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2018-10-16李星蓉
李星蓉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以来,榆林实验小学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校和教师大胆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减少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立阅读时间,将课堂变为学生喜欢的乐园,在教学实验活动中也总结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普及理念
“语文主题学习”给语文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是一项利于学生成长,利于家长培养,利于学校发展的大事。“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不仅是学生课内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课外增加语文知识积累的一个方面。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可以把课堂内的收获,纳入自己从课外书籍里获得的知识体系里去。学生学习语文仅仅靠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验初期,学校成立“语文主题学习”研究小组,由教科室牵头,校骨干教师参与实践研究,引领全校老师认识“语文主题学习”,接纳“语文主题学习”,尝试“语文主题学习”。
二、立足课堂,深化改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广泛的阅读涉猎,因此提高阅读兴趣和培养好阅读习惯是很重要的。我校大力改革课堂教学,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提供可操作的办法,以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来实现语文学习大突破。依据新课程理念,深入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质量。学生可以根据任务和要求阅读课文,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筛选信息,力争在有限时间内阅读更多与主题相关、相似、相近甚至相对、相反的文章,及时发现疑难问题,作为小组内互相学习的依据。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体验、发现,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支撑,达到对文本的真切解读与感悟,也可对文章的整体赏析进行展示,让学生说感悟、谈体验,从而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加强研究,总结经验
我们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总结出我们自己的经验,并把它们加以整理、总结。同时,我们经常关注其他学校的一些好经验,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使这项成果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语文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必须从语文课程的整体进行考虑。为此,我们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的鲜活的经验,开始了对“语文主题学习”的探索。
(一)积极倡导“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
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学校开展了“倡导经典诵读,营造书香校园”和书香进家庭活动。学生诵读内容为我校校本教材《阳光少年——国学经典读本》及一部分国学经典背诵,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的古典文学精髓。既积累了语言,又巩固了生字。
诵读落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分解内容,每周完成指定任务。在校注意引导和检查,利用晨读、班队等时间,组织打擂台、成语竞赛等活动,激励学生巩固、落实。
利用学校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写一写参观记、实践报告、研究报告等,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效果极佳。
此外我们还开展“亲子共读,营造书香家庭”活动。我们通过给学生发放亲子阅读卡的形式,分年级向家长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并指导家长与孩子一起有效阅读。
(二)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
首先,推荐读物。阅读内容的选定遵循“指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趣味性”“广泛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调查研究和学生自主选择等形式,拟定和推荐了《小学各年级课外阅读书目》。
其次,广开渠道,解决书源。学校尽可能创造条件,结合少年儿童的特点,不断增加书刊,供学生自由选择,并在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方便学生阅读。学校每学期初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资源共享,使学生闲置在家的书也能够流通起来。
再次,师生携手,将学习进行到底。为使学生的主题阅读成效更显著。在阅读方式上,我们开展了“涉猎性阅读”:在阅读的数量上“多多益善”,在阅读的质量上“不求甚解”——总体感悟,大局把握,在阅读方法上“一目十行”——跳读为主,理解为辅。有时又进行“积累性阅读”。“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为了更好地达到积累之旨,阅读时我们要求学生辅之以列提纲、摘录、作卡片等手段。
我们还开展主题阅读专题活动。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更能激发学生阅读丛书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课上,我们教研组开展了童话故事会、人物评论会、佳作欣赏会、精彩片段诵读交流会等活动。
(三)多种活动推动学习
老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交流读书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通过健全评价机制、积极开展竞赛活动等措施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
(四)以校为本,打造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以校本为基地,实施教师发展专业化工程,细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梯度,即整体合格,局部突出,部分领先,个体拔尖的队伍结构。全校语文老师在周二下午集体备课,或举行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大家一起听课、共同评课,交流对有关教学理念、任务的理解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学校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提升教师素质。一是开展教师素养大赛,督促教师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二是抓实教师“三基”工程,即教学基本功、基本专业技能、基本专业知识,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让读书成为生活常态。三是优化教研模式,根据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实现最优化分配与组合,将教师分为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学科组四个教研组,积极开展“三段式互动”校本教研模式。
(五)打造特色,促进教学改革的特色化
1.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走廊文化彰显读书特色。在教学楼的走廊内创建了以“德、智、体、美”为主题的走廊文化,每个主题又细化为不同的小版块,师生的读书成果不时出现在展板上。
文化广场提升读书氛围。学校对综合楼的每一墙垛都进行了主题鲜明的设计,墙壁上读书的名言警句、古诗词配画、古典名著等内容,一个个色彩鲜明的故事,一个个生动逼真的人物形象就像流动的文化广场,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形成了“以读辅德,以读辅智”的教育,彰显了一种独特的书香特色。
2.阅读课是培养读书能力的保障
为了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保证读书的质量,学校将阅读课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中,每周专设1课时阅读课,学校根据低、中、高各年级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次、分步骤制定出阅读指导的要求,以学年为单位拟定出阅读书籍目录。每周的阅读课上,学生要展示每日收集背诵的“成果”,或是学生交流书籍心得。
3.拓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
一是文化早餐。每天语文课开始的前3分钟,学生轮流进行朗读点评,语言表述、话题说话等,内容有美文鉴赏、新闻发布、讲述故事等。二是书香校园。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午间诵读、读书沙龙等活动方式,鼓励学生“立志读遍天下书”。三是文化艺术节。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文学才华的舞台。
四、收获成长,乐享成果
我校已初步形成“自主—合作—互助”三位一體的“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即:扭转了以往语文教学重语文知识教学、轻语文实践的偏颇作风;打破语文教学的封闭式格局,变革了以讲课文为主要教学活动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改革,培养了广大教师勤奋钻研、敬业奉献的精神,调动了广大教师深钻业务、勇于探索、不断学习、强化素质的积极性;通过改革,促进了各学科教科研氛围的形成,辐射带动了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改革,使学生学得有法、有趣,培养了学生好学、乐学、爱求知的良好品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