,不同土地经营规模农户对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因素存在联系和区别。从已有分析结论看,要提高农户农地抵押贷款的可得性,从农户角度出发,小规模农户要提高自身劳作技能和信用水平,大规模农户则需强化经营能力和风险担保能力,中等规模农户则需要在综合能力和社会资本等多方面予以关注才可全面提高农户的贷款可得性。

(二)政策启示

1.完善农地经营权的相关流转机制,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各参与主体的信息共享,引导土地要素集中,推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持续提高农户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水平,与此同时要依据市场需求及时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找准盈利性高的农业经营项目,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益,以此提升农户的土地抵押价值。

2.设计针对不同农户的差异化农地抵押贷款制度和政策措施,金融机构应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农地抵押贷款目标不能仅限于瞄准大农户,应重点培育中等规模农户,简化手续,实行差别利率,提高金融机构效率,针对农户多样化资金需求特点,创新和改进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及时满足其合理信贷资金需求,构建长期优质客户群。对小规模农户贷款采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主,辅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双重贷款模式予以满足,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农户融资难问题。

3.设计农地抵押金融风险和农户经营风险共担机制,防范化解风险。由政府、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共同设立风险担保基金,降低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对土地价值评估的依赖性,完善农户信息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农户个人信用程度在农地抵押贷款可得性中的基础作用和社会资本的潜在作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的保障体系,构建完善的农民失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

猜你喜欢

农地抵押金融机构
农地细碎化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房地产抵押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当前农地产权与流转制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