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引发的谎言

2018-10-16张玉勇

广东教育·综合 2018年9期
关键词:手机游戏谎言微信

张玉勇

小A是外宿生,不善于与同学交往,成绩在班级前列。有一天,有同学反映,小A在教室午休期间,经常用手机打游戏,影响其他三位外宿同学休息。下课后,我把小A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他不承认玩游戏,由于没有直接的证据,这次谈话算是给他敲个警钟。

不久,小A的期中考试成绩明显下降,我找他了解原因,他低着头支支吾吾地找理由搪塞,避谈玩手机的事情。我想在家长会后向其家长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可是直到家长会结束,他的家长都没有露面。第二天,小A找到我说,昨天家长临时有急事不能来,我表示理解并找机会和他沟通,但总感觉他对我有戒备心理,几次面谈收效甚微。

一个学期过去,他的期末成绩更糟糕了,我寻思着只与小A谈话不行,一定要和他家长谈谈。学校印发的纸质《家长会邀请函》发出了,班级家长微信群中也通知了,我以为在“双重保险”下,家长一定会知晓开家长会的事情,可是,小A的家长依然没来参加期末家长会。会后,我找小A询问原因未果,于是拨出了小A妈妈的电话,可语音提示该号码是空号,那就发条微信吧,可信息显示我被她删除了!我突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学生为了不让老师联系家长有可能故意填错家长的手机号,可是家长怎么可能删除班主任的微信呢?

想到小A是外宿生,由家长接送,于是,晚修放学,我提前到门卫室专门等着小A的家长。我的出现令小A目瞪口呆,神情慌张。与小A妈妈寒暄之后,我就开门见山地问:“昨天的家长会您没来,孩子的成绩最近一直下降,为什么电话和微信都联系不上您?”听完我的话,小A妈妈一脸惊讶和气愤,稍微平静后,她和我约定第二天在办公室交谈。

第二天, 小A妈妈早早地来了学校,将小A的种种表现归结于他玩手机游戏上瘾。原来,自从妈妈重组家庭之后,小A就通过玩手机游戏来排解内心的孤独,渐渐沉迷其中,成绩也随之下降,为了不被严厉的妈妈责骂,他就在校外的打印店制作了假的成绩单。而微信被删除,是由于他新申请了一个与我头像、昵称一模一样的微信号,偷偷地在妈妈手机上删除我的微信号,然后把他新建的微信号拉了进来,真是“天衣无缝”!

这是那个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小A做出的事情吗?这孩子的品行不坏,可谎言一旦说出,就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为前面的谎言辩解,以致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心理学告诉我们,撒谎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羞怯阶段。大家都明白撒谎是不道德的,是一种欺骗行为,只是在某种偏态的主观意念与客观道德标准产生冲突后,一念之差,说了谎。第二,熟练阶段。经过数月、一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频繁撒谎,“熟能生巧”,这时为撒谎而进行“心理斗争”的时间大大缩短,但由于 “良心未泯”仍然会产生内疚心理,经过教育会悔改并承诺 “下不为例”。第三,病态阶段。撒謊已成恶习,以撒谎获利,以撒谎为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十五六岁的中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正在养成中,撒谎是他们内在心理的消极产物,是心理的需要与实际矛盾形成的冲突,加上自控力偏低,只好借助撒谎来满足一些虚幻的短暂的精神需要,甚至可以说,学生说谎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小A目前的窘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家庭的重组给小A带来的伤害非常大,孩子在内心疏远家长,而又和同学相处不佳,缺少了亲情的温暖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倍感孤独,为了缓解内心的压力才沉迷手机游戏。要想让小A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一定要使他的“生态环境”足够健康,使他的心理获得足够的滋养。因此,在学校,我召开了科任教师联席会,希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与小A多交流,多鼓励他;我利用班会课组织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有意识地让小A参与其中,帮助他与同学们建立良好关系。同时,我建议家长要足够重视小A的精神抚慰,关注其思想的动态变化,改善亲子关系,做到“父母爱情转移,子女教育不移”,尽全力使小A打开心扉,融入朋辈群体和亲情圈子。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在教育学生求真知、说真话、办真事,追求真理、学做真人,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的同时,也要教育学生要想“成才、成功”,必先“成人”。

猜你喜欢

手机游戏谎言微信
让手机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渠道
手机游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微信
微信
微信
真实的谎言
谎言
揭穿谎言
浅谈手机游戏业务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