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基层央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日常监督的思考
2018-10-16张金斛李东霞
张金斛 李东霞
【摘 要】本文结合基层人民银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监督思路不开阔、手段不科学、方式不新颖、途径不宽广、措施不得力、内容不丰富等问题,分析了日常监督不力的成因,提出了基层央行在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日常监督方面要开拓思路、创新方式,丰富内容,规范程序的建议,对切实提高基层央行防控岗位(廉政)风险的能力提供了宝贵启示。
【关键词】金融党建;党风廉政;廉政监督;思考
近年来,基层央行虽然加强了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日常监督,但监督效果不够明显,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监督仍不容忽视。从实际情况来看,具体体现为:监督思路不开阔、手段不科学、方式不新颖、途径不宽广、措施不得力、内容不丰富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为此,基层央行在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日常监督方面需要不断开拓思路、创新方式,丰富内容,规范程序,以适应基层央行不断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基层央行防控岗位(廉政)风险的能力。
一、基本情况
目前,基层央行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由党委(组)和内设部门来承担,监督责任主要由纪检、内审部门和相关岗位来承担。在对干部职工岗位(廉政)风险防控的日常监督工作中,一方面,受制度的可操作性、体制的局限性性、人员可调配性以及监督的科学性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监督制度执行难到位;另一方面,日常监督工作缺位,各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使监督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如:在“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中,会议研究通过了,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不能真正履行监督职责,监督只有形式没有内容。有的支行由于人员、部门、岗位设置等因素,财权、事权没有按要求分开,有既管财又管事的现象,导致有些相互制约机制无法落实;又如在国库部门设置的事后监督岗,还主要停留在对凭证要素齐不齐、印章、签字全不全的监督上,部门负责人(库主任)也只是按月(按季)对重要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例行检查,而对业务操作程序、资金划拨对错等人为因素的实质性工作难以实行有效监督,往往用信任代替制度;还有在对干部职工风险排查工作中,只是按要求对职工工作表现、日常交往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对八小时之外排查仅仅是填表签字,谈话谈心也只不过是走走过程,而难以真实掌握干部职工的异常行为。
二、影响有效开展日常监督的因素分析
目前,基层央行的监督工作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监督的有效实施。监督部门人少年老、业务知识匮乏、兼岗并岗影响监督质量。监督机制与监督要求的不匹配、监督力量与监督业务的不对等影响日常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
1.客观方面的因素
(1) 监督内容不完善。当前基层行监督的对象重点是业务部门,业务部门的监督也主要是常规监督,监督内容不深不细,监督方面存在漏洞。对由职工日常监督主要是对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行为进行风险排查,而对干部职工开展访谈、思想行为分析、思想汇报等方面监督工作开展的还不深入,对管财、管物、管人部门开展的监督少之甚少,不能在事前、事中及时发现问题,难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
(2)监督方式不先进。我们现在的监督方式仍然很落后,主要是传统的填填表、签签字,难以综合反映其日常履职行为、思想状况、精神状态、工作和生活作风以及存在风险隐患,同时对基层行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最容易出问题的8小时以外监督以及“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督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干部监督管理存在盲区和漏洞,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管用的监督系统,特别是对职工风险排查方式相对落后,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难以收到应有的实效。
(3)监督措施不得力。目前我们的监督工作还主要是重点放在事前事中的监督上,以教育、引导、预防为主要手段,而在问责的严格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惜情爱面,导致追究责任还感到委屈,问题落脚于我们没有得力的监督措施,如何明确监督責任,强化监督落实、严肃追究监督责任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岗位职责追究机制不健全。目前追责问责机制不到位,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的担当精神不够,造成基层行在实际工作中,对有章不行、有令不止的行为问责处理不到位,为违规操作、违章乱纪的行为提供了土壤,监督效率往往不高。
2.主观方面的因素
(1)人员配备方面:一是数量不足。基层行监督部门尤其是县支行由于人员少,有的支行纪检部门就纪检组长光杆司令1人,在工作中既有日常事务要参与,又有纪检部门自身业务要开展。二是素质不高。基层行纪检、内审、事后监督岗位部门配备人员多为年龄大、业务能力差的人员,难以胜任监督工作。
(2)对监督责任的认识有误区。目前对监督职责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好像一提到监督工作就是专职监督岗位的事,事实上行内不同层级和不同岗位都有监督和制约的职能。
(3)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力,班子成员之间、成员与“一把手”之间构不成有力的内部约束,有的班子成员看“一把手”眼色行事,怕得罪人,随波逐流、不敢监督。
三、对日常监督方式的探索
基层央行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监督应紧紧围绕人和事的监督,积极探索干部职工日常监督管理新思路,创新监督方式,以自我监督、重点监督和社会监督为主,不断增强干部日常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领导干部应该加强监督认识,理直气壮地进行监督,被监督者心服口服地接受监督,确保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从而形成对人和事多层次的全方位大监督格局。
1.加强思想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监督格局
在日常监督中工作,首先要对干部职工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在思想教育中,除“三会一课”、廉政讲堂、警示教育、案例分析外,还应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采取大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如观看专题片、通过微信宣传、编写廉政诗歌、举办演讲、写心得、谈体会等方式开展活动,使干部职工能够理解监督、配合监督工作。
2.拓展监督方式,丰富监督渠道
真正落实“行长接待日”、“职工访谈”制度,领导干部要更多了解职工的思想状况,将谈心谈话成为常态化,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动向,了解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干部职工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切实将干部职工纳入日常监督的可视范围;严格落实轮岗制度,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实行部门人员之间轮岗,防范职业道德风险。
3.岗位设置科学,岗位职责明确
根据基层行工作需要和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对各岗位重新进行划分。在保制度执行、保业务开展、保无风险的前提下进行“三定”,将业务操作岗与综合服务保障岗进行整合,必要时由支行领导兼岗,做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基层行开展监督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明确各种监督岗位职责,在岗位职责中明确事后监督岗,管理岗、其它岗位监督责任,严格区分监督责任与管理责任,使监督工作落在实处。
4.量化监督指标,落实监督措施
针对当前基层行在开展监督工作中监督指标还不够量化,考核指标不详细的实际,应从被排查人的“工作和日常表现情况”、“家庭和经济情况”、“社会交往情况”、“遵纪守法违情况”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考核内容建立台账,1人1账,根据对干部职工排查的结果进行归类,分为正常、关注、可疑、风险、问题五大类,对关注、可疑、风险三大类人员制定相应的化解措施。
5.拓展排查途径,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通过走访、访谈等形式,了解、掌握被排查对象的动态,设置各种科学合理的风险指标,通过数据筛选、信息甄别等方式,对每位员工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力争对每位干部职工做到全方位、立体式的排查,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6.对关键岗位重点监督,发挥“一把手”引领作用
关键岗位重点管理,要突出加强对人财物等领导岗位的管理。严把入口关、管理关、监督关,推动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接受监督,以宽阔的胸襟发扬民主,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集中,以负责的态度实施监督,为全行干部树立榜样,呈现“头雁效应”。
7.改进监督模式,提高监督质量
一是进行立体式监督。在日常的监督过程中,真正监督督过程中出现的缺位和真空,特别是要明确监督责任。二是基层行内部实行多方位监督模式。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對操作岗位,可以由相互制约岗位的人员相互监督、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一把手等不同层次开展监督。对八小时之外的个人行为进行全员互相监督。三是重点监督。把干部在婚丧嫁娶、职务升迁、逢年过节和八小时以外表现情况作为干部日常监督的重点,规范和约束干部的日常行为,促进干部树立勤政、廉洁、务实的良好形象。四是积极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和深入到服务对象和同事邻里中,对干部的日常表现情况进行反向测评和征求意见,让干部处于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