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顶天立地”研究 引领心理学科发展
2018-10-16何丽华
何丽华
为了形成一个成果,他们进行了100多项实验研究;为了研发心理弹性发展方案,他们进行了长达六年的追踪研究;为了抚慰受创伤的心灵,他们深入灾区点亮心灯,温情守护更多家庭——他们就是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是莫雷,核心成员包括张卫、郑希付、何先友、范方、王穗苹、王瑞明、陈骐、陈琦、刘学兰、攸佳宁等人。在该团队的带领下,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2009年、2012年连续两届均位列全国第三名,在2017年12月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跃居A+,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并列全国第一。
传承:敢为人先拓宽心理研究范畴
团队已建成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体系完备的心理学科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高显示度成果。这一系列成绩,与团队成员潜心治学,勇于开拓创新密切相关。而这种开创精神,可追溯至第一代心理学人阮镜清先生。
1934年,阮镜清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专攻教育心理学。归国后,他到华师任教。为改变心理学研究人才青黄不接的境况,阮镜清致力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82年,他开始招收教育心理学研究生,成为华南地区招收心理学研究生的先行者。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莫雷。
在阮镜清的带领下,莫雷潜心治学,秉承阮老的学术思想并进一步发展。“阮老在20世纪四十年代引进的、五十年代成型的思想,到八十年代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实践观来分析引出人的性格形成过程。”莫雷这样深情地回忆恩师。实践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心理学人,莫雷回忆道:“我写博士论文时,为探讨中小学的阅读情况,一连30多天,靠一辆自行车走遍了广州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在研究“系统化的理论”及“学习双机制”两个理论的过程中,团队就做了百余个实验。“我们把阮老的思想系统化了,形成一个对人的学习的‘学习双机制理论。”2015年,莫雷在总结团队进行的100多项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原创性的“学习双机制”理论,撰写成专著《学习过程与机制研究:我国学习双机制理论与实验》,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系统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礎的中国特色的学习理论体系,得到了学术界高度评价。
在人才培养方面,阮镜清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受其影响,莫雷也总是能够达到“自己乐了,学生也乐了”的教学境界。1996年独立招收第一届博士生后,莫雷开始实行每周一晚的课题会制度,要求学生追踪并报告心理学前沿研究,开展“头脑风暴”讨论。第一届博士生张卫、何先友以及后几届的博士生王穗苹、王瑞明等将这种课题会制度传承下来并在整个学院推广。
从老一辈心理学家的开山铺路到最近30年的阔步前行,华师心理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心理学科原先的课程范围有限,莫雷这一代学者“摸着石头过河”,将课程拓宽到商业心理、医学心理、犯罪心理、体育心理等范畴,给心理学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从阮镜清到莫雷,从莫雷到新一代青年学者,始终得以贯穿和传承。学术的传承正是在教与学之间,先生以学养充盈学生的思维,完成学术脉络的延展,今日的学生又将成为未来的先生。心理学术脉络历经三代人,学术生长生生不息,才有了今天华师心理学研究和办学的大视域。
创新:立足前沿引领心理学科发展
谈及心理学科团队,范方深有感触:“我们是一个有情怀、有追求的团队,虽然体量小,但是能量非常大,我们立足前沿,致力于心理学科的创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很累,但是很快乐。”正是这份追求、这份态度,促使他们奋力前行,在心理学科发展上成绩斐然。近年来,他们打造了多个高端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等。莫雷主编了两部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何先友主持的《教育心理学》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团队形成了“以前沿的科研带动学习,以学习促进科研前沿”的创新性培养模式,建立了“国际研究前沿跟踪”机制,让研究生立足国际前沿开展研究。莫雷指导的两名博士生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刘学兰告诉记者:“你如果常来华师,就会看到在傍晚时候,很多学生跟在莫雷教授身旁,一起在操场上散步,边走边讨论学术问题,这是莫雷教授的‘散步教学法。”莫雷寄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与学生散步时交流心得,通过这种学术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能够超越自己的学生。”团队培养的研究生学业优异,多名学生获得广东省优秀博硕士论文,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在PNAS,Celebral Cortex等心理学顶级刊物上发表系列论文。团队成员指导的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三创”大赛、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国家挑战杯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
莫雷经常以“三无一有”精神勉励团队成员,即“无周末无节日无假期,则有所成就”。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下,团队成员努力拼搏创新,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全国科技优秀工作者”“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劳动模范”与五一劳动奖章等。自2000年以来,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的团队成员,其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共16项,包括省部级一等奖9项。5年来,团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项。团队承担了广东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形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广东模式”,在全国产生引领作用,2015年教育部委托该团队组织建立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奉献:扎根现实做好社会心理服务
莫雷一直倡导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既要锐意创新,出高端成果,又要扎根现实,解决社会问题,提出了“在解决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与提升”的建设目标。除了研究瞄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之外,团队还注重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在灾后心理援助、核心素养构建、军队心理服务等多个领域表现突出,为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1年,团队建立“幸福广州心理服务与辅导基地”,在多个街道建立“幸福聊天室”,通过“专业聊天”方式,为民众提供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2012年,团队主持了军队应急心理援助与心理创伤修复的项目研究,形成实操性强的心理调适方案,为我国国防建设作出贡献。2013年,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共同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研究”,这项工作对推进我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团队承接了南海舰队某部“心理素质提升工程”,形成提升部队心理素质的工作模式。
心理援助是对创伤的抚慰,更点燃了希望和梦想的火种。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时至今日,团队成员回忆起当初在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依然感慨良多。震后第5天,莫雷组织专业队伍奔赴灾区开展震后心理援助工作。“仅1天时间,队伍就组建起来,并筛选了100多人进行第一次培训。”震后第6天,莫雷带领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第一批队员抵达成都。“当晚通知会有余震,我们就在野外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队员们就赶往都江堰开展工作。“我们重点关注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但有的小孩不跟你沟通。”莫雷回忆道,“队员们只能主动寻找对象进行心理疏导,甄别他们的受创程度,帮助他们建立生活信心等。”那些天,队员们都是早出晚归:“每天奔走在活動板房、帐篷之间,开展心理援助工作。晚上回来还要开会,总结经验。毕竟很多都是新问题,我们边发现,边讨论,边解决,力求守护更多的家庭。”
这十年间,华师心理援助队根据心理援助的需要开展研究,通过研究促进心理援助工作,在一线灾区建立了4个工作站,共派出23批队员参与援助工作,在莫雷、张卫等专家的带领下,连续坚持了3年。此后,范方的团队在灾区开展了长达6年的追踪研究和心理援助,研发“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并将成果转化到灾后心理援助的实践之中。范方的专长是心理创伤修复,他于汶川地震后一周从国外归来到华师任职,并于2008年9月1日带领第六批队员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其后,心理援助队每三个月去一次,每次长达20多天,深入开展追踪研究和心理援助工作。通过长期心理跟踪,记录青少年心理情绪行为的变化转归、轨迹及影响因素、条件,为后续甄选心理高危人群提供指导。正是一次次奔赴震区,长期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和追踪研究,将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才使得华师建立起国内最大的危机心理干预数据库。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心理援助工作与研究的这个团队,成了广东省抗震救灾的一面旗帜。
该团队成员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还出现在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的云南盈江地震、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等灾区。结合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华师心理学科团队接受并完成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灾后心理评估及干预体系研究”项目,设立了“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援助应急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了“广东省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培训建立了一支50人左右的常设心理援助专业工作队伍。居安思危,健全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索、总结了运用科学心理救援知识做好新时代群众思想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团队实力雄厚、充满活力,由著名学者领头、知名学者为中坚力量、脱颖而出的年轻学者为梯队,成员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他们潜心治学、精心施教,育得桃李满园香;他们甘于奉献、奋勇前行,将希望的阳光洒满华夏大地;他们锐意创新、立足前沿,在解决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的过程中实现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与提升,推动了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实习编辑 郑玫涵