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是生命的联结

2018-10-16崔志钰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余选择性经历

崔志钰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每个人而言,读万卷书是经历,行万里路也是经历,这种经历本质上是一种学习形式。这就意味着学习是一种经历,不同的学习经历联结成不同的生命样态,成就不同的人生。

既然学习是生命的联结,为了生命的美丽理应让学习与美好相伴。如果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感受到的都是世间美好的事物,那学生必然经历学习的美好。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使命让教育与美好相伴。一是让美好浸润校園的每一个角落,学习是否美好既不取决于校园建筑的现代、气派,也不取决于校园文化的独特、丰富,而是体现在学校随处洋溢的人文情怀、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绿色人本的校园环境、自由民主的学习空气、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二是让美好丰盈课堂的每一个元素,学习是否美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这种课堂体验应该是个性的、自由的、刻骨的、哲思的,这种体验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接收,更是情感、价值观的升华,这就需要教师对学习的内容、方式、评价、活动、工具等每个课堂元素做出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三是让美好“装扮”课余的每一个瞬间,学校处处皆课程,课余的多彩成就学习的精彩。这需要学校提供丰富而多样的课余资源、组织独具特色的课余活动,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既然学习是生命的联结,为了生命的品质提升我们应保证学习的效用与效果。学习的效用并不是当下立显的,这就意味着学习的效果并不能当下立判。如果当下的学习将来能更多地联结成生命,那么学习就是有效并高效的;如果当下的学习将来很少或基本没有获得联结,那么学习就是无效或低效的。曾经有人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实知识本身并没有价值,知识的价值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在与生命的联结中产生的。我们总是喜欢通过各类测试或量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企图让学习看得见,让效果看得见,其实学习的收获更多是隐性的、默会的。我们不应片面追求学习的显性化,应给予学生“剩下更多的东西”。事实证明,某些“剩下的东西”将来更可能与生命联结在一起。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摆脱功利、显性、短视的以学习结果量化评价为基点的思维,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生命品质,培植更多的“树突”“轴突”,为学生未来的生命联结奠定坚实的基础。

既然学习是生命的联结,为了生命的独特完整我们应该让学习适合每个学生。然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知道”,学习是否适合不应该由学校、教师或其他外部机构来评判,学习者才是唯一的评判者。

一是让学习变得有意义。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就不可能有适合的学习。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将学习的意义转化为教学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却总是试图将教学的意义转化为学习的意义,导致意义的强行“移植”。只有将学习的意义转化为教学的意义,才能使学习变得有意义,因此,教师不应该赋予学习以意义,而应该赋予学习以意义的追寻,让学生自己寻找学习的意义。

二是让学习具有充分的选择性。适合的总是个性的,而选择性是个性学习的基本保证。学习的选择性应该是全面而完整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即每个学生都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这需要学校或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菜单”,让学生学所想学、学所乐学。(2)学习方式的选择性。教师应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各种学习方式都能在课堂中“兼容”。(3)学习结果的选择性。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目标、方式和内容不同,其学习结果也不同,教师应该认同并尊重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并且为学习结果的多样化表达留下足够的空间。

三是让学习体验在思辨中发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喜好,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体验营造多样化的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情境,都能产生独特的情境体验,因为学习更容易在适合的情境中发生。然而学习又不能止于体验,应该适时地从情绪、情感体验走向抽象的理性思辨,再将抽象的理性思辨置于特定的情境体验中进行审视,从而使学习经历“体验—思辨—体验”般的螺旋上升状。

既然学习是生命的联结,我们就应该让学习变得美好而有意义,用适合的学习联结独特的生命,用尽可能多的“剩下的东西”来培植联结生命的“树突”和“轴突”,让每个独特的生命因高品质的学习而绽放精彩。

责任编辑 罗 峰

实习编辑 陈术娃

猜你喜欢

课余选择性经历
丰富的课余生活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选择性听力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
铈基催化剂用于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研究进展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