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米歇尔·昆策代表剧作的“成长”主题
2018-10-16赵谦
赵谦
摘 要:德国音乐剧作家米歇尔·昆策(Michael Kunze)以其多部音乐剧作品广受好评。他的作品中都围绕同一个主题,即“成长”。从年轻主角的设置、世俗力量的禁锢以及作为主角内心世界映射的虚幻角色入手,简要分析其代表作品中“成长”的主题是如何实现的。
关键词:米歇尔·昆策;音乐剧;成长;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9-01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9.1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音乐剧作家米歇尔·昆策(Michael Kunze)先后创作了《伊丽莎白》(1992)、《吸血鬼之舞》(1996)、《莫扎特!》(1999)、《蝴蝶梦》(2006)、《玛丽·安托瓦内特》(2006)等享誉国际的作品。不同于美国百老汇、伦敦西区的音乐剧,他的作品扎根于深厚的历史背景,借助丰富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塑造,着重探討关于人性的根本问题。
昆策曾说:“我自己所创作的故事基本上都回归到一个主题,对我来说,我将其称之为‘长大成人,也可以称之为‘独立自主或者‘找到自我,这其实是我所有剧本中真正的主题……我希望讲述的,是人们如何变得独立自主,如何不再依附他人,以及最终如何得到自身的自由。”本文将从昆策作品中主角、反派以及二者的斗争入手,分析“长大成人”的共通主题在其作品中的体现。
一、 涉世未深的年轻主角
纵观昆策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主角初出场时,皆为天真烂漫、个性鲜明、充满幻想的年轻人。作者以此为起点,讲述其成长故事。《伊丽莎白》中,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生性活泼,一首《像你一样》道出了她对未来的向往:“像吉普赛人那样自由地生活/胳膊下夹着齐特琴/只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吸血鬼之舞》中,阿尔弗雷德是一位涉世未深的年轻学子,而莎拉也是一位被父亲紧紧看护在金丝笼中的雏鸟,她的父亲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女儿的安全。
音乐神童莫扎特4岁便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并作曲,《莫扎特!》一开场,便是小阿玛迪在众人惊叹的目光中演出。成年后,莫扎特桀骜不驯,面对科罗雷多主教的权威也仍旧我行我素,一曲《我是音乐》直抒胸臆:“我是音乐/并且我希望,人们能够喜爱真实的我”。
《蝴蝶梦》中的“我”首次出场是凡霍珀夫人的一个贴身女仆,随凡霍珀夫人出游时她偶遇上流社会的德温特先生,并一见倾心。然而夫人直截了当地对她说:“你永远都是一个不起眼的畏畏缩缩的小老鼠。”她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懵懵懂懂地来到了曼德雷庄园。
二、 禁锢成长的世俗力量
昆策的作品中,成长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众多阻碍力量的禁锢下艰难地寻找自我,这一过程正是主角长大成人的过程。《伊丽莎白》中,索菲皇太后集中体现了皇权的控制和家长的权威,而皇帝则是软弱无能,唯唯诺诺。伊丽莎白生下鲁道夫后,索菲太后蛮横地将他抢走自己抚养,皇帝无力阻止。尽管她的身份贵为皇后,伊丽莎白始终是不快乐的。
《莫扎特!》中最大的束缚力量是科罗雷多主教。在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主教既是神权的代言人,也是世俗权威的集中体现。生性桀骜不驯的莫扎特却无法忍受这样的桎梏,他渴望写出生发于内心、能够感染所有人的音乐,而不是仅为取悦权贵阶级而创作。特别的是,主教并非对莫扎特的才华一无所知,而是一方面对他的音乐天赋暗自赞叹,一方面又恨其不能为我所用,所以对莫扎特更加百般刁难。
《蝴蝶梦》中的“我”来到曼德雷庄园后,首先面对的就是管家丹佛斯夫人等仆人。丹佛斯夫人对前任德温特夫人瑞贝卡拥有一种近乎病态的爱恋与怀念,对“我”表面恭敬有礼,实则充满戒备甚至敌意。德温特先生举行的舞会上,丹佛斯夫人不怀好意地让“我”穿上了瑞贝卡的旧衣,在众人面前出丑。
三、 隐喻意味的抽象角色
昆策音乐剧作品的最鲜明的特点是在角色设置上将无形的角色有形化,将抽象的冲突具象化。这些角色与年轻的主角相伴相生,亦敌亦友,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主角不但与世俗力量斗争,而且内心也同样充满挣扎。通过主角与抽象性角色爱恨交织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作品具象地表达出了主角最终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
《伊丽莎白》中,“死神”的角色设置,将剧中人物与死亡的关系直观地摆到舞台上。伊丽莎白一生都在追求真正的自由。最初她充满了战胜生活的勇气,对“死神”的频频眷顾不胜其烦。她坚信:“我不再要人陪伴/不需要任何人的指导/只有自己”。而面对始终沉闷的生活,伊丽莎白丧失了对生活的眷恋,终于微笑着走入“死神”的怀抱。死亡由她抗争的对象终于成为了她的宿命,二人通过共享的旋律实现了情感的合一。
《吸血鬼之舞》全剧使用“吸血鬼”暗指嗜血的成人世界。年轻的主角走入吸血鬼的世界,实际上是指向现实生活中,年轻人面对现代社会的诱惑、阴暗和虚伪时的慌乱和恐惧。剧中的克洛克伯爵既是贪婪的施予者也是受害者,在剧中象征了已经被欲望征服的成年人。剧末吸血鬼的群舞象征了“世界终被利己主义者、阿谀奉承者,还有阴暗小人征服”。这种成长是悲哀的又是必然的。
《莫扎特!》则将莫扎特的天赋具象为始终形影不离的神童形象,代表了音乐家不断的灵感爆发和无休无止的艺术创作,展现了莫扎特对天赋的爱恨交织。面对生活重挫,莫扎特不禁呐喊:“人要如何逃离自己的影子/如何舍弃一切/又要如何冲破桎梏/如何得到重生?”他渴望平凡人的生活,但又深深热爱着音乐。当阿玛迪将笔刺向他的心脏,二人最终同归于尽,艺术家的生命终结于自己的才华之手。
纵观昆策的几部作品,都是以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作为主角,关注其成长和寻找自我的过程,而成长不仅是反抗世俗的禁锢,更是与自己的斗争与和解,不断质疑自我和接受自我。只有历经内心的挣扎才能够真正实现独立自主。有时斗争的结局未必能够顺遂人意,无情的宿命似乎令人无所遁形,但作者所关注的始终并非结果,而是在通往如意或不如意的旅程中,主角不断做出的选择和坚持的方向,这才是真正的“长大成人”以及“找到自我”。
参考文献:
[1] Kunze M.编剧米歇尔·昆策谈音乐剧《莫扎特》[J].上海戏剧,2017(1).
[2] 暮羽.西方音乐剧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 周映辰.音乐剧音乐的风格属性和取向[J].人民音乐(评论),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