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夜旅人:醒醒,交房租了

2018-10-16杨皓

检察风云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回老家房租租房

杨皓

2013年开始,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低于我国的GDP增速,对绝大多数远离家乡外出谋职者来说,可支配收入中的一部分是用于交房租的。

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表示,2018年7月深圳房租同比大涨29.68%,北京则高达21.89%,广州21.65%,上海16.46%。与去年相比,同样的房屋,租客每年需要支付的租金上涨明显,少则数千,多则上万。

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房屋租金占用收入比例的上升,对繁华都市的长夜旅人来说,是一场轰隆的退堂鼓,把旅人送归故乡呢,还是如数年前房价的上涨一样,化作现代化大都市自我赋值的另一场盛会呢?

帕斯卡尔在其著作《思想录》中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中国人格外坚强,但城市旅人们为了多赚些钱交房租,有时候忙得思想少那么一点,暂且定义为:人是有些劳累的强力牛皮筋吧。

来了,就回不去了

“下个月开始房租每个月涨1000,没商量。”电话里房东的声音坚决且果断。

这已经是这个月里莫冰第三次得到房东这样的回复了,莫冰租住的房屋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海悦花园二期,一年前刚租下这套精装的二室二厅房屋的价格为3000元,今年八月底,一年的租房合同期就将到期,房东把房屋的租房价格上调至4000元。

“怎么都没有想到房租会一下子涨那么多,其实房东要涨价我也理解,毕竟市场在这里。”莫冰向《检察风云》记者表示,“我会接受他的涨价要求,毕竟搬家啥的既麻烦开销也不少,更何况今时不同往日,一家三口的东西搬起来可不像我刚来苏州时只身一人那么方便。怎么说呢,人总要有个房子住吧,钱多花点少花点,也就数字变变,反正还是买不起房。”

莫冰现年35岁,老家在江西省萍乡市泸溪縣,大学毕业之后便一直在苏州工作,至今已有十二年,租房度日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间,莫冰结婚生子,有车但无房。“买房总的来说是错过了吧,刚来那会是2006年左右,房价还没有大涨,但是考虑自己刚到外面闯荡,一来不确定未来会在哪里,二来也不想让家人拿出巨大的积蓄给我在异地他乡置办房产,就没有考虑买。后来就迎来房价大涨了,自己的收入当然涨得没那么快,慢慢从观望出手变成了只能观望了。”

当然在这十二年间,莫冰也想过贷款买一套价格较为便宜的二手房,只是综合考虑上班距离、生活质量等方面之后,莫冰仍然选择租房度日。“这其实是我和老婆商量的结果,背上百来万的贷款,住进那种老小区,每天上下班距离又远,我和我老婆宁愿选择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钱租住这种装修较为精美的新小区。说实话房租三千还是四千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区别,反正买房还很遥远,相比很多人一定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我倒是更希望住得更舒服一点。”

莫冰也不是没有为自己的住房问题做过其他考虑,“我在排队申请苏州的安居房,通过积分制度我已经拿到苏州户口了,孩子也已经在苏州上学,申请下安居房的话,我们还是准备买房的。”

莫冰夫妻两人目前每月收入总和在一万一千块钱左右,莫冰赚得多一点,其妻子稍少,扣除每个月的房租和一家三口的生活费,基本每月只能存下两千块钱左右。当记者问及生活压力以及未来的打算时,莫冰表示,“压力肯定有,但未来肯定还是要留在苏州的。说实话,我现在如果选择回老家,真不知道该干什么,我这一类工作在老家根本没有对应岗位。另外,自己也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要说真回老家农村生活,其实是很难适应的,毕竟城市文明么,它象征着更高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说,现在这个年纪回去,面子上也挂不住啊。都来了十多年了,当初一个人出来闯荡,什么苦没吃过,那时候租500一个月的单间,现在租4000一个月的精装房,不也是成绩么。这个社会,谁不苦谁不累,光是觉得累觉得压力大觉得存不下钱就回老家,我觉得我不是这样的人。我不求大富大贵,也不求安居乐业,只求在压力之下能够扛下来,因为说真的,来了,就回不去了。”

“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一辈子,似乎也就是为了给后代创造换一个城市生活的条件。至于其他的,不敢想,也无暇顾及。”

击垮你的,不一定是金钱

与许许多多还在租房度日的年轻人相比,Jude夫妇看上去要幸运很多。

Jude夫妇四十多岁了,两人相识于北京。二十年前,Jude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了北京某国有企业,借助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Jude直接拿到了北京户口,并住进了单位提供的员工住房,每月只需象征性地从工资里扣除100元住宿费。

2006年,Jude所在单位进行了改革,单位不再提供员工住宿房屋,员工需要自己外出租房。“当时我们在北京林业大学那一块租了一个一居室,价格我清楚地记得是每月3000元,即便今天来看,这个数字也不小。”Jude表示,“生活的负担一下变重了,每个月基本存不下什么钱了,不过单位是国企各方面福利还算好,也就这么过了七八年。当时我已经结婚了,丈夫是单位的同事,两人就这么租住在那个一居室里。当然,后来也换了较大的房子租住。”

2014年,在全国楼市一片火热,房价节节攀升的情形之下,Jude得到了一个巨大的好消息。“2014年单位优惠购买内部房的名额轮到我了,我们一家也就顺理成章地告别了租房生活,三室一厅,当然不算大,但这可是在北京。”Jude在电话中不无炫耀地表示,“可是今年我真遇上难事了。”

在万千北漂一族之中,背靠国企这棵大树的Jude一定算是比较幸运的,用顺风顺水来形容也不为过。二十岁出头拿到北京户口,随后将近十年几乎免费住在单位提供的房屋,七八年的租房生活之后更是远低于市场价拿下北京一套三室一厅,要知道光光是北京一套房,就让多少人一辈子望尘莫及。但有时,财富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今年四月,Jude的父亲在老家河南省信阳市突发心脏疾病去世了,回老家办理完相关事宜的Jude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北京的工作岗位上,令她未曾想到的是,接下来她遇上的才是真正的难题。“我母亲大概在六月份的时候就打电话来,说一个人在河南老家待不下去了,每天以泪洗面,希望能到北京投靠我们。我作为一个独生女儿,当然要答应她啊,我就一直和她说我这边给她腾地方想办法,现在马上要九月了,可她还在老家呢。”

Jude的母亲无法前往北京,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Jude的丈夫并不认为把丈母娘接回家里是一个很好的主意。Jude表示,“他就觉得生活习惯也不一样,而且家里空间本来就不大,反正挺抵触的,甚至让我去给我母亲租房子。”

更为无奈的是,Jude的公公婆婆早已在半年前提出过希望搬至北京与他们一同生活。“你说怎么住,要我们去给他们租一套房子么?北京目前一个两室一厅少说6000块,我们的钱也是存下来的啊,总不能说他父母说要来我们就把钱肆意挥霍吧。所以当时我就让他回绝了。现在我自己母亲是遇到伤心事了,才提出想过来,他不同意,我不知道他算是报复我还是什么。我觉得就我这个家,腾个地方给我母亲住真的没什么问题。我丈夫的说辞就是,要过来就把他父母也接过来,租房子,让他们住。”Jude在电话里的声音明显带有一丝气愤。

三位想要陪伴在子女身边安度晚年的老人,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在垂暮之年成为了子女生活上的难题。“一个月收入也就这么点,拿出一半来给老人租房,让自己的孩子过苦日子么?我不知道怎么选,而且,也不是我选就行了,我丈夫也有自己的想法。”Jude坦言道,“目前我们家的气氛很糟糕,我看得出来我丈夫也很难熬,我和他都既要为我们这个家庭負责,又必须为自己的父母负责,没有办法调和这个矛盾,怎么办?那就骗呗、拖呗,我们各自都在骗自己的父母,说在找房子,或者说在腾地方,又或者说等这阶段忙完了去接他们过来。”

当记者问及,后不后悔背井离乡定居大都市时,Jude意味深长地说,“哪有后不后悔,现在看不过是随波逐流,耗完这一生罢了。”

“蝼蚁”也有情

无法否认,“到大城市去”仍将是近阶段年轻人的主流选择,但即便这样,对大城市的态度与依恋程度,却在一代代人之间发生了变化。

目前在河南郑州工作的开心菜是一位去年刚刚毕业的文科硕士毕业生,每个月的房租已经占到了她月收入的40%。“这其实很简单,如果不到郑州这样的大城市来,我的文科专业基本找不到对口工作,那么多年书不就白读了么。”对于房租占比如此之高的城市生活,开心菜这样置评道,“前阶段不是网络上很流行那种分析房租价格为什么会暴涨的文章么,我也看了,但是我在这里不想多谈,我们普通老百姓谈资本、谈吸血,有什么好谈的,谈了又能改变什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至于房租,它愿意贵就贵一点,只要我能养活自己,存下一点钱,只要够我以后回老家开一家小店,指不定哪天我就离开这鬼地方,生活可不同于那滚滚车轮,只知道向前。”

物质与资本标签永远只能外在依附于每一个个人,而内心的切身感受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田园牧歌与浮光掠影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你想要哪一种,并且你能不能主宰自己,走向想要的那一种生活。

猜你喜欢

回老家房租租房
我要回老家
回老家的路上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观
买不如租
租房客
提前交房租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破解租房难,路还有多远?
鸡同鸭讲闹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