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海管立管悬空方案设计研究
2018-10-17赵铭文
赵铭文,陈 希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1)
海洋平台周边受导管架桩腿、立管的影响,洋流紊乱,容易对海床造成大面积冲刷现象。由于海管立管安装通常采用在桩腿上吊挂的方式,因此,对于立管底部受在洋流冲刷作用下极易出现悬空。在以往的项目设计中,一旦出现悬空现象,就要求采用沙袋和混凝土灌浆袋等进行回填,工程难度大、费用高。并且沙袋和混凝土灌浆袋在水流冲刷下,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破裂,流失现象,导致回填效果不理想[1-7]。
如果通过分析计算,能够证明立管底部悬空不影响平台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或明确需要进行回填作业的最大悬空量,就能够有效降低平台的生产维护费用。
1 计算过程
本文通过计算软件模拟海管悬空情况下,其主要构件:立管和立管卡子的受力情况,进而与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符合性分析对照,力求得出海管悬空许可量的限制条件。
1.1 模拟计算环境条件
模拟按照设计寿命25年,设计水深18.1 m。按照正常运行工况及水压试验工况,2种工况进行校核计算,输入条件如下:①海生物平均厚度5 cm,最大厚度10 cm,海生物平均密度1 120 kg/m3;②冰况(百年重现期):厚度35 cm,压缩强度2.04 MPa;③其他参数见表1。
表1 风、浪、流表
1.2 模拟计算模型
1.2.1 立管计算方法
立管计算遵循DNV-OS-F101 Submarine Pipeline Systems要求。
对于立管的长度、跨度根据Vortex软件计算,符合DNV-RP-C205要求,主要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VR为速度衰减;u为垂直于管轴的流速;fn为管段固有频率;D为管直径。
稳性参数Ks定义如下:
(2)
式中:me为有效质量;δ为结构阻尼对数衰减率;ρw为环境水密度。
管段固有频率fn计算:
(3)
式中:L为管段长度;E为杨氏模量;I为转动惯量;a为边界系数。
1.2.2 边界条件设置
管段边界条件设置为:“锚固”数值常数a取决于端部约束条件,对于“锚固”的末端条件是16.1。KC为Kulegan-Carpenter 常数,定义如下:
(4)
式中:um为洋流导致最大线性速度;T为洋流周期。
有效单位质量me计算如下:
(5)
式中:m(x) 为x方向上质量分解,含附件及卡子质量;y(x) 为y方向上质量分解。
1.2.3 管线模型
建模的物理性质和材料依照立管物理特性定义,计算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立管模型图
2 负载校核
2.1 立管负载校核
立管的根据DNV-OS-F101按第505和506进行负荷控制的局部屈曲进行校核。所有截面上立管弯矩、有效轴向力和内部压力设计应满足的公式(7)校核结果:
(7)
式中:Md为设计弯矩;Sd为设计有效轴向力;Pd为设计压力差分;Mp为fy(D-t2)2t2;Sp为fyπ(D-t2)t2;Pb(t2)为爆破压力;ac为(1-β)+βfu/fy,即应变淬火的流动应力参数(不大于1.20);β为(0.4+qh)(60-D/t2)/45即径厚比15≤D/t2≤60时计算公式。其中,qh为2(Pid-Pe)/ 3Pb(t2),即压力比;fu为设计拉伸强度;fy为设计屈服强度;γsc为安全等级抗力系数;γm为材料抗阻系数;t2为壁厚;Pi为内压;Pe为额外压力;Pld为局部设计压力。
所有受到弯矩、有效轴向力和外部超压影响的管线应为满足8式校核结果要求。
(8)
式中:Pc为膨胀压力。
设计负载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Md=MF·γF·γC+ME·γE+MA·γA·γC
Sd=SF·γF·γC+SE·γE+SA·γA·γC,
ΔPd=γp(pld-pe)
(9)
式中:MF为 正常工况弯矩;ME为 环境工况弯矩;MA为突发工况弯矩;SF为正常工况轴向力;SE为环境工况轴向力;SA为突发工况轴向力;γA为偶然荷载效应系数;γC为条件荷载效应系数;γE为环境荷载效应系数;γF为功能荷载效应系数;γp为压力荷载效应系数。
3 计算结果分析
3.1 立管跨距分析
基于波浪及洋流计算的立管卡子跨距及校核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软件计算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3 立管卡子计算结果
表4 立管分析结果(水压试验)
表5 立管分析结果(运行工况)
3.2 立管压力分析
模拟计算中弯矩从AUTOPIPE软件输出中提取,其值与DNV-OS F101负荷控制局部屈曲对照结果如表6所示,根据DNV-OS-F101要求,最大UC值在全部工况下应小于1.0。
表6 立管UC值
4 结果分析
通过软件计算结果可见:在正常运行工况和水压试验工况下,海管立管受力、位移量、抱卡负载均在许用范围以内。
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在渤海海域范围内海管底部立管悬空量不大于立管卡子间距时(即悬跨允许范围内),不会对海管的安全运行造成绝对性影响。立管处悬空设计满足使用要求,无需进行后期回填工作。该模拟结果与海上实际情况一致。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明在渤海海域范围内海管立管悬空在悬跨允许范围内对海管安全运行没有绝对性影响。并且通过与渤海现有油田实际情况对比,也直接证明该模拟计算的正确性。
对于渤海海域常规平台海管设计过程中所要求的:“海管必须100%接触海床面,并要求运营单位长期进行监控及回填”的做法可以进行优化。
建议在后续平台立管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采用取消立管底部填沙袋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